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夏
天氣好時,軟膜天花板投下的光線會給這個區(qū)域勾勒出流動的層次,讓人在屋內就可以享受充沛的光照。畫作《紅龍1.0:不管你的帝國》是藝術家游雯迪的作品,紅藍撞色扶手椅來自Cassina,由Gerrit Thomas Rietveld設計,煙紫色Amanta System沙發(fā)來自意大利的C&B。
Cattelan Italia的Valentino餐桌通常用于招待好友,桌邊的Model 5331扶手椅由設計師RudThygesen、JohnnyS?rensen共同設計,紅色Zigzag椅來自意大利的Cassina,靈魂虎地毯由Soulgoods聯名Gallery1950出品。還未掛起的畫作《紅龍2.0:浪》出自藝術家游雯迪,未來將會同其他待安置的家具一樣,在這個家里找到最合適的地方。
用餐區(qū),墻上掛著醒目的金寶湯罐頭絲網版畫,它是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的經典代表之作。黑色Aqua餐桌來自法國的RocheBobois,木制扶手椅是20世紀70年代的老家具,來自意大利的Cassina,在現代的嚴謹與精致中增添了一縷古典優(yōu)雅氣息。
主人崔洪祥(左),電影出品人、制片人。設計師羅霜華(右),來自FON STUDIO未來以北工作室。未來以北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帶著對設計的敬畏之心,力求每件作品都帶著應有的溫度和質感。
從事電影行業(yè)的崔洪祥說:“沒有 絕對的喜歡,和做電影似的,有的時候改劇本改到開機那一天,你依然不滿意,但是拍攝的過程是一個豐富它的過程。當所有東西慢慢堆疊在一起時,你會形成一種感性的認知。有時候從一個角度看膩了,把它稍微轉一下,你可能會產生另外一種感覺。”家對他來說,除了是待的最久的地方,也是所有好奇、行動、推翻、變化、融合、退讓、接納的地方。
三年前,他決定和家人從北京CBD搬到近郊,也開始了收藏經典家具的旅程。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喜好,比如他不希望家里顏色只有黑白灰,盡管它們的組合從不會出錯,但這限制了玩味的可能;他喜歡每層有縱深,讓人一眼能看到頭,他有坐在洗手間直接看到投影墻的需求,也喜歡賽博朋克設定中蟲洞式的機械線條。來自FON STUDIO未來以北工作室的設計師羅霜華負責將崔洪祥的想法翻譯成空間語言,一切都進展快速,除了在選擇“大理石柱”的時候。崔洪祥家有一面從地下一層一直延伸至地上一層的大理石墻,從紫白色到綠白色,他挑了很長時間后,偶然遇到了這種粉與白相間的石材。
從地下車庫直接步入崔洪祥家地下一層的起居廳,挑高近8米的地下空間可以串聯出多條日常動線,地下室不再是家的暗處。當朋友們來聚會時,這里的光線甚至比樓上還要充沛。木質飾面和天然石材的交錯讓空間更加豐富,石材上的圖畫孔洞和云母顆粒會讓空間生動起來,讓人目光停留,也讓崔洪祥有故事可以講。
家里的色調偏暖,偏紅色的墻壁可以和他的沙發(fā)、藝術品、家具木色相呼應,高聳的粉色大理石和有凹凸層次的樓梯一起組成了向上的通道。當不打開大光源時,地下一層只留散布的小射燈勾勒輪廓,家具在其中會產生奇妙的光影效果。夾層原本是客房,他希望朋友在家里可以不用跑上跑下,所以夾層有能接收到自然光的臥室,也有盥洗室。但現在這里暫時是孩子的“露營地”,也是他們的健身區(qū),更放置了他最心愛的椅子。站在通體透明的玻璃圍擋邊,地下一層盡現眼前,木質柵格使從天窗進來的新鮮空氣在建筑中流動。
粉色大理石穿過夾層直達一層,主人和設計師為它在地面上保留了一塊玻璃,讓燈光可以穿透地板,還原粉色大理石的質感,而大理石柱的頂端在一層充當酒柜。貫通一層、夾層、地下一層的樓梯也在這里完結。通常在住宅中,一部樓梯會貫穿上下,但他要求上樓和下樓的路徑一定要分開。“家里起居空間的動線非常重要”,他說,“家里不能有某個地方是你從來不往那走的,那樣它就會變成一個死角”。
這個家庭的一日三餐和白天會客都在一層,崔洪祥每天在這層待的時間最長。大面積可敞開的玻璃門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在室外的庭院,放置了與朋友合作的戶外家具。坐在庭院里時,會突然意識到,背后或身邊的這幾扇窗戶正是地下一層光線的入口。在有意的動線迂回中,建筑內部的空間被“分割”,有趣的位置錯覺常常出現。同樣的體驗也發(fā)生在二樓。從另一處“蟲洞”樓梯走上去,就是一家三口和長輩的臥室。將主臥的大門敞開,二樓可以多出一塊規(guī)整的小區(qū)域。崔洪祥認為,二層沒有公共空間是這座房子的硬傷,所以這樣一塊可納入臥室也可開放的小空間,至少在感觀上對此做了一些彌補。
崔洪祥認為,一個氣息不流通的家毫無舒適感可言,所謂的氣息囊括光、空氣,有了氣息,空間才能有活化的可能。在這個家中,你能見到美感正慢慢浮現,無論是收藏的各式各樣的椅子,還是對家的設計的步步嘗試,崔洪祥都顯得很“大膽”,他認為家應該是容錯率最大的地方,是一個可以完全屬于自己、可以用來試錯的地方。
彩色Eames Compact沙發(fā)來自Herman Miller,黃色Happy Bird擺件來自Magid,兩把扶手椅分別是Casper Armchair的原版與虎年版。
1.Teak CD Rack帝國大廈CD架仿佛一件藝術裝置,來自意大利的Vismara。
2.黑色Wassily椅由Marcel Breuer設計,擺件是“飛出男孩”日本裝飾牌。崔洪祥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在這個家里,畫冊與書籍隨處可見,文字與影像構筑起生活點滴。
3.主臥里,床具來自海絲騰H?stens的經典之作2000t,現代極簡主義的床頭柜來自瑞士的USM,搭配金屬質感的意大利Flos壁燈,這一絕佳組合遇上臥室一角擺放的《丁丁歷險記》火箭模型,令人頓生童趣。
4.浴室中,整個空間由粉色大理石點綴,水龍頭、花灑、浴缸皆來自德國唯寶衛(wèi)浴。
老虎畫作是崔洪祥淘來的收藏。據上一任收藏家介紹,該畫由韓國畫家所作,飄洋過海、幾經輾轉后流至日本。
客廳是崔洪祥享受生活的核心區(qū)域,Roche Bobois羅奇堡麻將沙發(fā)由他親自搭配組合,融合了Kenzo午安和Missoni Home兩個系列,他DIY出獨一無二的專屬色彩風格。Iron Tree茶幾同樣來自Roche Bobois羅奇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