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要求構建西藏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
    ——以《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為例

    2022-12-04 02:35:24譚益蘭
    凱里學院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西藏價值觀

    譚益蘭

    (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西藏拉薩 850000)

    一、引言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1]1-2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提出了“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觀要求。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育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局面?!绷暯娇倳浽跁线€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融入課堂教學的主渠道[2]?!罢n程思政實質是一種課程觀,不是增開一門課程,也不是增設一項活動,而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保?]課程思政一經提出,國內許多高校紛紛探索專業(yè)課、公共選修課課程思政路徑,協(xié)同發(fā)揮育人育才的重要作用。課程思政是以“立德樹人”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以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

    二、西藏高校實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

    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修訂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提升的融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豐富了教學目標對社會能力維度的描述,增加了“思辨能力”;拓展了大學英語的人文性內涵,增加了“人文精神”,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適應新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對“使用英語”的適切性和有效性進行了限定。修訂后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恰當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高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保?]

    2021 年,課程思政與課程深度融合,以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建設作為里程碑事件,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便于具體實施推廣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教學研究示范中心。2022 年1 月6 日,教育部舉行2021-2025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工作會議,會議回顧總結高校思政課建設取得的進展成效,分析研判當前形勢任務,研究部署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fā)展工作。全國各大高校思政工作結合當地實際、校本實際,在具體課程與思政融合實踐中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賴顯性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教育,西藏高校亦如此,非思想政治專業(yè)大學生,主要通過思想政治公共課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軍事理論、形勢與政策、大學生就業(yè)指導等課程,加強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為貫徹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西藏重要講話精神,確?!爸螄刂芜叀⒅芜呄确€(wěn)藏”,西藏高校肩負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針對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聚居的邊疆地區(qū)進行大肆虛假宣傳,資助分裂分子的分裂行徑,新形勢下西藏各級各類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變得更重要更迫切,尤其是西藏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政治工作面對更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僅靠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很難獨立有效達到高效育人效果。因此,課程思政勢在必行,公共基礎課如大學英語更應充分發(fā)揮協(xié)同育人的課程思政優(yōu)勢。

    目前,我國沿海一些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已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示范效果,如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江蘇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高校課程思政成效顯著,形成先發(fā)優(yōu)勢,發(fā)揮示范效應。西藏高校課程思政仍處于探索初期,具有強勁的后發(fā)優(yōu)勢。應充分發(fā)揮西藏高校公共必修課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優(yōu)勢:一是學生面廣,以西藏大學2021-2022 學年第二學期為例,全校共53個大學英語班級,學生總人數4 528人;二是課程學制、學時長,一般大一、大二開課兩年四學期,每周四學時;三是大學英語教學涉及不同文化政治經濟、價值觀、思維方式等的碰撞交流,結合西藏本地文化進行藏、漢、英三語語言文化對比,融入西藏特色文化的思政元素,有利于發(fā)揮大學英語從語言文化視角挖掘課程思政隱性教育優(yōu)勢,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能更有效地發(fā)揮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優(yōu)勢,為西藏培養(yǎng)政治過硬、有家國情懷、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因此,西藏高校開展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既重要又必要,成效更大。

    三、西藏高校構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路徑分析

    (一)理念先行,加強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訓,筑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新長城

    只有每一名教師牢固樹立課程思政意識,踐行終生學習理念,不斷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養(yǎng),踐行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知識特長,提高教師育才育人能力;“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敬業(yè)精神和人格魅力會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的效果,更好地達成立德樹人的目標。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加大教師課程思政培訓力度,確保課程思政戰(zhàn)略、理念深植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懂得如何根據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課程性質,策略性開展具體的課程思政,確保課程思政實踐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有章可行。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要求為課程思政總目標,發(fā)揮課程思政價值引領作用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課程思政培養(yǎng)總目標,尤其是針對公民層面“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四個維度的價值要求,結合語言文化課程目標和性質,挖掘課本思政內容,輔以區(qū)域和校本特色課程思政資源,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價值觀引領有機融合,發(fā)揮課堂課程思政主渠道引領和管理作用。

    2020 年6 月1 日,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了文學、歷史學、哲學類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即“在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與實踐等維度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結合專業(yè)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5]。外語課天然是課程思政的良渠,尤其是大學英語課通過學習英語國家語言文化,自然涉及中外語言文化對比,從他者的角度加強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理解、學習、傳承、創(chuàng)新。同時,聯(lián)系國內外時事,結合新聞熱詞和文化詞匯,補充語言教學,將語言課融入生活實際,讓課程思政變得更接地氣、有溫度,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fā)后,WHO 給出的英文是COVID-19,中文如何命名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針對美國的污蔑與甩鍋,中國本著科學精神,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確定這個正確譯名的過程就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tài)化,新冠疫苗供應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大熱點問題,通過時事政治話題的引入和討論,讓學生逐漸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政府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的應急和常態(tài)化處理能力,彰顯中國各級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人民為先”、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真正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大國擔當,增強民族自信,增強愛國情懷。

    (三)西藏教育主管部門親抓狠抓立德樹人德育工作,發(fā)揮行政效力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qū)教育廳狠抓課程思政教育,如2019-2020 年教育廳曾組織全區(qū)教育系統(tǒng)干部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自治區(qū)培訓班,培訓為期五天。通過授課、討論、參觀、撰寫研修報告等形式,對所有學科背景教師進行課程思政能力在職輪崗訓練,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思政效果。2021年,西藏自治區(qū)教育系統(tǒng)全面推進大中小幼思政教育。2018-2021 年還開展各種主題在線師資“區(qū)培計劃”,如加強師德師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課程思政網絡培訓。

    (四)西藏高校構建課程思政體制機制

    西藏各大高校負責構建課程思政體制機制,具體而言是學校教務處統(tǒng)管、教學單位二級學院具體實施每一門課課程思政,引導全體教師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優(yōu)勢,積極開展更加系統(tǒng)的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和任務,確保課程思政進教材、進教案、進課堂,做到入腦、入心,外化為行。將師德師風建設與立德樹人融合,確保課程思政的效果。廣大教師要充分挖掘本地藏文化特色和優(yōu)勢,積極開展藏漢英三語文化背景下語言文化對比為基調的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生動活潑、喜聞樂見、聯(lián)系實際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確保課程思政為校本特色服務,為學校發(fā)展目標服務,各高校立足西藏,面向全國,建設一批特色突出、國內有影響力甚至國際有知名度的高水平大學,適應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和西藏經濟社會長足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質、應用型、治邊穩(wěn)藏人才,為西藏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西藏高校構建大學英語公共課課程思政體系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構建西藏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

    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思想引領,按照24 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培養(yǎng)總目標,基于教材單元內容提煉課程思政主題具體實施。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宏觀國家層面、中觀社會層面、微觀公民層面要求塑造青年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依照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培養(yǎng)合格公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也是宏觀指導方針,充分發(fā)揮國家在社會核心價值觀對公民身份制度設計的導向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作為中觀社會實踐層次引領,社會核心價值觀要積極引導公民社會的良性發(fā)展,為培養(yǎng)合格公民提供良好的社會成長環(huán)境和氛圍;“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價值準則,公民層面主要從公民意識和公民行為兩方面教育著手,使社會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公民的思想和行為準則,這也是本文構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具體實踐培養(yǎng)目標。青年學子通過課堂學習、課外競賽、社團活動等積極踐行“敬業(yè)、誠信、友善、愛國”,唯有學生立足本職“敬業(yè)”,愛學、樂學、專注學,學好專業(yè),夯實服務社會的本領,“誠信”做人,“友善”待人,才能真正踐行“愛國”?!皭蹏辈皇且痪淇谔?,而是要靠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立足具體工作崗位職責踐行個體對服務對象、對組織、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青年在社會組織生活中發(fā)揮螺絲釘精神,才能在社會層面上更好地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如此,整個社會才能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最后方能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目標。反過來,國家制度完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目標實現有利于社會層面價值取向的實現,進一步營造培養(yǎng)新一代合格公民的社會環(huán)境[6]。

    按照《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材第一、二冊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根據個人微觀層面“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準則,將教材單元教學內容提煉的思政主題分別納入這四大價值準則,根據每一單元的課程思政主題,不斷更新優(yōu)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具體教學內容,適時融入國內政治戰(zhàn)略方針政策文件精神,如即將召開的二十大;及時融入西藏地方政府施政方略,動態(tài)調整課程思政的內容和形式;實時優(yōu)化更新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內容和體系,保證課程思政具有時代性、實踐性、動態(tài)性、可接受性。搜集西藏實際的課外課程思政資源和相關素材,建立與課內課程思政主題相匹配的思政資源庫,積極探索構建西藏特色、西藏高校校本特色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構建規(guī)范化、標準化、體系化、本土化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充分發(fā)揮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中外語言文化對比優(yōu)勢,融合外語類課程思政的經典書目,結合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中“治邊穩(wěn)藏”內容,加入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在首鋼醫(y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yī)學院學生的回信精神、2021 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西藏重要講話精神等時政資源,構建西藏高校實踐性強、與時俱進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確保課程思政進大學英語大綱、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融入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

    圖1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西藏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

    (二)提煉16個《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課程思政主題,構建西藏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踐體系

    中國文化歷來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1]2。反言之,有國才有家,國家強大才能社會穩(wěn)定,社會穩(wěn)定才為家庭和睦提供堅實的基礎,為個人成長、成才及發(fā)揮才干提供良好的大環(huán)境。因此,“愛國”是對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愛國”不是空洞的說教,它深深植根于“敬業(yè)、友善、誠信”的土壤。本文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要求,緊扣教材內容提煉思政主題,構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具體實踐主題,具體如下:

    圖2 基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提煉西藏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具體實踐主題體系

    上述16個課程思政主題是基于教材單元教學內容提煉,這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的主體部分。同時,根據國家最新思想政治理論和政策方針,適時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動態(tài)補充思政內容,結合每一個單元的語言和文化點,有機融合補充、更新優(yōu)化課程思政材料,構建同一思政主題下的課程思政課外資源庫。此外,積極挖掘民族邊疆區(qū)域優(yōu)勢,構建西藏區(qū)域特色、藏文化特色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這是在全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大背景下,積極探索既有中國特色又富含藏文化區(qū)域地方特色的課程思政。

    首先,課外課程思政資源庫立足語言教學,構建藏、漢、英三語語言文化對比為基調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理論和實踐體系,實現“培根鑄魂”式課程思政,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例如:藏、漢、英三種語言主要語序結構不同,以句子為例,英語以“S(主語)+V(謂語)+O(賓語)”為主要語序,英語主語(subject)通常是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藏語是SOV 為主要語序,漢語是以SV結構和主題-述題(TR)各占一半的句子序列[7];漢、藏雙語同屬于漢藏語系,有一些共同點,如漢、藏語句中可有主語也可隱匿主語,形成無主句。藏、漢、英主語差異,給漢族、藏族學生習得或翻譯英語句子造成很大的障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三語對比闡釋,幫助西藏高校漢、藏學生習得英語基本句型,同時更深刻地理解認識漢語和藏語,更好地學習繼承母語文化。再如,藏、漢、英三語主語都有人稱代詞,漢、藏人稱代詞無賓格詞形變化,一般以語序判斷,即是以動作作用的對象位置決定其是賓語,動作的發(fā)出者即主語;英語則不同,一些人稱代詞有主格he/she、賓格him/her之分,且詞形上有差異變化。因此,漢藏學生需要對比記住英語人稱代詞的主格、賓格不同的詞形。

    其次,加強課程思政文化對比案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第二冊第八單元“人權與動物權”,結合西藏本地民俗、宗教、歷史等內容,引申課堂內容,提煉本地化課程思政素材,如藏傳佛教提倡愛眾生不殺生,老百姓常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放生牛、羊、魚等動物。這與現代社會提倡環(huán)境保護是相通的,近年來,西藏生態(tài)保護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除了國家政策法律約束,更有本地藏傳佛教文化發(fā)揮了基層百姓的“環(huán)保大使”作用,不僅保護了動物權益,也保護了其生養(yǎng)棲息的森林、河、湖、牧場、草場等各類高原生態(tài)圈。可見,課程思政須聯(lián)系當地文化實際,精準定制引導,更好地發(fā)揮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的“育人、筑魂”效果。

    最后,課外課程思政資源庫還需動態(tài)實時加入最新的時事政治新聞事件,與時俱進,引發(fā)學生思考,以最新的時事新聞作為鮮活的課堂思政案例,吸引學生,產生共鳴。外語學習是語言文化價值觀的碰撞,更是借助英語了解全球資訊。因此,借用新聞事件或新聞熱詞拓展引申英語詞匯意義表達,豐富詞匯教學。如近期國際政壇戈爾巴喬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先后過世,英語媒體用詞是die 或death,這兩個詞是中性詞,中國文化中不同身份的人過世用詞不同,如古代君主天子死用“崩”“駕崩”,親王、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祿”,妃子或小皇子死叫“歿”,百姓死叫“死”,和尚死叫“圓寂”,得道高僧死叫“涅磐”,道士死叫“羽化”“登仙”,出生沒多久的孩子死亡叫“夭折”,高齡而死用壽終正寢等。但翻譯成英語都是die或death,體現不出上述表達的漢語差異,通過對比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死亡語言文化。2022 年俄羅斯、烏克蘭爆發(fā)沖突,中國外交部用中性詞沖突,中國日報英語新聞網用詞中性conflict,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一邊倒都用貶義詞attack,課堂通過引用熱點新聞事件學習詞匯的褒義、貶義、中性表達。同時,教師在深度學習了解該事件后適當拓展對事件的看法,教師不經意的觀點和看法,對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教師精湛的專業(yè)素養(yǎng),高尚的師德師風,如嚴謹治學、求知求真、終身學習、認真?zhèn)湔n、公平對待班上的每一名學生,兢兢業(yè)業(yè)上好每一堂課,針對班級教學管理中出現的不良言行和風氣及時予以制止、批評、批判、引導,言傳身教,更是一種無形的、鮮活的、有溫度、有力量的課程思政資源活水,將課程思政的理念外化于實際行動,更有感染力,更能達到春風化雨式行為示范的課程思政育人效果。

    具體而言,按教材每一單元教學內容提煉思政主題,設計思政內容,參照文秋芳[8]教授提出的按照外語教學內容挖掘育人元素—設計教學方案的步驟,制定好每一單元的課程思政教學教案或案例,如圖3。

    圖3 大學英語課程單元思政主題教學設計方案步驟

    五、探索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評價機制

    課程思政重在立德樹人、育人育才,育人重在品格、品德、品性和價值觀的塑造,育才聚焦在專業(yè)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倫理的培養(yǎng)。國內對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尚未形成系統(tǒng)的考核體系,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9]。人才培養(yǎng)效果是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監(jiān)督檢查機制,在各類考核評估、評價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落細落實[5]。因此,課程思政成效必須以學生的獲得感、成長成人成才的成效來衡量[10]。因此,要建立健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多維度評價機制,育人育才結合,建立教師自評、同行評議、學生評價和其他評價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機制。

    (一)教師自評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作用至關重要?!皫熣撸詡鞯朗埽ㄍā笆凇保I(yè)解惑也!”“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國自古以來對教師的道德情操要求頗高,現代社會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還要啟迪心靈,做學生情感、道德、價值觀等品德修養(yǎng)的引路人。教師在完成所授課程教學大綱達成的知識傳授、能力塑造外,還要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引導、引領學生,這是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是課程思政大綱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效果的評價宜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留意課程思政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反饋,如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抬頭率”“參與率”“活躍指數”等實時反饋,形成課程思政的每一堂課、每一單元的形成性評價,以便根據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及時動態(tài)調整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每學期期末,授課教師將本學期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期末口語考試或筆試考試,以思辨形式的考題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的成效,形成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終結性評價考題,即在英語口試或筆試作文題中設置價值引領或強化價值觀的試題,如“my dream(我的夢想)/the heroes of medical staff in COVID-19 era(疫情中的白衣“英雄”)/the importance of persis?tence(鍥而不舍的重要性)”等富含思政內容的考題,進一步在期末終結性評價中檢驗整個學期的課程思政成效,主要看學生在口語考試或筆試中能否辯證看待現象或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終結性評價還可將期末成績和四、六級過級率等與班風、學風、后進生學習態(tài)度及成績進步情況綜合考查。雖然教師既要避免“唯分數”“唯抬頭率”“唯過級率”等唯量化考核傾向,也不能追求思政效果評價目標抽象化、絕對化,宜結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考核課程思政效果,考核指標采用量化和質化相結合,確保課程思政評價指標“德”“才”兼顧,思政培養(yǎng)目標“德”“才”兼?zhèn)洹?/p>

    (二)學生評價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一切教學的最終落腳點在學生。課程思政做得好不好、有沒有成效,關鍵是看學生能不能聽進去,能否接受并內化成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外化為行為準則、行為習慣。每學期期末,國內高校教務處普遍組織學生評價各門功課,但很少有專門的具體課程思政效果的評價,一些西藏高校將課程思政融入期末學生評教,一般只占總評價分數的5%-10%,無法對任課教師課程思政效果做客觀全面的評價。因此,期末大學英語教師可自制課程思政評價問卷調查,調查維度涵蓋課程思政的效果和滿意度,對整個學期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效果和學生滿意度做反饋調查。有時,同一名教師教授同一門課的兩個不同的平行班級,兩個班級會給出天壤之別的評教分數,這類現象比較普遍正常。考慮到僅看學生評價有時有失偏頗,因此,還須結合同行評價等其他評價方式綜合評定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效果。

    (三)同伴評價和其他綜合評價

    目前,各大高校評價實施學生評教和同行評價相結合,因此,可實行大學英語教師同行課程思政評價??紤]到大學英語教師基本上都是非思政專業(yè)科班畢業(yè),因此,在同行評價環(huán)節(jié)學校教務處教學督導組可邀請思政專業(yè)教授通過聽課、課題觀察、學生訪談等方式結合,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定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質量和效果。通過專業(yè)思政同伴評價,幫助課程思政更好地進大綱、進教案、進課堂、進考場、入腦、入心、入行。大學英語教師不論黨派,不管是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都應旗幟鮮明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杜絕各種違法違規(guī)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因此,強化校、院兩級黨委的主體監(jiān)督責任,引入第三方監(jiān)督、評價機制,形成以教師自評、學生評價以及督導、思政專業(yè)教師、黨政領導聽課評課等第三方評價相結合的多維評價主體,進一步完善評價主體,增強評價的公信力、客觀性和可靠性,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把控方向。

    總之,公開、公正、全面、立體化的綜合評價體系與機制的建立,為課程思政有序推進和教學管理的科學開展提供了依據,今后應不斷深化落實,不斷完善具體的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

    六、結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工作要點》中明確指出:“交流各地各高校工作經驗,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選一批課程思政先行高校,打造學校有氛圍、課程有示范、教師有榜樣、成果有固化的課程思政建設典型。”[11]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體系化課程模式的基礎上,發(fā)揮西藏高校公共課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優(yōu)勢。探索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將之前一直進行的自發(fā)、零星課程思政教育內容進一步凝練,形成標準化、系統(tǒng)化、本土化的西藏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這需要英語教師發(fā)揮專業(yè)特長與優(yōu)勢,組建團隊鼎力合作,制定符合西藏特色、校本特色的課程思政總體目標。因(教)材施教,基于大學英語教材單元內容構建課程思政體系,結合西藏邊疆民族地區(qū)的思政教育工作實際,提煉每一單元的課程思政教學主題與內容,構建標準化、體系化、本土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這個體系既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層面的要求,還包括西藏邊疆安全、國家版圖意識、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旗幟鮮明地反對達賴集團民族分裂行徑,按照“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wěn)藏”的精神,課程思政助力“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探討細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評價體制和機制,構建西藏特色的體系化資源庫共享平臺,確保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發(fā)揮長效機制,構建教育主管部門、高校職能部門、學院教學單位、系室、教師五位一體課程思政主體,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構建,構建量化和質性相結合的課程思政評價機制,逐步實現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體系具體化、實踐化、體系化、標準化、系統(tǒng)化,更好地發(fā)揮西藏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機制。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西藏價值觀
    都是西藏的“錯”
    學與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神奇瑰麗的西藏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人的西藏
    海峽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西藏:存在與虛無
    劍南文學(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
    知名企業(yè)的價值觀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揭西县| 什邡市| 望奎县| 广宗县| 平顺县| 淮安市| 双流县| 富宁县| 乌鲁木齐市| 依安县| 安乡县| 天台县| 武冈市| 光泽县| 长丰县| 东山县| 杂多县| 桐乡市| 托里县| 安丘市| 吐鲁番市| 汝阳县| 万州区| 雷山县| 阿拉善右旗| 铁力市| 江北区| 长寿区| 大姚县| 柘荣县| 丰都县| 连云港市| 凤台县| 邓州市| 湘阴县| 区。| 盐山县| 新平| 临潭县| 门头沟区|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