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江保
寫作誤區(qū)
不注重細節(jié)描寫,熱衷于口號式的抒情,是作文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有些同學誤以為口號喊得響,就是注重抒情;口號喊得多,就是深化主題。殊不知,離開了真實的生活,離開了一層一層的鋪墊,離開了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再響亮的口號也是浮云,再煽情的話語也是空中樓閣。
文題亮相
記憶沒有重量,卻可以壓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間自由飛翔。記憶沒有色彩,卻可以使人的心靈蒼白、幽暗,又可以讓人的內(nèi)心世界絢麗、輝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看到的、遇到的,都會慢慢沉淀成一種特殊的記憶。只要用心品味、用心感受,真情自在其中。
閱讀上面的文字,請以“記憶”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病文在線
外公的自行車
印象中,外公很高,黝黑的皮膚上布滿了皺紋,烏黑的頭發(fā)間隱約可見幾縷銀絲。外公很精神,出門前定要打理好自己的頭發(fā),走路時背挺得筆直,身上穿著一件早已褪色的黃色條紋襯衫。①
母親說,我剛兩歲時,她與父親有事要出差,沒時間陪我。外公便踏著那輛老舊的自行車把我從市區(qū)接回了村里。母親嘆了口氣,繼續(xù)說:“那是十幾年前的冬天啊……走在路上都能把人給凍僵了,可你外公愣是帶著你,踏著一輛自行車,騎了一小時的路程……”只言片語,卻讓我不知不覺中濕了眼眶。②
每次回到村里,外公必然會讓我坐在自行車后座上,載著我騎遍大街小巷。我們從下午行至傍晚,走走停停,偶爾也會停在某個商鋪前,買幾塊餅干或幾顆糖,直到夕陽染紅了天,外公才載著我回家。每次回家,肯定會挨外婆的一頓罵:“又帶丫頭出去玩了?家里的菜都涼了還等不到你們回來!”外公不反駁,只是憨厚地笑了笑:“不會再有下次了……不會再有下次了……”
真的沒有下次了。③
那天清晨,外公像往日一樣要騎著自行車去買菜,卻發(fā)現(xiàn)平時拴著自行車的鎖被人撬開了,自行車不見了蹤影!外公知道——自行車被偷了。那天,外公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它。
后來,外公買了一輛新自行車,可他對它似乎沒有什么感情,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騎它。④
上個月,我回了一趟村里??吹轿一貋砹?,外公欣喜萬分,讓我伸出手給他看,我疑惑地伸出手,他摸著我的手,笑著說:“哎呀,丫頭的手已經(jīng)和我差不多大了!”說著,他伸出自己枯瘦的手,和我的手比對著??粗夤o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一縷難以名狀的悲傷涌上我的心頭。“外公終究是老了……”我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⑤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蔽业耐暝缫央x我遠去,每每想起外公與他丟失的自行車,我的心便疼痛不已。⑥
①習作題目為“外公的自行車”,可開頭洋洋灑灑近百字都沒有扣題。
②母親說的何止是只言片語呀?這里明顯犯了刻意抒情的毛病。
③這兩段有點單薄,若能加入一些具體細節(jié),便不會顯得突兀了。
④這兩段描寫處理得略顯粗糙,應扣住外公對自行車的特殊情感進行描寫,這樣才能突出習作主題。
⑤此處情感的表達有些干巴巴的,缺乏細節(jié)作支撐。
⑥結尾的力度不夠,如果能提到“自行車上的童年”,感情抒發(fā)自然水到渠成。
1.開頭結尾沒有形成照應。習作開篇未能點題,結尾雖有扣題,但對中心的解讀不到位,與正文關系不密切的語言是可以刪除或做出修改的,同時也要注重對整體結構的設計。
2.行文抒情較為空泛。習作選取了“我”在外公自行車上的童年來表明外公對“我”的細心呵護,但語言表達不豐滿。修改時,要緊扣外公與自行車的關系及外公對“我”的關愛上,這樣,情感的抒發(fā)才能更加流暢。
3.缺乏細節(jié)描寫作支撐。習作兩次寫到“流淚”,卻因為缺乏必要細節(jié),顯得有些干澀??梢赃m當增加一些心理、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增強習作的感染力,同時注意內(nèi)容前后的銜接,使情感真實,過渡自然。
升格佳作
丟失的自行車
◎陳孟琳
印象里的外公,個子很高,皮膚黝黑,臉上雖有許多皺紋,但精神狀態(tài)極好,走路背挺得筆直,一點兒也看不出衰老的痕跡。最惹眼的是他那頭濃密的發(fā),幾乎找不到幾根白發(fā)。(精妙且得當?shù)耐饷裁鑼?,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次出門前,他定將自己的頭發(fā)打理得一絲不茍,然后騎上那輛自行車。
我從小在外公身邊長大。聽媽媽說,我剛兩歲時,她與爸爸都忙于工作,沒時間照顧我,外公就踏著那輛老舊的自行車把我從市區(qū)接回了村里。據(jù)媽媽回憶,“那是十幾年前的冬天,冷得走在路上都能把人給凍僵了,你外公愣是把你包裹得嚴嚴實實,沒有受到一點風寒,騎了足足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這樣的話,我從小聽到大,然而外公卻從未提及只言片語。(充滿深情的語言中道盡了外公對“我”的愛)他對我的愛,總是沉默而不張揚。
外公那輛自行車是我童年時的“寶馬”。那時,每當我回到村里,外公必會把我抱到自行車后座上,載著我四處溜達。我在自行車上聽他講故事,跟著他趕集,去商鋪買幾塊餅干或幾顆糖。有時,外公騎車載著我轉(zhuǎn)悠得完全忘記了時間,直到夕陽染紅天邊才回家,惹來外婆的嗔怪:“怎么又帶丫頭出去玩了?菜都涼了還等不到你們回來!”外公也不反駁,只是憨厚地笑了笑:“不會再有下次了,不會再有下次了……”(增加了外公對“我”的關愛細節(jié),因為帶“我”玩而忘記了時間,與外婆的嗔怪形成照應。)
沒想到一語成讖,竟真的沒有下次了。
那天清早,外公像往常一樣準備騎車買菜,不料大門口平時鎖自行車的鎖鏈被人解開了,自行車沒了蹤影。那天,外公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它。晚上,我看見外公站在門口望著夜空發(fā)呆,遲遲不肯進屋睡覺。(簡述外公丟了自行車后的模樣,體現(xiàn)了外公的落寞)后來,外公還是買了一輛新自行車,可他對它似乎沒有什么感情,不到萬不得已時從不騎它。不知道是不是外公變老的緣故,自行車漸漸被冷落了。
上個月,我回了一趟村里,看到我,外公欣喜地拉著我,不停地說:“哎呀,小孫女的手已經(jīng)和我差不多大了!會騎自行車了嗎?”說著,他伸出自己枯瘦的手和我的手比著。那雙無數(shù)次將我抱上自行車的大手,曾經(jīng)是那么有力、那么溫暖啊!可如今,外公終究是老了……
看著外公的大手,我不由得想起了那輛無法尋回的舊自行車?!拔锸侨朔鞘率滦荩Z淚先流?!蔽业耐暝缫央x我遠去,但我永遠感激外公曾給予我的自行車上的童年。(結尾抒情,收束自然,與開頭照應,引人深思。)
【廣東潮州市聯(lián)正實驗學?!?/p>
升格點評
1.開篇點題,結尾扣題。升格文開篇點題,刻畫了富有精氣神的外公形象,同時交代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自行車”。結尾回憶丟失的自行車,高度概括了“我”對外公的感激,寫出了“我”對“自行車上的童年”的無限留戀,深化了主題,首尾呼應。
2.銜接連貫,結構嚴謹。升格文以“外公的舊自行車”為線索,回憶了外公丟失自行車之前和之后的故事,重點敘述了外公對“我”的呵護與愛,結構嚴謹,自然流暢。
3.增加細節(jié),用心抒情。升格文對外公的語言描寫及對“我”心理活動的描寫皆細膩傳神,尤其是對“我”感受到外公老了的描寫,增強了習作的生命力,使抒情更加真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淡淡的傷感,那是對外公變老的心疼和遺憾,也是對往昔快樂時光的懷念與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