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玲
文題亮相
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節(jié)律,每個季節(jié)都有它獨有的特點。“立春”“立秋”“夏至”“冬至”這些字眼都能引發(fā)很多遐想和回憶。選擇一個節(jié)氣,觀察此時的景物和人們的活動,寫一篇散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對該文題的審題和寫作,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情感內涵,明經以聚神。
“這些字眼都能引發(fā)很多遐想和回憶”,“遐想和回憶”的是故事,故事背后是情感的流動。情感是散文的靈魂,是作者內心的真實寫照,最能觸動讀者的心靈?!扒檎呶闹洝?,動筆之前,我們要梳理思緒,定格畫面,沉淀情感,確立主題,如此方可讓散文“神聚”。
2.明確寫景對象,精描以顯形。
“選擇一個節(jié)氣”,意為只能寫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一個,既不能沒有“節(jié)氣”意識而泛泛寫景,又不能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jié)氣?!懊總€季節(jié)都有它獨有的特點”,意為要寫出選定的節(jié)氣所獨有的季節(jié)特征。具體寫作時首先要仔細觀察并選取典型意象,實結合、感官描寫等來凸顯景物的季候特征。
3.巧妙關聯(lián)景情,和諧方交融。
“這些字眼都能引發(fā)很多遐想和回憶”,“引發(fā)”一詞暗示了景和情的關系,情因景而生,觸景生情。因而在寫景的過程中不僅要自然關聯(lián)情感,還要注意景物特征和情感內涵的和諧性,絕不能讓情和景相離甚至相悖。
佳作展示一
行走在春天里
◎雷 明
當窗外響起燕子呢喃聲時,在室內為作業(yè)焦頭爛額的我忍不住走出室外,恰巧看到幾只燕子正在銜泥筑巢?!把嘧觼頃r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來啦!我不由地欣欣然,有了想要去野外走走的沖動!
說走就走,脫下厚重的外套,換上輕便的運動鞋,我走向了彎彎曲曲的鄉(xiāng)間小路。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身體頓時有了絲絲涼意,我忍不住緊緊衣服,但絲毫不減出走的決心。
昨晚下了小雨,泥土路有些潮濕,踩上一腳,白色的鞋子頓時沾滿了黑泥,抬起腳在路邊的枯草上蹭了蹭,才注意到草叢中星星點點的嫩綠?!安萆b看近卻無”,放眼遠望,果然,地上一片蒙蒙的綠意,綠得那么恣肆。
吐綠的不僅有地上的小草,還有路邊的柳條,遠望似綠色的屏障,近看像少女柔順的秀發(fā)。我忍不住跳起來用手去夠,樹枝晃動的那一刻,許許多多的水珠爭先恐后地從樹上躍下,來不及躲閃的我滿頭滿臉都是水,抹上一把,手指縫里都是清明時節(jié)的芳香。漫步在柳枝蔭蔽的鄉(xiāng)間小路上,我感覺自己置身于春天的懷抱里,整個人都跟著激動起來!
“布谷—布谷—”,循聲望去,一只布谷鳥正在田野間跳躍。不一會兒,它騰空飛起,在空中畫出一條優(yōu)美的弧線,然后化成一個小黑點慢慢消散在云霧里。我悵然若失,突見不遠處的電線上擠滿密密麻麻的小黑點,走近細看,才發(fā)現上面站滿了小麻雀。它們窺視著大地上的萬物,靜默無聲,仿若在思考人生與理想。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碧焐系娘L箏肆意地飛翔,地上的孩子快樂地奔跑。他們的歡笑聲清脆悅耳,如夢中的銀鈴,又似黃鸝的歌聲。
“吁——吁——”,農人嫻熟地趕著牛在耕田。他左手扶犁,右手牽繩揮鞭,不急不慢地把水田耕個遍。新耕的泥土散發(fā)著一股刺鼻的味道,我忍不住以手捂鼻,農人看見笑道:“這臭泥好著哩,書生!”我不禁滿臉通紅,主動寒暄起來。農人告訴我,臭泥漚肥,是莊稼最好的肥料,預示著好收成。我恍然大悟,讀懂了他笑聲里的喜悅與期待,也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行走在春天里,感受著天地之間的勃然生機,我突然有了擁春入懷的熱情。此刻,我要將春的信息寫進自己的生命里,讓人生花開滿枝!
【湖北黃岡市黃梅一中高一(20)班】
◆點評
“行走在春天里”,全文緊扣清明時的一次“行走”做文章,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將春日鄉(xiāng)村田野的風光細細描摹,“燕子呢喃”“春雨濕泥”“翠綠的草和柳條”“布谷鳥”“麻雀”“放風箏的孩子”“耕田的農人”等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景象如畫卷般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同時,作者融情于景,觸景生情,從開篇的“焦頭爛額”到“欣欣然”,從“激動”到“恍然大悟”再到“熱情”滿滿,情感隨著“行走”而變化,真實細膩。情景交融的文字里不僅有春天蓬勃的生機,還有惜時奮發(fā)的激情,是寫景抒情的佳作!
佳作展示二
秋的魅力
◎於心靈
一年四季,時間更替,秋天雖不及春天的蓬勃生機,夏天的熱情似火,冬天的遼闊寂靜,卻獨有一份魅力。這份魅力讓我欣喜,讓我沉醉!
立秋時節(jié),去秋日的野外走走。小草褪去了嬌媚的青,綠中自帶鏗鏘。鶴立于草叢中的小花迎風招展,鮮亮的顏色讓大地平添了許多活力。南飛的大雁似乎嫌自己的衣裝暗淡,不停地變換隊形來吸引人們的目光。立秋之時,遼闊無垠的大地,無邊無際的天空,無窮無盡的色彩,這是怎樣的一個神奇世界。行走在這樣的天地之間,你會懂得什么是爭奇而不斗艷,什么是純粹而不乏味,什么叫始料未及的沉醉感。
立秋時節(jié),去秋日的田野瞧瞧。高粱低下了頭,稻子壓彎了腰,小麥粒粒飽滿,收割機的聲音響徹云霄,那分明是豐收的號角!紅薯地里是挖不完的驚喜,揮著鋤頭的大爺越挖越帶勁,他身后的小娃娃笑哈哈地將驚喜悉數打包。棉花地里白花花一片,似歇息在大地的白云,輕盈盈,軟綿綿!采棉花的嬸娘仿若下凡的仙女,輕柔地把白云裝進身后的背簍!
立秋時節(jié),去秋日的街頭轉轉?!扒锾炖锏牡谝槐滩琛币呀浥踉谑稚?,人們手挽著手笑著漫步街頭。沁人心脾的桂花樹下,打牌、下棋、唱曲、聊天的人們,發(fā)絲被秋風吹起,無比愜意。梧桐樹下,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女孩正拉著媽媽的手,撿起一片剛剛掉落的葉子,盡情地蹦著,跳著……落葉沙沙,笑聲“咯咯”,好不歡快!旁邊七八歲的小男孩也拾起一片落葉,欣喜地問道:“媽媽,今天立秋,對吧?”媽媽微笑著回應兄妹倆,滿眼愛意。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葉落顯真純,這就是秋——不嬌不媚,本本真真,做最靚麗的自己;不驕不躁,實實在在,做最豐碩的自己;不作不狂,安安靜靜,做最踏實的自己。
行走在秋天里,我想做自己,像秋一樣展現自己獨有的魅力!
【湖北黃岡市黃梅一中高一(20)班】
◆點評
本文開篇在對比中點明立秋時節(jié)獨有的魅力,但引而不發(fā);主體部分從“多彩”“收獲”“溫馨”三個方面進行細致的描述。作者既善于選取典型意象來表現秋天的特點,又巧妙運用寫景技巧來凸顯景物的特點。如寫小草是“自帶鏗鏘的綠”,小花是“鶴立于草叢中”,寥寥數語就寫出了立秋之時小草和小花特有的美感。結尾收束時將秋人格化,順勢提出要“像秋一樣展現自己獨有的魅力”,既表現了對秋的喜愛之情,又深化了作文主題。全文結構合理,語言精練,寫景巧妙,感情真摯,是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