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明了一種芬芳撲鼻、引人入勝、耐人回味的肥料。用的原料有點高級,有玫瑰、柑橘、檸檬、柚子、茶葉和甘草——高級到我澆花的時候,總想倒一杯出來品嘗一下。
我還是老實交代吧。我的原材料用了夸張的手法,其實使用的是枯萎的玫瑰花瓣,吃橘子剩下的橘子皮,泡檸檬茶留下的檸檬殘渣,切細的柚子皮,泡茶剩的茶葉渣渣和甘草殘渣……有一天我鬼使神差,看著一個空余的洗衣液桶,覺得這是一個理想的裝肥料的容器,于是,把它洗干凈,隨手抓起身邊兩個橘子皮剪碎了扔進去,灌滿水擰緊蓋子,放在日光下晾曬。過了些時日,擰開蓋子,一股橘子香,兌水澆花,效果超級棒。
后來我在這個基礎(chǔ)上不斷升級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檸檬味、柚子味、綠茶味、生姜味、洋蔥味等多個味道的肥料。我的花應(yīng)該很幸福,它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品嘗到如此多的美味佳肴。
在小區(qū)里散步時多走幾步多留點心,也時常被驚喜砸到。廣州有過年買年宵花的習俗,大部分市民不會養(yǎng)花,過完年一看花不太好了,就往外面扔,我們小區(qū)物業(yè)開辟了專門的場所容納這些棄花。有一天我偶然路過那里,眼珠子都要驚出來,只見那兒擺著幾十棵大小不一的金橘,還有各種各樣的菊花和蘭花,花雖衰敗但修剪后復(fù)花有望,我撿啊撿,狠狠地過了一把撿花的癮。既然有人給我發(fā)福利,當然要開心收下。
上面這些事情,是不是很無聊?一分錢的效益都不能產(chǎn)生,我仍然干得熱火朝天。年輕時,我斷不會做這樣的事。那時追求效率,視工作外的一切都是浪費時間,不知趣味為何物。年齡的增長,讓我漸漸褪去包裝,看見自己,看見生活。
我的朋友中,有很多無聊的同類。
YY喜歡拿她的貓搞怪。她寫了好久的字、畫了很久的畫,扔在地上故意讓貓去抓,然后把人貓合作的過程和結(jié)果拍下來……效果經(jīng)常出人意料。
插花師青青,平時最喜歡逛的地方是綠化帶。每次遇到園丁修剪樹枝,她都如獲至寶,要撿一堆枝丫回去,一部分放冰箱冷藏,一部分修修剪剪插在劍山上,是很特別的美。
玉米超級喜歡做飯和擺盤,每一天的餐食,都精心準備,創(chuàng)意滿滿。每次看她的朋友圈我都垂涎欲滴。
網(wǎng)上也經(jīng)常遇到一些無聊的人:有個設(shè)計師在路上看見很多蝸牛,他把它們一只只撿起來放好,畫出各自的跑道,然后讓它們賽跑;有個叫YaYa的人,故意站在紗窗旁邊,吸引室外的蚊子來到紗窗上,等它的長嘴往里探的時候,捏住它的嘴,然后慢慢拽進來;還有個高中生喜歡折紙減壓,她折了50多個盒子,一個套一個,拆開、套上,如此反復(fù),此外還折了一萬多只青蛙,和小伙伴發(fā)明了多種青蛙折法,并且制定了一套規(guī)則,每個星期在寢室舉辦蛙王爭霸賽……這些無聊的人,給我?guī)砹丝鞓?、平靜和安慰。
無聊是一種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具備。
法國調(diào)香師讓-克羅德·艾列納曾寫道:“我很遺憾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無聊的能力,寫作、閱讀、修整花園、繪畫、烹飪、除塵……我要贊美無為,因為花費時間不等于浪費時間,我的大部分想法,都是在閱讀、散步甚至什么都不做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閃現(xiàn)出來的,而非來自苦思冥想。”艾列納寫這段話時,已經(jīng)深陷盛名后的忙碌不能自拔,他回憶當初在愛馬仕工作期間,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平和,不計較輸贏,亦不想占領(lǐng)市場,他不斷嘗試,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生活和工作,不惜浪費時間。正是這種肆意自由的狀態(tài),讓他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妙不可言的經(jīng)典香水。
多次獲得“最美的書”稱號的書籍設(shè)計師朱贏椿,辟了一塊地,在園子里種菜養(yǎng)花。因為不打農(nóng)藥,蟲子越來越多,他索性建了個蟲子旅舍,沒事就趴在地上觀察蟲子,天天看天天看,有了感覺,先后出了《蟲子旁》《蟲子書》《蟲子本》和《蟲子詩》。《蟲子書》尤其古怪,全書無一漢字,完全是蟲子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天書”。
為了收集蚯蚓的足跡,他在門口挖了個水坑,放一點水,把蚯蚓放進去。夏天時蚯蚓特別怕干,進到水里很愉快,在泥土上留下歡快的印記,然后他把水放掉,等太陽曬干,再把這些印記抓取出來。挺無聊的吧?朱贏椿也覺得無聊,他說:“無聊非常重要,無聊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因為無聊產(chǎn)生有趣。”
所謂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生活。浪費時間收拾屋子,浪費時間慢慢做飯,浪費時間讀書觀影,浪費時間陪伴家人。如果衣食暫時得到滿足,放縱自己過過無聊的生活,做做無聊的事情,不追不趕,怡然自洽,也是幸福人生之一種。
眼下疫情彌漫,很多人被迫再次放緩了腳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安定地活著?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做不了藝術(shù)家,也沒有必要成為藝術(shù)家,盡量依順本性,誠實地愉悅地生活,重溫緩慢的美好,尋回無聊的能力,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度日,這是一個普通人就能過好的生活。
(田龍華摘自“湯馨敏”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知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