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雅
(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為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治療關鍵為控制血糖水平,阻礙疾病進展。穴位埋線是根據(jù)中醫(yī)針灸學理論運用針具和藥線刺激穴位處經絡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健脾補腎湯加減能夠健脾補腎,也可用于DN 治療中。為提高治療獲益,本研究旨在探討健脾補腎湯加減聯(lián)合穴位埋線治療脾腎虧虛型DN 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 審(023)號],前瞻性選取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治療的100 例D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診斷標準:西醫(yī)符合《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2]中DN 的診斷標準;中醫(yī)符合《糖尿病腎臟疾病中醫(yī)診療標準》[3]中脾腎虧虛證的標準:主癥:尿濁,神疲畏寒,腰膝酸冷,肢體浮腫,下肢尤甚;次癥: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夜尿增多,或五更泄瀉;舌脈:舌淡體胖有齒痕,脈沉遲無力。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yī)的診斷標準;②可耐受試驗藥物;③意識清晰正常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原發(fā)性腎臟疾病患者;②合并全身感染或其他嚴重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③近3 個月服用其他抗血小板、抗凝降脂等藥物。
采用雙盲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 例。對照組男27 例,女23 例;年齡40~65 歲,平均(52.39±3.28)歲;糖尿病病程4~13年,平均(8.04±1.09)年。觀察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40~64 歲,平均(52.02±6.51)歲;糖尿病病程4~12年,平均(7.98±1.0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兩組都接受常規(guī)降糖藥物治療,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0.5U/kg,每日進餐前15min 注射,3 次/d,或根據(jù)血糖水平調整劑量;并于每晚睡前固定時間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一次,遵醫(yī)囑用藥。治療期間需時刻監(jiān)測血糖,預防低血糖。對照組在常規(guī)降糖基礎上加穴位埋線治療,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選取腎俞、胰俞、脾俞,對穴位處皮膚進行消毒,運用注線法,使用8 號一次性注射針頭,用鑷子將羊腸線置于針頭前部,快速刺進選取的穴位皮下,深度1.3cm 左右,通氣后用0.3mm×75.00mm一次性針灸針插入針管,將羊腸線推進穴位,然后拔出注射針頭,針眼部位用衛(wèi)生貼粘連,10h 后可淋浴,可正常運動。每2 周實施1 次,治療2 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健脾補腎湯加減治療,健脾補腎湯藥方:黨參、川續(xù)斷、白術、仙靈脾、白花蛇舌草、枸杞各15g,黃芪25g,茯苓、虎杖各10g,黃精、淮山各20g。隨癥加減:腹瀉甚者,加蒼術10g,芡實、訶子各12g;腰腿足跟痛劇者,加牛膝12g;夜尿甚多者,加覆盆子、女貞子各12g,鹿角霜10g;腹脹甚者,加木香5g,冬瓜皮12g。1 劑/d,以500mL 水煎至200mL,分早晚2 次溫服,連續(xù)服用2 個月。
1.2.2 觀察指標:①腎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2 個月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2mL,置于無菌管內送檢,采用日本日立株式會社76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采集患者24h尿液,采用濟南童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寶威BW-901 型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檢測尿蛋白排泄率;②不良反應: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過敏、惡心、嘔吐等不適狀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20.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用表示計量資料,以獨立樣本t 檢驗組間比較,以配對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腎功能指標:治療前,兩組SCr、BUN、UAER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個月后,兩組SCr、BUN、UAER 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比對照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SCr、BUN、UAER 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SCr、BUN、UAER 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同指標相比,aP<0.05。SCr:血肌酐;BUN:尿素氮;UAER:尿蛋白排泄率
UAER/(μg·min-1)治療前觀察組 111.59±15.69 8.67±1.0366.05±8.94對照組 110.39±15.67 8.59±1.0865.92±8.66 t0.3830.3790.074 P0.7030.7060.941治療2 個月后 觀察組 60.32±8.26a 5.06±0.92a 25.92±4.38a對照組 72.38±9.66a 6.87±1.04a 36.05±4.54a t6.7109.21711.355 P<0.001<0.001<0.001時間組別SCr/(μmol·L-1)BUN/(mmol·L-1)
2.2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
祖國醫(yī)學認為DN 實質是因消渴病治不得法或腎元稟賦有虧,纏綿不愈,致使津液虧耗,治療以益氣健脾、助陽補腎為原則[4]。穴位埋線匯合多種中醫(yī)療法,包括穴位封閉、針刺、刺血等,可起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等作用。本研究所選腎俞能固元益腎;脾俞補氣健脾;而胰俞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部位,穴位埋線同時刺激這些穴位可發(fā)揮健脾益腎、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
健脾補腎湯出自《古今名方》,湯中黨參、黃芪共為君藥,共擅健脾益氣、扶風固本;茯苓為臣藥,可健脾利濕;佐以白術、黃精可益氣健脾、補脾潤肺;川續(xù)斷、枸杞可補肝腎;淮山可補脾養(yǎng)胃;白芍平肝止痛、仙靈脾補腎;虎杖、白花蛇舌草可活血定痛、清熱解毒[5];隨癥加減中,蒼術燥濕健脾,芡實健脾止瀉、益腎固精,二者對腹瀉有較好效果;牛膝、女貞子補肝腎;覆盆子、鹿角霜益腎固精;諸藥合用,可健脾補腎、補中益氣。
本研究將健脾補腎湯加減、穴位埋線聯(lián)合用于DN 治療中,結果顯示,治療2 個月后,兩組患者的SCr、BUN、UAER 指標比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健脾補腎湯加減聯(lián)合穴位埋線能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健脾補腎湯加減中,黨參水提液可以降低血糖、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延緩糖尿病的發(fā)展[6];仙靈脾可以調節(jié)內分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7];黃精甲醇提取物能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阻礙DN 進展[8];白術水煎液能加速體內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從而起到降血糖作用,減輕長期高血糖對腎臟的損傷[9];淮山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針對人體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有積極作用;黃芪所含的黃芪甲苷可降低血糖、減少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患者腎功能[10];黃芪多糖可改善腎動脈彈性和血管順應性,改善腎血管局部微循環(huán),減緩DN進展[11]。
而穴位埋線所選的腎俞、脾俞、胰俞幾處穴位都是將臟腑的經氣輸送于腰背處的背俞穴,內臟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狀態(tài)都通過這些穴位在體表表現(xiàn)出來。穴位埋線使用的羊腸線在穴位處通過軟化、液化、吸收的過程,使這種異體蛋白對腎絡產生持久而柔和的刺激,從而使經脈開啟,腎經絡的阻滯被疏通,受損的腎小球得到修復,減少尿白蛋白的排泄,從而減輕腎損傷[12]。因此二者合用更能加快修復腎損傷,有效延緩DN 進展。此外,本研究顯示,治療過程中,兩組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表明聯(lián)合用藥安全性較高,這可能與健脾補腎湯為中藥湯劑,各中藥成分毒副作用少有關。
綜上所述,健脾補腎湯加減聯(lián)合穴位埋線治療脾腎虧虛型DN,能改善患者的腎功能,用藥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