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星,吳建宇
(莆田市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莆田 351100)
月季(RosachinensisJacq.)系 薔薇科薔薇屬多 年生常綠灌木花卉,又名月季花、月月紅 、長春花等 ,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享有“花中 皇后”之美 譽[1],其 分布 廣泛、品 種繁多、株型多姿、色澤鮮 艷、香 味怡人,千 百年來深受人們的青睞。目前,在我國已有 75 個城市選擇月季作為市花[2]。月季在莆田栽培歷史悠久 ,1993年8月莆田市將月季 選作為市花[1]。月季既可地栽,也可盆栽。盆栽月季以其株形優(yōu)美、枝葉勻稱、花色艷麗、芳香四溢、易于移動等特點,備受廣大城鄉(xiāng)市民的喜愛[3-4]。該文結(jié)合多年從江蘇宿遷、河南南陽等 地引進月季品種的 栽培 實踐經(jīng)驗,初步總結(jié)了盆栽月季 的養(yǎng) 護管理技術(shù),旨在為廣 大盆 栽月季愛好者提供技術(shù)支持。
試驗地位于莆田市城廂區(qū)龍橋街道,地處 119°00′17" E,25°26′37" N,海拔 25 m,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溫暖多雨。2020 年莆田市年平均氣溫 22.1℃,最低月(1 月)平均氣溫 15.0℃,最高月(7 月)平均氣溫 30.5℃,極端最低氣溫 3.7℃,極端最高氣溫 37.6℃,降雨日數(shù) 102 d,平均年降水量1279.9 mm,晴天日數(shù) 39 d,陰天日數(shù) 220 d,年平均日照1870.2 h。
適合盆栽的月季品種要求是高度適中、株形緊湊、密枝叢生、花繁葉茂、開花量大,特別是花梗較短、花色獨特、花形優(yōu)美、抗逆性強、容易整形的品種[3-5]。2019—2020 年筆者從宿遷、南陽等地引進雜種香水月季、聚花月季、微型月季和藤本月季等 60 多個品種,開展月季品種資源的收集及其分類評價研究,通過比較株型、枝姿、花色 、花量、花期等觀賞效果,并考慮莆田市夏季高溫高濕且多雨的氣候特點,對引進的月季品種資源進行初步評價,從中篩選出較適于莆田土壤、氣候的適 生盆栽 月季 品種,如粉扇、紅雙喜、金獎?wù)?、金鳳凰等雜種香水月季;紅蘋果、芬芳寶石、冰山等聚花月季;瑪姬嬸嬸、閃電等 微型月季。
花盆的選擇不僅影響月季根系的伸展,還影響到月季生長的質(zhì)量。盆栽月季應(yīng)選用通氣、滲水性能好且不易翻倒的瓦盆、泥盆、陶盆、瓷盆或紫砂盆等,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盆栽容器規(guī)格因月季植株苗齡不同而不同,口徑 15~20 cm 的盆適用于1年生的植株;2~3 年生的植株應(yīng)選用口徑 25~30 cm 的花盆[3]。
月季喜富 含有 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微酸性 土壤[3,5]。盆栽 月季可采用田園土 、泥炭 土、椰糠為主要基質(zhì),按三者 7∶2∶1 比例混合配制。在裝盆前,各基質(zhì)均勻混合過篩后,用 0.5%高錳酸鉀溶液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進行消毒。
上盆時間以春 、秋 季為佳 ,選 擇天氣晴朗的傍 晚進行,此時溫度適宜,有利于上盆植株緩苗。上盆時,先在盆底放幾片 碎瓦片,然 后放入部分營養(yǎng)土 ,將苗 木平整放在營養(yǎng)土上,再放 入剩余 營養(yǎng) 土,土面高度埋住根部 稍上(苗木若是 嫁接 苗,土面 高度 應(yīng)埋住嫁接口稍下 位置),最后將營養(yǎng)土輕輕壓實以穩(wěn)固植株,盆土離盆口 2~3 cm,并澆透定根水。
月季喜濕潤、怕水淹,盆內(nèi)不可積水,否則易爛根。在水分管理上應(yīng)遵循“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3],根據(jù)植株的不同生長期以及天氣情況、盆土干濕程度、花盆與株齡大小等靈活掌握,當月季處在萌芽和展葉發(fā)枝的營養(yǎng)生長期時,要逐步增加澆水量;當月季處在花芽分化期時,要適 當控制澆水量,以防止不孕蕾現(xiàn)象;當月季處在孕蕾期時,要多澆水,促進花蕾發(fā)育;當月季處在開花期時,則應(yīng)少澆水,防止花朵提前凋零早謝;當月季處在休眠期時,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3,5]。莆田屬亞熱帶地區(qū),氣溫較高的夏季應(yīng)每天早晚各噴水1次,保持葉片濕度,冬季應(yīng)減少澆水次數(shù),2~3d澆水1次[3,5]。
月季喜肥,在施肥管理上要根據(jù)不同植株長勢、不同生長階段等實際情況進行適時適量的薄肥勤施。在初春萌芽時,以多施氮肥為主;在生長旺盛期,每隔 7~10d應(yīng)追施稀薄液態(tài)肥1次,以滿足月季植株的快速營養(yǎng)生長;在花芽分化期至孕蕾期,以磷鉀肥為主,并輔以氮肥,同時結(jié)合葉面施肥,使用 0.3%~0.5%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霧,有利于促進植株的生殖生長;在顯蕾后每隔 7~10 d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或磷、鉀含量較高的復合肥,同時每隔 4~5d用 0.3%~0.5%磷酸二氫鉀稀釋液噴霧花蕾和葉背面,加速花蕾膨大[3]。
盆 栽月季生長迅速,分枝能力強,枝條纖細,對其進行整形修剪,使月季形狀勻稱、枝條分布合理、疏密適中,改善通風透光,以減少病蟲害發(fā)生,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有效地保持其觀賞性[4]。月季生長期要適時進行摘芽、打蕾、除殘、修剪等。摘芽就是要摘除向植株內(nèi)側(cè)生長的芽和同一個位置長出的2個芽中的1個及錯雜的芽、瘦弱的芽;打蕾就是除保留中間1個主蕾外,把其余的側(cè)蕾都摘除;除殘就是在花謝后應(yīng)及時剪去花朵及其以下的 2個復葉,保留中下部健壯枝,促使其再抽新枝;修剪就是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剪去枯枝、細弱枝、病蟲枝、交叉枝 、內(nèi)向枝、重疊枝、過長枝,保留 3~5 個叢生枝作為主枝,以擴大植株冠幅。對于枯枝、細弱枝、病蟲枝等枝條,需要從基部剪去;對于交叉枝、內(nèi)向枝、重疊枝,要及時剪除多余枝條,保證1個主枝上留 2~3 個健壯芽為宜;對于過長枝,在保證植株株形勻稱的前提下,適當修剪[5]。
從引 進月季品種的栽培生產(chǎn) 實踐中發(fā)現(xiàn) ,盆栽月季在生長過 程中 易遭受白粉病、黑斑病 等真菌性病害以及蚜蟲、薊馬、薔薇葉蜂等危害。
8.1.1 白粉病。白粉病是月季一種常見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單絲殼屬薔薇單絲殼菌,以危害新芽、幼葉、嫩梢、花蕾及花梗為主,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滿白色粉狀物。防治方法是要及時整枝修剪,增加通風透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鈣肥;結(jié)合藥物防治,可采用 25%三唑酮可濕性粉 劑2 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800 倍液進行葉面噴霧,5~7d噴1次,連續(xù)噴施 2~3 次。
8.1.2 黑斑病。該病害為世界性病害,在植株生長茂盛、氮肥施用過多、高溫高濕時容易發(fā)生,對月季危害極為嚴重,葉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原菌為黑盤孢目放線孢屬的真菌。初發(fā)時葉面上呈大小不等的黑斑,后擴大并呈黃褐色或暗紫色,最后變?yōu)榛液稚?,嚴重時新梢枯死,整個植株下部及中部葉片全部脫落。防治方法為及時清除落葉枯枝,剪去老、弱、病、殘枝,加強植株通風透氣;結(jié)合藥物防治,可采用 800~1 00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 500~8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 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進行葉面噴霧,5~7d噴1次,連續(xù)噴施 2~3 次。
8.2.1 蚜蟲。危害月季的蚜蟲有月季長管蚜和桃蚜,均為同翅目蚜科。蚜蟲聚集在新芽、嫩葉、花苞上吮吸汁液,使葉片萎縮、卷曲,影響月季的生長和品質(zhì)。防治方法為及時清理枯枝落葉,剪除帶有蟲卵的枝條;結(jié)合藥物防治,可用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 1.8%阿維菌素乳油或 5.7%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3 000 倍液進行葉面噴霧,7~10 d噴1次,連續(xù)噴施 2~3 次。
8.2.2 薊馬。薊馬是纓翅目昆蟲的總稱,危害月季主要為紅帶網(wǎng)紋薊馬。以危害葉片為主,使葉片停止生長,并產(chǎn)生黑色和褐色排泄物,引發(fā)葉片早落,嚴重時引起全株死亡。可用 1.8%阿維菌素乳油或 5.7%氟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進行葉面噴霧,2~3d噴1次,連續(xù)噴藥2~3 次。
8.2.3 薔薇葉蜂。薔薇葉蜂又叫黃腹蟲,別名月季葉蜂、薔薇三節(jié) 葉蜂,屬膜翅目葉蜂科。以幼蟲咬食 為害葉片,嚴重時造成全部葉片被食光,只留下葉梗和葉脈??捎?40%辛硫磷乳油或5.7%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2 500 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防治,每 7~10d噴1次,連續(xù)噴施 1~2 次。
盆栽月季的根系生長發(fā)育局限于有限的盆土之內(nèi),因而盆栽月季與地栽月季相比更容易發(fā)生缺肥、缺水、缺氧等情況[4]。因此,每年都應(yīng)換盆、換土,并施入足量基肥,以滿足植株生長發(fā)育對養(yǎng)分的需求。翻盆換土時間一般在1月底和3月初。翻盆前 1~2d澆透水,便于植株帶土球從盆中取出;翻盆時先用鏟子沿盆沿將盆土撬松,把植株從花盆里拔出,去掉 20%左右護根土,再去除部分木栓化老根、病根,略作整枝修剪,然后將月季栽入盆內(nèi),植株四周填上新土,壓實后并澆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