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華
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和同學們舉行了一場以“宿舍人際關(guān)系”為主題的沙龍。
“你們都遇到過哪些奇葩室友?”老師問同學們。
“當然是那些在宿舍里打肉麻電話的:甜得要死,聲音還大,簡直就是肆無忌憚地‘撒狗糧?!苯锹淅镆晃淮┚G色衣服的女生說完,引來滿屋大笑。
其他同學也紛紛發(fā)言:“最恨那種半夜不睡、一直打游戲敲電腦的?!薄斑€有不講公德的!
晚上在水房大聲唱歌,狠狠地關(guān)門,丁零當啷跟裝修施工似的?!?/p>
“最怕不講衛(wèi)生的!有個室友喜歡把衣服泡在盆里好幾天也不洗,都泡臭了,一撥就一股臭煙往外躥……”這位男生的話,又引起一陣笑聲。
“碰到這些情況,有沒有辦法應(yīng)對呢?”老師微笑著說。
綠衣女生兩手一攤:“沒轍啊,足足吃了一年‘狗糧!
后來,只要她一打電話,我們就躲到別的宿舍去?!?/p>
“還有在樓道水房等公共場合喧鬧的,我只能上自習晚回來一些?!币晃荒猩f。
老師點點頭:“嗯,這種應(yīng)對方法概括為一個字:躲。也就是我們可以選擇不去面對不喜歡的人……”
“老師,我覺得這樣不對!”一個戴眼鏡的男生說,“無論到哪里都有自己不喜歡的人,總是躲,肯定不是辦法,還是要去面對的?!?h3>忍和懟:好好溝通太難?
“我覺得還是要好好溝通。比如喜歡深夜打游戲的,舍友提醒一下,人家還是會注意的?!毖坨R男說。
“哪有這么容易??!”綠衣女說,“我們宿舍那個,我勸她小聲點,人家還懟我呢,說宿舍又不是你們家的,為什么就你事兒多?”
“好好溝通說來容易,其實很難?!币粋€高個子男生說,“成年人的性格很難改變,比如提醒做衛(wèi)生,我們宿舍那哥們每次答應(yīng)得好好的,到最后還是不干。”
“太對了!溝通真沒啥用,我覺得還是忍一忍,看開點?!?/p>
一位穿連衣裙的女生嘆口氣,仿佛閱盡人間滄桑。
老師笑著說:“看來我們又多了一個方法——忍?!?/p>
“老師,這可不是什么好辦法!”一個強壯的男生慷慨激昂地說,“忍,至少有三個壞處:第一,容易積怨成仇。有很多表面看上去很平靜的宿舍關(guān)系,有一天突然爆發(fā),就是忍太久了!
第二,忍,對自己的健康不利,好多疾病都是忍出來的。第三,這也不利于公平正義,我明明是對的,為什么要容忍一個有錯誤的人呢?”
老師問:“那么,你覺得應(yīng)該采取什么方法?”
“ 直接懟?。?看不過去的事,一定要說出來。哪怕吵一架,吵完不就說開了嗎?這比冷暴力好多了!”
“好,又多了一個解決方案:懟。直接懟,可能有利于雙方表達真實的自己,也許還可以讓對方反思?!?/p>
“那不見得!”眼鏡男說,“懟得不好,也許雙方拿最惡毒的話攻擊彼此,鬧得雞飛狗跳,結(jié)果大家都受傷了,以后的日子也沒法相處了?!?/p>
“我同意,這樣死懟,得雙方本身關(guān)系都比較好,而且在彼此心情還不錯的情況下,才能起效果?!备邆€男生頻頻點頭。
老師說:“目前我聽到了三種方法:躲、忍、懟。這些方法在某些時候似乎是有用的,但某些時候似乎又會起反作用。比如,躲,就不適用于晚上;忍,不適用于長時間的條件下;而懟,不適用于關(guān)系本身不好的同學之間??梢姡瑳]有絕對正確的方法,關(guān)鍵要把握好適用條件?!?/p>
“可是,老師,不應(yīng)該是要溫和地溝通嗎?”眼鏡男還是堅持他的觀點,“大部分人還是講道理的?!?/p>
“面對沖突時,我們本身帶著很大的情緒,溫和溝通要求我們一忍再忍,還要花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跟他解釋,太累了!如果對方就是個奇葩,我直接躲了或者懟了,是不是更痛快些?”強壯的男生激動地說。
“誰是奇葩,這個由誰定義呢?”眼鏡男也有些激動,“大家都是同學,因為生活習慣不一樣,就給別人扣上奇葩的帽子,這也不合適吧?”
“由統(tǒng)計學來定義!”強壯男說,“如果大多數(shù)人都認可的事,某些人偏偏不一樣,那就是奇葩!”
“那是多數(shù)對少數(shù)的暴力!”眼鏡男一字一句地問,“在座各位,你們能保證,你們的每個行為、每種特征都符合多數(shù)人的期待嗎?有誰身上沒有所謂‘奇葩的一面呢?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寬容一些?今天你對別人寬容,明天別人就會對你寬容!”
“那,寬容,是不是也算一種忍呢?”沉默許久,老師提了一個問題。
穿連衣裙的女生說:“我覺得寬容和忍的區(qū)別還挺大的,忍,是我對你非常不喜歡,非常排斥,但是我把這種情緒壓抑下去了。而寬容,其實是對對方有理解和共情,所以就沒有那么苛責?!?/p>
“我好像找到關(guān)鍵所在了!”她繼續(xù)說,“溝通,關(guān)鍵是產(chǎn)生共情,當我們能夠共情到對方的不容易,感覺到他人和自己有很多相同部分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收斂自己的行為,讓自己不那么‘奇葩,同時也能對別人的‘奇葩行為更加寬容。”
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可是,我憑什么要對別人共情?難道共情不用耗費心力嗎?”這是一位在讀博士生,“我認為,溝通最大的困難不是共情,而是缺乏共情的動力。”
“比如說您,”他轉(zhuǎn)向老師,“您是心理老師,您對來訪者共情是職業(yè)要求,是由您的職業(yè)價值感驅(qū)動的。我們?nèi)ス睬橐粋€我們不喜歡的人,這個動力僅僅是為了解決沖突,為此付出這么大的心理成本,這值得嗎?”
大家再次陷入沉默。
“同學們,沒想到這次沙龍引發(fā)大家這么熱烈而深刻的討論?!崩蠋熼_始做總結(jié),“宿舍人際關(guān)系,其實包含了深刻的心理學知識。同學們在討論中提出了很好的問題,就是到底要不要溝通?如何有效溝通?而有效的溝通是要基于共情的。剛才這位博士還提出了更深刻的問題,共情的動力從哪里來?我們可以把這個狀況叫‘共情的困境?!?/p>
“共情是需要付出心理成本的,如果我們準備對另一個人做出共情,那一定基于我們對他有一種叫作‘愛的東西,這是心理學和進化論共同定義的。人類原始的感情本身先天相通,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同時我們是群居動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只有靠互相取暖、共同協(xié)作才能活下來,這是我們之間存在‘愛的原因。所以,如果我們感受不到另外一個同學身上讓你覺得可‘愛的部分,那一定是這種原始的聯(lián)結(jié)暫時沉寂了。我們一生要認識那么多人,真正讓我們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或者有動力去找到這種聯(lián)結(jié)的人并不太多。只有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人,我們才會努力去做?!崩蠋熞龑?dǎo)大家回到現(xiàn)實:“最后,我們討論的焦點變成了:你的舍友,是對你來說重要的人嗎?如果沒那么重要,那么躲一躲、忍一忍也沒什么不可以;如果彼此熟悉又信任,懟一懟也是可以的;如果你覺得挺重要,那為此去努力找回共同的情感源泉,感受他的感受,產(chǎn)生真正的共情和溝通,最后達到彼此的理解和寬容,那也是值得的。至于到底怎么做,需要各位自己去決定……”
此時,綠衣女生突然站起來:“老師,我找到辦法了!我也去找個男朋友,在室友面前秀一把恩愛,估計就能對她產(chǎn)生共情了!”
(摘自《大學生》2021年第11期,河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