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婷婷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寫活、寫真,須寫出其有別于他人的個性來,即人物的典型性格。而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都“既是個別的,又是一般的”;或者說,是“在個別中顯出了一般”。所謂“個別”,實際上就是指的“陌生”;所謂“一般”,實際上就是指的“熟悉”。由此引申開來,我們可以更直接地說,凡是那些既陌生又熟悉的人物形象都是典型的。
妙文品評
姥姥的大半生
◎黃小林
就在中國志愿軍奔向朝鮮戰(zhàn)場的那一年,姥姥出生了。姥姥的大半生,神奇地與新中國的歷程極為相似,苦難而又有愛,艱辛而又頑強豁達。【將姥姥的大半生放在歷史大背景下,境界一下子就提升了。】
姥姥出生在一個貧窮但充滿愛的家庭。姥姥有六個姐姐,大姐的一件衣服,妹妹們輪著穿,一個接一個,穿破了縫縫補補接著穿。沒有錢買棉花、面料做褥子,就睡在席子上,姥姥的小腳丫經(jīng)常扎刺,這時候姥姥的父親就會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用針給她挑刺,姥姥說這個畫面一直留著了她的記憶深處。【貧窮的生活中也有溫馨的場景】雖然生活很艱難,但父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dān),很少讓閨女們干體力活。雖然生活清貧,但姥姥的母親始終未曾抱怨過,在家里任勞任怨地織布、種地,疼丈夫,愛孩子?!就ㄟ^姥姥的父母來烘托姥姥的形象】大概父母的堅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姥姥,使她一直以來都能堅強地面對生活?!窘淮死牙研愿裥纬傻脑颉!坷牙堰@大半生,最絢爛的事是和姥爺?shù)膼矍椤Uf起和姥爺?shù)墓适?,姥姥的眼里閃著光。姥姥姥爺是一個村的,姥爺當(dāng)過兵,復(fù)員后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是村里的文化人。聽姥姥說,他們那個時代的人談戀愛是不敢公開的,走路近一些都怕人笑話,但姥姥勇敢地跟隨那時還在云南當(dāng)兵的姥爺去了云南談戀愛。天吶,我時髦的姥姥?。∫欢ㄊ遣W(xué)多才的姥爺深深地吸引了您!【借助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談戀愛是姥姥一生中最為閃光的事,是姥姥青春的見證】姥姥重人品、輕物質(zhì)的婚戀觀也影響了自己的孩子。我的母親大學(xué)畢業(yè)后遇到了我的父親,父親家很窮。但姥姥從未對女婿的物質(zhì)有過任何挑剔,因為她一直覺得,貧窮不會把人打垮,精神垮了,人才會垮。【從婚戀觀展示姥姥的性格特點?!?/p>
是姥姥的勤勞能干支撐起家庭這艘小船。姥姥每年遵循著節(jié)令春種、秋收,一年又一年,未曾落下一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不僅沒有磨滅姥姥對生活的熱情,反而激起了她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種玉米,種蘋果,種藥材,買機器做方便面,搞養(yǎng)殖,外出打工……姥姥的熱情似乎不會因一日接一日的艱辛而停止。她堅信,只要自己多做一點,就會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或許在姥姥的認知里,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會有收獲?!厩趧?、頑強的典型形象在這一段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p>
而姥姥的豁達才是最令我敬佩的。姥爺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外地工作,家里全靠姥姥一個人操持。期間發(fā)生了很多事,姥姥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為此,她精神上曾一度出現(xiàn)問題,但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姥姥竟奇跡般地自愈了?,F(xiàn)在很少聽姥姥說那些年經(jīng)歷的事,偶爾提及,姥姥的話語里更多的是釋然。她說,人活一世,什么人什么事都得經(jīng)歷,要不人生就不完美了。我豁達的姥姥啊,經(jīng)歷多少事才能有您這樣的胸懷。【姥姥的形象更加豐富、更加典型。姥姥極強的忍耐力和豁達是時代的縮影。】
姥姥對小輩很關(guān)愛,我和表姐都是姥姥帶大的。我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跟姥姥的感情很深。小時候,姥姥一口一口地喂我吃飯。我生病發(fā)燒的時候,姥姥一夜不睡,喂水、測體溫、拿毛巾擦身體……【姥姥的愛還在延續(xù)。】
姥姥老了,在我的記憶里,姥姥似乎從未年輕過。姥姥這本書很厚,厚得我有些讀不透,姥姥這本書又很薄,薄得用幾個詞就能概括。【總結(jié)上文,通過“我”的感受來概述姥姥的大半生?!?/p>
希望姥姥永遠幸福、健康!
【山西平定縣一中(667)班】
學(xué)生點評
點評一:
姥姥的形象之所以豐富,是因為作者將姥姥置于一個很長的時間內(nèi)、很大的背景下,這也是客觀現(xiàn)實決定的?!袄牙训拇蟀肷保瑫r間跨度大,人物經(jīng)歷豐富,更容易塑造豐富的人物性格。
點評二:
姥姥的形象之所以真實,是因為姥姥的經(jīng)歷真實,從姥姥出生到結(jié)婚、勞作和關(guān)愛孫子輩都是那個年代的人親身經(jīng)歷的。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下,人物形象也就令人信服。
點評三:
姥姥的形象之所以典型,是因為作者將其塑造得有血有肉,姥姥善良、有愛、堅強、豁達,無怨無悔地為家人為子女付出,大膽追求愛情,不為世俗所左右。
點評四:
就寫作手法方面,我想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次要人物的烘托也是人物形象典型的原因之一,比如姥姥的父母、敘述者“我”,以及與姥姥相關(guān)的事件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豐滿形象。還有,敘述人稱的變化也讓人耳目一新,如“我豁達的姥姥啊,經(jīng)歷多少事才能有您這樣的胸懷”一句,由“我”到“您”的變化,使敘述更自由,更靈活,更易于表達情感,第二人稱更有抒情性和使人更感親切,仿佛姥姥就在眼前。
教師點評
本文是一篇不錯的寫人的作文。“姥姥”的形象隨著“我”對事件的敘述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人物形象也越來越豐滿。幾位同學(xué)分別從人物形象的豐富、真實和典型性以及寫作手法談了看法,很有見地。作者所寫的事件大多為概述,講究前有因后有果,姥姥的勤勞善良是她父母言傳身教的結(jié)果,她的任勞任怨和寬容豁達是自己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才更加真實。
教師提純
這是一篇比較成功的寫人佳作,其中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人物的社會性、時代性
即典型人物的一些特征體現(xiàn)了社會生活中某種本質(zhì)特征,也就成為某種品德、理想的象征,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有極高的藝術(shù)性,從而使人們在人物身上可以獲得一種獨特的審美感受,具有永恒的藝術(shù)魅力。比如本文的姥姥身上就有她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共性。
二、人物的獨特性
即要寫出個性中與眾不同的特征,即使是同種類型也要區(qū)分出他們的細微差別。同時,陌生感與熟悉感要強烈,比如姥姥對愛情的追求、對女婿的寬容,等等。
三、人物的豐滿性
即典型人物大多是性格豐富、復(fù)雜、充滿矛盾的,而且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是多層次、多側(cè)面的立體化形象。比如本文塑造的姥姥形象就具有多重性格,有群體特征,也有個性,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