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
莫言在獲諾貝爾文學獎演講時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薄爸v故事”就是敘事,考生如果能較好地掌握敘事技巧,就會使自己的記敘文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一、記敘要素齊全
記敘六要素包括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在寫作時要交代清楚。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開頭:“那是在費城,一個酷熱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能感受到當年那股灼人的熱浪。和我在一起的五個男孩子已經(jīng)厭倦了玩彈珠,以及用透鏡在干樹葉上燒洞的游戲,正在尋覓其他好玩的事?!苯淮耸录l(fā)生的時間是“酷熱的七月”,地點是“費城”,人物是“我”和“五個男孩子”。
為了使考場作文更有文采,也可以通過環(huán)境描寫來交代記敘要素。如一考生在《揮不去的記憶》的開頭寫道:“憶起四月楊柳飄,濃云小憩,落日從空中舀下一朵白云狀的棉花糖,發(fā)紅的陽光慵懶地躺在屋檐上。煙囪中升起的白煙仿佛要吞沒掉整個村子,孩子們玩累了,掏出攢了很久的零花錢奔向零食攤位……”考生通過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巧妙地交代了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
二、記敘順序合理
記敘的順序包括順敘、倒敘和插敘等。順敘,是按照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來敘述,此方法的特點是事件有頭有尾,來龍去脈十分清楚;倒敘,是把事件的結(jié)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提前到文章開頭敘述,此方法的特點是通過設置懸念,產(chǎn)生引人入勝的效果;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根據(jù)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線索,而插入對另一件事情的敘述,此方法的特點是文章結(jié)構(gòu)富于變化,避免了平鋪直敘的枯燥平淡。如《散步》的開頭:“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边\用順敘,以簡潔的語言開頭,交代了事件發(fā)生的地點及人物。
為了使考場作文更受閱卷老師的青睞,也可以嘗試使用倒敘、插敘等記敘順序。如一考生在《再也沒有》中以倒敘形式開頭:“時光不復,終歸虛無。再也沒有昨夜柔和的微風,再也沒有昨日青澀的我,再也沒有那明媚似光的你?!本赖呐疟染?,突出了曾經(jīng)相遇的美好,起到先聲奪人、渲染氣氛的效果。
三、記敘情節(jié)巧妙
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類文章只有具有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才會吸引人。使情節(jié)波瀾起伏的常用方法有懸念法、巧合法、矛盾沖突法、揚抑法等。如《驛路梨花》運用懸念法,讓讀者帶著“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誰”的疑問閱讀全文,激發(fā)了閱讀興趣;《我的叔叔于勒》運用巧合法,為情節(jié)發(fā)展推波助瀾,將故事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水滸傳》靈活運用矛盾沖突法,通過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跌宕起伏;《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運用欲揚先抑法,前后形成鮮明對比,使文章有“曲徑通幽”之美……
考場作文中,考生也要善于設置情節(jié)。如一考生在《風波》中,以旁觀者的視角講述了一場風波,重點刻畫了三個人物形象:看似憨厚老實的賣梨老者,提前定好梨回家騎自行車的中年瘦女人,后來居上買走梨的年輕女孩。通過他們互不相讓、推諉爭吵的矛盾沖突,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與寬容的社會現(xiàn)象。行文中,考生巧妙地插入了中年瘦女人與賣梨老者約定的情節(jié),使故事情節(jié)有本有源,連貫自然,曲折又合理。
四、記敘細節(jié)精彩
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說:“現(xiàn)在當一切可能的結(jié)局都已準備就緒,一切情節(jié)都已經(jīng)加工過,一切不可能的都已試過,這時作者堅信,再前進一步,唯有細節(jié)將組成作品的價值?!蔽覈艹龅奈膶W巨匠茅盾在談到人物形象塑造時也曾說:“善于描寫典型的偉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細節(jié)描寫?!辈浑y看出,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能凸顯主題?!侗秤啊分阅捴巳丝?,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對父親的背影進行了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父親的穿著、體態(tài)、動作、語言,如一個個電影鏡頭般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一位愛子深切的父親形象成功躍然紙上。
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考場上如果運用得當,定能增色不少。如一考生在《父愛·糖炒栗子》中寫道:“只見他身穿一件深紫色圍裙,微微彎著身子淘洗栗子,之后又將栗子放入另一瓷盆中,控干水,應該是要炒栗子了吧?我心中這樣想著。不,并不是,只見他掏出一個明晃晃的刀片,又拿起一個栗子,向上面劃去……他用的是雙面刀片,三根粗壯的手指捏住兩端,其他兩根手指向后翹起,頗像戲劇中的‘蘭花指’,刀片一遍一遍地劃著栗子殼,使其張開一個不大不小的口子,且不傷害到栗子肉,一個,兩個,三個……”考生將父親洗栗子、劃栗子的動作分解開來,一步一步細致描寫,一位為了孩子吃栗子而不厭其煩、不嫌其累的父親形象呼之欲出。沒有寫一個“愛”字,卻滿篇皆是愛,這正是細節(jié)描寫的神奇之處。
五、記敘主題鮮明
一篇優(yōu)秀的敘事文一定要有鮮明的主題。鮮明的主題除了通過描寫來凸顯之外,往往要在行文過程中或結(jié)尾處運用精練的議論或抒情來總結(jié)升華,這也是文章的點睛之筆。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結(jié)尾:“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時刻,面對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者一個令人畏懼的情境,當我感到驚慌失措時,我都能夠輕松應對——因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懸崖上的那一課。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巖石,而是注意相對輕松、容易的第一小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這個時候,再回頭看,就會對自己走過的這段漫漫長路感到驕傲?!北緛硎羌∈?,通過結(jié)尾的精練議論,將一篇普通的敘事文升華成了以小見大的哲理文。
議論和抒情是記敘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考生能在作文中恰切地運用議論和抒情,不僅可以起到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作用,還能使之成為全文的亮點,尤其是在結(jié)尾處。如一考生在《我的那個“平橋村”》中的結(jié)尾:“如今,我們這群孩子真的像阿蒙叔所希望的那樣,離開了小村,紛紛走向了遠方,沒有時間回村了,即使回村,再也沒有吹糖人的啞巴爺爺了,阿蒙叔年事已高,再也不能出海打魚,但與他相關的記憶就像朵朵浪花,常常翻涌在我的記憶深處?!边@段中的議論和抒情雖然不多,卻能給讀者思想啟迪和情感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