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霞,杜小奇,鄧 燕,蔡曉梅,蘇光燦
(1.西華師范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2.涼山州中澤新技術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西昌 615000)
油橄欖(Oleaeuropaea)為木樨科(Oleaceae)木樨欖屬(Olea)常綠喬木,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1],是我國成功引種的優(yōu)良木本油料作物。經(jīng)過50多年的引種栽培,油橄欖對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極大的適應性。四川涼山州是我國油橄欖種植的一級適生區(qū),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寧河平原腹地,其油橄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較快,種植面積達3 330 多公頃[2]。但涼山的生態(tài)條件與油橄欖原產(chǎn)地不盡相同,主要呈現(xiàn)出夏雨冬干、干雨季分明的氣候特征[3]。盡管我國引種油橄欖已近60 a,關于油橄欖的深度研究仍集中在地中海原產(chǎn)地少數(shù)種植國家,對我國獨特氣候條件下油橄欖的相關研究比較欠缺。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涼山油橄欖果實中的酚類化合物在果實生長早期增加迅速,然后隨著果實成熟開始減少。與來自地中海的油橄欖相比,該地區(qū)油橄欖果的水分含量較高,而不飽和脂肪酸和油含量相對較低[4]。油橄欖葉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種藥理功效。據(jù)文獻記載,油橄欖葉在地中海地區(qū)用于民間醫(yī)藥歷史悠久,能直接用于治療發(fā)燒或瘧疾,可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和糖尿病等[5]。用油橄欖葉研制的茶含有維生素、氨基酸、多酚等活性成分,是國內(nèi)茶葉中的新興種類[6]。有證據(jù)表明,油橄欖葉的健康益處和潛在的藥理作用被歸因于其含有的酚類成分[5,7]。但油橄欖葉的酚類成分受品種、氣候條件、采樣時間、遺傳和地理來源等因素的顯著影響[8-12]。劉紅梅等[6]通過探究油橄欖茶中總多酚、總黃酮和橄欖苦苷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確定油橄欖茶的最佳采收季節(jié)為春季。雖然涼山州的油橄欖葉已被研發(fā)成為保健茶,但關于不同品種油橄欖葉片中游離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和酚類成分季節(jié)變化的相關研究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針對涼山州6個主栽油橄欖品種老葉和嫩葉中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及7種酚類成分,運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定性和定量分析酚類成分在全年中的季節(jié)以及品種間變化,以期獲得涼山油橄欖葉的最佳采摘時間和最優(yōu)品種,為油橄欖葉在藥品、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等方面的高值化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參考。
于2020年1—12月每月中旬,在四川涼山西昌北河油橄欖基地(102.27°E,27.72°N)采集6個主栽品種葉片,供試油橄欖品種及其種源地分別為:‘卡林’(‘Kalinjot’),阿爾巴尼亞Albania;‘阿斯’(‘Ascolana tenera’),阿爾巴尼亞Albania;‘皮削利’(‘Picholine’),法國France;‘戈達爾’(‘Gordal’),西班牙Spain;‘科拉蒂’(‘Coratina’),意大利China;‘鄂植’(‘Ezhi’),中國China。參考Ranalli 等[13]的方法,隨機選擇每個油橄欖品種12 a樹齡的樣樹3株,在樣樹不同方位和部位選取2年生枝條,并在同一枝條上采集嫩葉和老葉(嫩葉為枝條新梢頂端嫩綠色的第3~5片發(fā)育葉,老葉主要來自靠近枝的分支位置且呈墨綠色的半硬化葉),另選擇‘張林’(‘Zhanglin’)品種的測定數(shù)據(jù)用于分析季節(jié)變化。老葉和嫩葉含水率分別為4.68%和5.51%,將采集的鮮葉用純水清洗,在45 ℃下干燥至質(zhì)量恒定,研磨成粉,于4 ℃冰箱保存?zhèn)溆?。樣樹葉片特征如圖 1 所示。
1.2.1 酚類及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提取
酚類成分提?。悍Q取1 g油橄欖葉片粉末,以30 mL乙醇(體積分數(shù)50%)為溶劑,在50 ℃的條件下240 W超聲提取20 min。超聲輔助提取后,在4 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待用。
營養(yǎng)成分提?。悍Q取0.1 g 油橄欖葉粉加入5 mL水,80 ℃水浴15 min后,5 000 r/min條件下離心 5 min,取上清液用于檢測游離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然后,制備由 10 mmol/L NaCO3和 10 mmol/L NaHCO3組成的提取液,再配備考馬斯亮藍G-250(CBB)染色液,將10 g CBB溶于5 mL 乙醇(體積分數(shù)95%)和10 mL磷酸(體積分數(shù)85%)混合液后稀釋至100 mL;稱取0.25 g 油橄欖葉粉末加入5 mL提取液,超聲(240 W、20 ℃)輔助提取 15 min,8 000 r/min條件下離心 5 min,取0.1 mL上清液與0.5 mL CBB染色液反應5 min后用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測定。
1.2.2 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
根據(jù)文獻[14-15]的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油橄欖葉酚類化合物,7種酚類物質(zhì)分別為橄欖苦苷、蘆丁、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菜素。使用Agilent 1260 HPLC與350 nm的UV-Vis DAD檢測器偶聯(lián),C18反相柱(5.0 μm,150 mm×4.6 mm),溫度30 ℃,流速0.8 mL/min,注射體積10 μL。橄欖苦苷的檢測波長為254 nm,分別以水(75%)和乙腈(25%)作為流動相A和流動相B。其余6種物質(zhì)檢測流動相包含0.2%磷酸水溶液(A)和乙腈(B)??傔\行時間33 min,流動相梯度變化為:[A(84%)+ B(16%)]0~3 min;[A(70%)+ B(30%)]3~20 min;[A(60%)+ B(40%)]20~25 min;[A(84%)+ B(16%)]25~30 min;[A(84%)+B(16%)]30~33 min。酚類成分含量(mg/g)=[(C×V)/W]/1 000,其中:C為通過校準曲線計算的每種溶劑中分析物質(zhì)量濃度,mg/mL;V為樣液體積,mL;W為干物質(zhì)量,g;1 000為稀釋倍數(shù)。
1.2.3 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
1)游離氨基酸含量(FAAC)采用茚三酮顯色法[15-16]測定。首先,取待測樣液0.5 mL置于5 mL離心管,加入1.5 mL茚三酮溶液和0.5 mL蒸餾水后,再加入0.05 mL抗壞血酸溶液;將混合液在100 ℃下水浴15 min,立即在冰浴冷卻20 min,并在570 nm處測量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y=0.046 2x-0.004 9(R2=0.999 6)計算游離氨基酸含量(mg/g)。
2)可溶性糖含量(SSC)采用硫酸苯酚法[16-17]測定。取待測樣液100 μL置于5 mL離心管,加入100 μL苯酚溶液和500 μL濃硫酸,將混合物搖勻冷卻,室溫放置20 min后,于490 nm處測定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y=10.110 0x+0.060 8(R2=0.998 2)計算可溶性糖含量(mg/g)。
3)可溶性蛋白含量(SPC)采用考馬斯亮藍法測定[17-18]。取待測樣液0.1 mL加入0.5 mL CBB溶液(10 mg考馬斯亮藍G-250溶入5 mL 90%乙醇,再與10 mL 85%磷酸混合,最后用蒸餾水定容至100 mL),將混合物搖勻放置2 min后于595 nm處測定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y=0.296 7x+0.099 2(R2=0.999 6)計算可溶性蛋白含量(mg/g)。
利用Excel 2020和SPSS 19.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不同季節(jié)和品種間的差異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 ANOVA)。數(shù)據(jù)顯示為平均值±標準偏差(mean±SD),顯著性水平設定為α=0.05。所有試驗均重復3次。
2.1.1 油橄欖葉中的主要酚類成分
根據(jù)混合標準品的HPLC色譜圖(圖2A),對比確定油橄欖葉中主要酚類成分為橄欖苦苷、蘆丁、木犀草素-4′-O-葡糖苷、芹菜素-7-O-葡糖苷酶、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菜素,圖2B為典型月份樣品的HPLC圖。根據(jù)表1中的線性校準范圍、相應的校準方程、保留時間和回歸系數(shù)進行油橄欖葉中酚類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表1 油橄欖葉中酚類成分分析
2.1.2 不同葉齡油橄欖葉中酚類成分的季節(jié)變化
油橄欖葉主要酚類成分中,橄欖苦苷和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含量最高,其變化范圍分別為4.44~116.87和1.41~51.19 mg/g(表2),嫩葉中的含量普遍高于老葉,并在春季(1—3月)呈穩(wěn)定的上升趨勢,均在2—3月達到較高值;而進入夏秋季節(jié)(4—9月)后,總體含量較低;到冬季(10—12月)時二者又逐漸回升,并在11月的嫩葉中達到較高值。
與橄欖苦苷和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相比,油橄欖葉中蘆丁和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較低,其值變化在0.01~3.82和0.41~3.19 mg/g的范圍內(nèi)。與老葉相比,嫩葉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在初春時較高,而在春末(3月)時較低,其相對較低的含量一直持續(xù)到夏秋季節(jié),直至秋末(9月)開始比老葉的高,并在11月達到極值(3.19 mg/g)。但蘆丁含量在冬春季升高,并在1月呈現(xiàn)峰值,除老葉在2、6、12月中含量較高外,老葉和嫩葉在其余月份間含量均無顯著差異,并在夏秋季中含量水平同時降低,且波動幅度較小。在所測的主要酚類成分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最少,全年含量均低于0.20 mg/g,芹菜素更是低出檢測限(表2未列出)。木犀草素含量除5月以嫩葉的高于老葉的外,其余月份中葉齡間的差異不顯著,且該化合物在嫩葉中極不穩(wěn)定,于8月和12月中低于檢測限。槲皮素在春季時含量穩(wěn)定,且嫩葉中的含量普遍高于老葉,但在4—5月和9月未檢測到該化合物。由此可見,油橄欖葉中酚類成分受季節(jié)和葉齡的顯著影響,在不同月份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趨勢,且大多數(shù)化合物含量在夏秋季節(jié)波動幅度大,而在冬春季節(jié)更穩(wěn)定,且嫩葉中含量相對更高。
表2 不同葉齡油橄欖葉中主要酚類成分含量的季節(jié)變化
2.1.3 不同品種油橄欖葉中主要酚類成分的變化
不同油橄欖品種兩個葉齡葉片中的酚類化合物含量有差異?!帧ⅰ赀_爾’和‘科拉蒂’3個品種嫩葉中的橄欖苦苷含量分別為94.38、85.56和65.40 mg/g,不僅高于老葉,也高于其他品種(表3)?!⑺埂廴~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較高(2.58 mg/g),老葉中較低(1.55 mg/g),而蘆丁、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在葉齡間的差異不顯著,其總體水平也較低?!评佟廴~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2.69 mg/g)、蘆丁(3.71 mg/g)和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52.57 mg/g)含量均較高,但木犀草素和槲皮素水平卻很低;‘皮削利’與之相反,嫩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相對較高,老葉中橄欖苦苷水平極低。對于‘鄂植’品種嫩葉而言,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含量均較高,蘆丁含量也達到最大值(4.38 mg/g)。
表3 不同品種及葉齡油橄欖葉中主要酚類成分含量分析
在‘卡林’品種酚類成分的季節(jié)變化中,沒有檢測到芹菜素,但在‘鄂植’品種葉片中出現(xiàn),同時還在‘卡林’和‘阿斯’品種的嫩葉中檢測到該化合物。與其他品種相比,‘卡林’嫩葉中蘆丁含量較高(4.02 mg/g),但其他成分則相對較少。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在老葉中較為穩(wěn)定,尤其在‘鄂植’和‘戈達爾’品種中分別為38.15和49.94 mg/g(表3)。橄欖苦苷在‘戈達爾’嫩葉中極為豐富(85.56 mg/g),但其他化合物含量居中。從總體上看,雖然‘科拉蒂’、‘鄂植’和‘卡林’的酚類化合物相對豐富且較為穩(wěn)定,但與老葉相比,嫩葉含量較高。因此,獲得豐富酚類成分的較佳品種分別為‘科拉蒂’、‘鄂植’和‘卡林’,可將其嫩葉作為高值化利用的潛在來源。
2.2.1 不同葉齡油橄欖葉中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季節(jié)變化
油橄欖葉片中FAAC、SSC和SPC在1—12月的含量變化見表4,其波動范圍(包括老葉和嫩葉)分別為2.92~27.25、4.11~21.23 mg/g和1.43~5.97 mg/g。春季(1—3月)油橄欖葉中3種主要營養(yǎng)成分含量均較高,F(xiàn)AAC含量在2月嫩葉中達到峰值(27.25 mg/g),SPC含量也在此季節(jié)持續(xù)增長(3.57~4.62 mg/g)。進入4月后,3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同時驟降,尤其是FAAC含量降至谷底,但盛夏5—6月卻大幅度增加,嫩葉中FAAC含量和SSC含量在6月升至26.80和21.23 mg/g;與之同時,老葉中SPC含量在5月也顯著上升(5.97 mg/g)(表4)。進入秋冬季后,油橄欖老葉和嫩葉中營養(yǎng)成分含量逐漸降低,直至12月時,F(xiàn)AAC和SPC含量開始回升。
表4 不同葉齡油橄欖葉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的季節(jié)變化
從全年的變化情況來看,3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均在嫩葉中更高,但在夏季5月時,SPC在老葉的含量比嫩葉上升更顯著。由此可見,季節(jié)變化對涼山油橄欖老葉和嫩葉中FAAC、SSC和SPC含量的影響極其顯著,且獲得較多這3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采樣季節(jié)為2—3月和5—6月。另外,油橄欖嫩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比老葉中更豐富。
2.2.2 不同品種油橄欖葉中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組成的變化
6個主栽品種中,‘戈達爾’嫩葉中的FAAC和SPC含量比其他品種的更高,其含量高達47.67和7.34 mg/g,SSC含量則低至8.34 mg/g;‘卡林’嫩葉中含有豐富的SSC和SPC,且FAAC含量也高達42.64 mg/g(表5)。
表5 不同品種及葉齡油橄欖葉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
而‘鄂植’品種老葉中SPC含量比嫩葉中高19.77%,老葉的SSC和FAAC含量與嫩葉的接近?!评佟贩N的情況相似,即與老葉相比,嫩葉中SPC含量下降12.35%,SSC在葉齡間的差異不顯著,但FAAC在嫩葉中更高?!⑺埂贩N老葉的變化較為有趣,SSC含量是嫩葉中的2.09倍,SPC含量卻比嫩葉低11.34%,F(xiàn)AAC含量低至18.94 mg/g。‘皮削利’品種葉片中的3種營養(yǎng)成分均以嫩葉更豐富,但整體水平較低??傮w而言,涼山油橄欖6個主栽品種葉片中的FAAC、SSC和SPC含量具有品種間和葉齡間的顯著差異,其中‘卡林’、‘戈達爾’和‘鄂植’3個品種的嫩葉營養(yǎng)成分相對穩(wěn)定且含量較高,可作為油橄欖葉茶的最佳材料來源。
油橄欖葉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受遺傳、種源地、采樣時間、生長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5,18-19]。Savournin等[20]分析了油橄欖葉中橄欖苦苷、毛蕊花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等酚類物質(zhì)含量,結果發(fā)現(xiàn)油橄欖葉中4種酚類物質(zhì)含量在夏季比春季更低。本研究通過HPLC法檢測涼山油橄欖老葉和嫩葉中7種酚類化合物,發(fā)現(xiàn)具有顯著的季節(jié)性差異;其中橄欖苦苷和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在春季也呈穩(wěn)定的上升趨勢,而夏秋季節(jié)時,橄欖苦苷、蘆丁、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葡萄糖苷均在4月和9月顯著下降,這與Diab等[11]和Wang等[12]的研究結果相吻合。Wu等[2]認為4、6和9月是涼山油橄欖春芽、夏芽和秋芽的發(fā)育時期,而1月和11月時葉片接近休眠狀態(tài),生長非常緩慢,這將是影響這些化合物含量的重要因素。同時,嫩葉擁有更豐富的酚類成分,如橄欖苦苷在‘卡林’、‘戈達爾’和‘科拉蒂’品種的嫩葉中含量最高,芹菜素-7-O-葡萄糖苷在‘阿斯’品種嫩葉中較高,芹菜素-7-O-葡萄糖苷、蘆丁(3.71 mg/g)和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52.57 mg/g)在‘科拉蒂’品種嫩葉中增加,而‘皮削利’老葉中橄欖苦苷水平極低,表明涼山油橄欖葉中酚類成分具有品種和葉齡差異,這與Savournin等[20]的報道也一致。他們發(fā)現(xiàn)蘆丁在‘Cayon’和‘Verdale-Picholinehybid’品種中含量最多(≥0.26%),毛蕊花糖苷含量在‘Aglandau’和‘Lucques’品種中較高(≥0.50%),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在兩個品種中都非常高。Ranalli等[13]還報道了油橄欖衰老葉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變化,并強調(diào)葉片顏色、葉齡和遺傳因素顯著影響橄欖苦苷的含量,認為可能與遺傳特征、種源地等因素有關[21]。
游離氨基酸常用于反映植物體內(nèi)的氮素代謝情況和植物對氮素的吸收、轉(zhuǎn)運、同化等狀況,是蛋白質(zhì)等含氮化合物合成與分解過程的中介物質(zhì)[22]。可溶性糖則反映植株的碳素營養(yǎng)代謝狀況,是碳水化合物代謝和暫時貯藏的主要形式[23]。本研究通過檢測涼山油橄欖葉中FAAC、SSC和SPC含量在全年(1—12月)的含量變化,發(fā)現(xiàn)3種營養(yǎng)成分在2—3月和5—6月均顯著增加,這可能是植株為更好地抽出新梢和發(fā)出新芽,葉片中營養(yǎng)物質(zhì)增加;也或許是由于春季溫度較低,有利于葉片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與積累,其中游離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升高[24]。然而,油橄欖在4月進入花芽萌動期后,3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均顯著下降。同時,6個油橄欖品種葉中FAAC、SSC和 SPC含量差異顯著,如‘戈達爾’品種嫩葉中擁有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SSC含量較低,而‘鄂植’和‘科拉蒂’品種老葉中SPC比嫩葉高。另一方面,不同品種葉齡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分布也不均勻,如與老葉相比,‘卡林’品種嫩葉中3種營養(yǎng)成分含量都較高。此外,相同品種不同葉齡時其營養(yǎng)成分也不相同。如‘阿斯’品種老葉中SSC含量是嫩葉的2.09倍,SPC含量卻比嫩葉低11.34%,F(xiàn)AAC含量低至18.94 mg/g。這表明油橄欖葉中營養(yǎng)物質(zhì)受到了季節(jié)和品種的顯著影響,該現(xiàn)象不僅與油橄欖遺傳基因有關,還可能與油橄欖樹花、芽、果的生長和營養(yǎng)循環(huán)緊密相關[9]。
綜上所述,涼山地區(qū)油橄欖6個主栽品種葉片的FAAC、SSC和 SPC和7種酚類成分在全年不同季節(jié)呈不均勻分布狀態(tài),其含量在不同品種葉片中波動幅度大,尤其是在老葉和嫩葉中含量差異顯著??傮w上看,從油橄欖葉中獲得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穩(wěn)定的酚類成分的較佳季節(jié)為春季,其中3月最為合適;6個主栽品種中,‘鄂植’和‘卡林’葉片中擁有較多的營養(yǎng)成分和酚類化合物,其嫩葉可作為潛在的高值化材料來源加以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