陳欣然
與很多復讀生一樣,我也沒想到會走上復讀這條路。
我現在仍記得,高三第一學期開始時,班里來了幾個復讀插班生,那時我看他們總帶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悲憫和同情。下課后,我們在走廊聊天,一個男生問我:“如果高考考砸了,你會復讀嗎?”我生氣地回答他:“你才會考砸!我一定會考好的!”在當時年少輕狂的我的眼里,復讀只是一個高考失敗迫不得已的選擇,它與夢想無關,與未來無關。
所以,我嚷嚷著“我絕對不會復讀” 開啟了高三生活,開始了分秒必爭的角逐賽。高三第一次月考,其中一個復讀生位居第二名,這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因為據我所知,她當年的高考成績并不理想。我看著自己下滑的名次,不禁抱怨:如果沒有這些復讀生,我的名次還能前進好幾名呢!現在看來,那些抱怨很好笑。眼光短淺,格局太小,都成為那一年我高考失利的重要原因。
我高三時的成績中等,總在一本線下徘徊,很難跨越這個門檻。我在平淡無奇的高三生活中不緊不慢地走著,像大多數高三學生一樣不時地做夢,憧憬無比美好的未來。那時的我算不上十分努力,在18 歲的年紀里,實在不愿意讓學習成為我青春的唯一回憶。
我比其他女孩更多地關注著裝打扮,寬大的校服里也從來不敷衍,盡量穿著得體。在不用穿校服的周六日,我也會絞盡腦汁仔細搭配。愛美正是18 歲的年紀里最自然的表達。
可是在大多數高三班主任的眼里,高三的學生并不應該享用這份青春的美麗,你的身份只有一個——高考生,所有與18 歲相關的事情只能在學習的大旗后躲藏,所有關于青春的美好只能在電影里出現。我就在這樣枯燥無味的高三中消磨度日,保持著不上不下的成績,在課間別人拼命刷題的時間里看看老師口中的“課外閑書”。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自主招生”。我開始瘋狂地查找相關資料,在得知發(fā)表文章也能參加自主招生時,我欣喜若狂,因為我還真發(fā)表過幾篇“豆腐塊”??墒窍到y(tǒng)了解后,我才發(fā)現需要準備的資料非常多,而且競爭同樣是殘酷的。
后來,我作為學校唯一一名參加自主招生的文科生順利通過了兩所大學的筆試、面試,而這時距離高考已經不足百天。如果那時的我明白,只要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我就有可能拿到×× 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可能會更努力一點吧。
可人生往往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前方到底是什么。高考如約而至,我沒過一本線,我的成績只能上一所再普通不過的二本院校。
我想起一個只復讀了兩天的男生還有他留下的那張空蕩蕩的課桌。與他不同的是,我堅定地選擇了復讀,沒有猶豫,因為我不甘心。因為我明知道自己沒有足夠努力,所以不配得到好的成績;因為我知道自己錯失了一個珍貴的機會;因為我并不想就這樣讓一個索然無味的高三定義我的高中生活。還有就是,世界那么美好,我也想去看看。
我選擇了鄰縣的一所學校復讀,在暑假還沒結束的時候,我就踏上了復讀的道路。直到臨行的前一天,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復讀的恐慌,那是對未來無法駕馭的恐慌。甚至在那一刻,我想過放棄復讀。不過這個念頭很快就打消了,我不希望自己懦弱,連再試一次的機會都不敢給自己。
臨行的前一天,我默默地收拾行李,心里卻一直想著一句話。一位高中的好友得知我要復讀后, 在我QQ 的留言板上寫道:“重要的是開始改變?!边@句話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漫長的復讀生活里,每當成績徘徊不前、心態(tài)瀕臨崩潰時,我總會想起這句話。它就像一棵常青樹,無論在炎夏還是寒冬都給予我綠色和陽光,讓我得以反思,調整心態(tài),做出改變。
當我站在那所學校的大門前時,恐慌瞬間消散,留下的只是盛夏的風和微醺的陽光。在刺眼的光線下,校外張貼的那張巨大的升學榜光芒萬丈,我堅信:明年我的名字也將在這里熠熠生輝。
復讀生活的艱難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那個上午,班主任把我領到教室時,全班同學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我。
作為一名外縣生,我就像處在一片陌生的森林,迷??謶帧吧哪橗?,陌生的校園環(huán)境,陌生的校規(guī),陌生的作息表……有那么一瞬,我甚至想過逃離。我責備自己為什么要來這里,這里沒有朋友,沒有家人,沒有我曾經熟悉的一切。
第一節(jié)課是政治,當老師一開口說話,我就知道我即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雖然是鄰縣,方言的差距卻很顯著,我硬著頭皮聽了一節(jié)課,只聽得七七八八。終于挨到放學,我正準備找飯卡,其他同學卻好像打了雞血一樣飛快地沖了出去。我正疑惑著,偌大的教室已經空蕩蕩。當我慢吞吞地抵達食堂后,餐廳的飯已經所剩無幾,我只能去學校商店買面包充饑。
晚自習下課后,大家同樣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宿舍,而我仍舊是慢吞吞地走回去。于是,我剛剛拿起牙刷就熄燈了。我懊惱地回到宿舍,舍友告訴我:“你要跑起來,所有的時間才剛好夠用?!鄙洗埠?,我的眼淚無法克制地洶涌而出,想起連續(xù)兩天沒有吃上熱飯、方言的障礙、陌生的一切……我終于忍不住了,次日清早便給父母打去求救電話,電話里我哭得撕心裂肺,號叫著:“我要回去!”
很多時候,正是由于許多小的困難我們都沒有勇氣去克服,所以才總是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不肯邁出半步。而這半步,很可能就是自己離夢想的距離。
當父母匆匆趕來時,臉上的疲倦夾雜著疼惜和失望,那一刻,我感到十分愧疚。這時,恰巧一個學生路過,看到我涕淚橫流的模樣,笑著說:“同學,沒事的,我剛來時也這樣,習慣就好了!”說實話,我的心被他的話打動了?!爸匾氖情_始改變?!蔽矣窒肫鹆四菞l留言。于是,我咬牙留了下來。
我開始奔跑,像這里所有的學生一樣。我節(jié)約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排隊時我會背幾個便利貼上的單詞,吃飯時默記剛背會的數學公式,晚上熄燈前看幾首必背古詩詞……漸漸地,我的恐慌消失了,開始進入學習狀態(tài)。
在奔跑中,我認識了全新的自己。后來,第一次月考,我考了班級第16 名,年級第68 名。接著是大聯(lián)考,我的班序是13,級序是55,超過一本線近20 分。
總的來說,整個復習階段,我的成績都比較穩(wěn)定,最后的高考成績雖然說不上優(yōu)秀,但我已經很滿意了。最后報考志愿時,經過再三斟酌,我選擇了喜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上了一所一本院校。這一次,我要選擇我的初心,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回首一年的復讀生活,它帶給我的遠不止成績和名次,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你只需邁出一步,你的人生就會不同。它讓我學會適應新環(huán)境,學會獨立自主,學會規(guī)劃做事,學會提升效率,學會迎接挑戰(zhàn),學會試著去改變。這讓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良多。
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面對再大的困難,只要我想起復讀時的艱辛,就會淡然一笑:“是呀,這又算得了什么呢!”當然,我也有碰壁的時候,這時我還是會想起那句話:“重要的是開始改變?!痹囍ジ淖兡愕男膽B(tài)、你的狀態(tài),你會發(fā)現世界其實是無比輕快的。
高考只是我們人生的一次選擇,跌倒了,就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xù)上路。終有一天,你會發(fā)現,這看似痛苦的一年,每分鐘都是財富。
(梁衍軍摘自《青春期健康》2021 年第15 期,河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