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呈呈,吳其超,鮑 健,鮑 維,鮑志賢,臧德奎,馬 燕*
(1.黃河下游森林培育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2.金華市奔月桂花專業(yè)合作社,浙江 金華 321052)
桂花(Osmanthusfragrans)是我國特產(chǎn)的珍貴花木,栽培歷史悠久,目前在我國南嶺以北至秦嶺淮河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qū)均有栽培[1]。桂花的品種主要來源于實生苗中人工選擇或芽變,各地栽培的桂花品種多為傳統(tǒng)地方品種,但近年來多地也進行了大量的品種選育工作,如重慶選育的‘銀碧雙輝’[2],安徽的‘雨田綠桂’[3],株洲市的‘云田彩桂’[4]、‘彩虹’[5]等。本次報道的品種‘蔥郁’由桂花實生苗選擇而來,屬于金桂品種群,樹冠茂密、分枝密集,葉片較小而寬,形態(tài)上與已知金桂品種明顯不同。
2003年進行桂花品種調(diào)查時,在金華安地鎮(zhèn)的桂花播種苗中發(fā)現(xiàn)1株株型特別的桂花變異類型,該植株于2013年10月開花,花色淡黃,花香濃郁,葉片小,經(jīng)與已知小葉類型的品種比較,確認為一個新類型。2011年開始扦插繁育,到2016年共繁育了5代。通過DUS測試[6],所有扦插苗均表現(xiàn)出新品種特點,性狀一致且穩(wěn)定。2019 年獲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頒發(fā)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品種權號:20190247),正式定名為‘蔥郁’(圖1)。
A.‘蔥郁’株型 plant shape of ‘Congyu’;B.葉片 leaf;C.花 flower。
新品種‘蔥郁’為小喬木,高4~7 m,樹冠闊柱狀,長勢旺盛,分枝直立性強,幼枝及新葉紫紅色。葉片寬橢圓形,長6~8 cm,寬3~3.5 cm;葉面因側(cè)脈顯著下陷而粗糙,有光澤,葉色深綠;基部寬楔形,先端尖或短漸尖,葉緣中部以上有鋸齒;側(cè)脈8~11對,在上面顯著下陷,下面隆起;葉柄粗壯,長8~10 mm,暗黃色。每節(jié)疊生花芽2對,每花序有花5~7朵,著花較稀疏;花梗長5~8 mm,略帶紫色?;\黃色,RHS CC 11D;花冠闊鐘形,直徑7~9 mm;花冠裂片倒卵形,長2.5~3.0 mm,寬2.0~2.5 mm;雌蕊敗育?;ㄆ?0月上中旬。
品種‘蔥郁’適應性強,喜光,對土壤環(huán)境要求不嚴格,在酸性土和中性土上均可正常生長;易繁殖,可在華東、華中至西南地區(qū)等地栽植??刹捎们げ寤蚣藿臃敝常呵げ宸敝巢捎媚壑ηげ?,6—8月進行,插穗選用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新梢,長5~10 cm,除去下部葉片,用質(zhì)量濃度100 μg/L的ABT生根粉2號溶液浸泡20~30 min后扦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