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插柳
湖南沙坪裝飾有限公司 湖南 長沙 410000
對于外墻保溫一體化施工來說,主要是對外墻保溫和結構的一體化施工技術,它的主要工作核心就是將預制保溫板和建筑主體進行連接,將保溫和建筑外墻進行一體澆注成型的墻體保溫方式,裝配式建筑外墻保溫一體化施工與傳統(tǒng)的外墻保溫施工技術相比,優(yōu)勢會更加明顯,如穩(wěn)定性、壽命、質量等等,都能夠有效避開傳統(tǒng)保溫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在新時期下,加強對裝配式建筑外墻保溫一體化施工的分析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裝配式建筑是將建筑工程中用到的墻板、疊合板等構件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加工處理,然后再將處理好的構件運送到建筑施工現(xiàn)場進行組裝,最后在鋼筋連接,混凝土澆筑后,形成預設的建筑形狀。裝配式建筑具有美觀性特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非常迅猛,使得裝配式建筑的價值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裝配式建筑最大的特點就是建造速度快,裝配式構件生產不受季節(jié)或者氣候影響,同時,由于裝配式構件是在固定場所內生產完成,然后再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所以在施工現(xiàn)場不會給環(huán)境造成污染和損害,起到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這也是裝配式建筑得以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1]。
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是將外墻保溫和外墻結構的一體化施工新工藝技術,它的主要工作核心就是將預制保溫板和建筑主體進行連接,將保溫和建筑外墻進行一體澆注成型的墻體保溫方式。保溫一體化施工工藝具有綠色無污染、環(huán)保的特點,很符合新時期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理念和趨勢,不但可以保證工程質量、還可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裝配式建筑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與傳統(tǒng)的保溫結構施工技術相比,不但能保證工程質量,還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首先,建筑物和保溫結構是同等壽命。在保溫施工一體化施工過程中,保溫材料和建筑實體是同時施工,因此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和建筑的壽命是同等的。其次,具有很強的防火性能。在新時期下,保溫一體化施工材料一般選擇用的都是擠塑聚苯板和鋼筋混凝土,都具有很強的防火性能。此外,施工工藝技術相對簡單。裝配式建筑保溫一體化施工工藝技術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也正是因為施工工藝比較簡單,所以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和推廣。最后,具有經(jīng)濟性特點。裝配式建筑保溫一體化施工工程造價低,在使用過程中無需再做其他處理,可以直接將其作為外墻裝飾材料來使用,不但減少了施工工序,還降低了成本。
在裝配式建筑保溫一體化施工中,需要將預制墻板在進入建筑施工現(xiàn)場前進行加工和養(yǎng)護,當達到相應的標準和要求以后,再進行現(xiàn)場安裝。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首先對模板進行加工制造--再進行單層雙向鋼筋進行綁扎--再安裝保溫板--綁扎鋼筋。保溫板和墻體的鋼筋需要通過拉結件進行連接和固定,同時還要對其安裝加固構件,最后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進行振搗密實。在此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溫板外側的混凝土保護阻斷了保溫層和空氣的接觸,也就是說將保溫層和外界的火源進行了隔絕,不但實現(xiàn)了保溫隔熱作用,還保證了安全,實現(xiàn)的保溫層和墻體結構的同壽命。
裝配式建筑保溫一體化技術的現(xiàn)場施工工藝流程如下:裝配式構件拆?!\輸。施工現(xiàn)場的操作步驟為:準備工作—測量放線和找平—區(qū)域灌注施工—預制墻板安裝—預制墻板定位—墻板支撐固定—調整位置—封堵—現(xiàn)澆部位鋼筋綁扎—模板加固安裝。
結合本項目的工程特點來看,預制外墻板的保溫拉結桿系統(tǒng)所應用的是不銹鋼材料,主要有承重拉結桿和限位拉結桿構成,其中承重拉秸稈的作用是承擔外墻重量的作用,能夠承受外墻豎向荷載;而限位拉結桿的作用是承受墻體保溫結構外的水平荷載力,主要是外部風力荷載或者是因為溫度變化而引發(fā)的變形拉力和壓力。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承重拉結桿的屈服強度要大于350MPa,拉力強度要大于600MPa;而對于限位拉結桿的屈服強度和拉力強度會更大一些,達到690MPa和800MPa以上。拉結桿的安裝環(huán)節(jié),需要借助于附加鋼筋來實現(xiàn),但是需要關注的是鋼筋的材質、數(shù)量、型號和規(guī)格等等,具體還需要結合實際的工程來決定。生產廠家在提供鋼筋材料時,需提供使用說明書和安裝指導規(guī)范,來保證鋼筋安裝的規(guī)范性和標準性[2]。
一般情況,當外墻頂板的混凝土強度可以承載一個人重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頂板放線工作,頂板放線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墻體的水平控制線放置,它是建筑外墻保溫施工的基礎;第二,墻端控制線,是為了對外墻保溫施工范圍進行劃分;第三,是墻體標高控制線,為了限定外墻保溫施工的高度。再具體的放線工作中,需要施工放線人員要在標高控制線的基礎上,對墻體不同部位的混凝土進行標高處理,并要將墻端的線作為基準線,將作業(yè)控制線設置在樓板彈出距離墻邊的20厘米位置,同時還需要在墻體兩側、門窗洞口等位置設置距離墻體50厘米的邊線;當控制線布設完成以后,需要在墻體進行標號備注。而對于預制墻體的標高來說,可以采用40×40毫米厚度的鋼板來控制和調節(jié),以此來實現(xiàn)對預制墻體標高的控制。
在對預制墻板的安裝工作時,需要為其保持20毫米的空間距離,然后需要通過專用的密封砂漿對墻體和墻體接觸的地方進行灌漿施工。灌漿施工時,如墻體寬度較長,需要對灌漿區(qū)域進行分倉處理,分倉長度控制在1.5米內,對每個倉灌漿完成以后,還需對分倉的接縫處進行處理和封堵。分倉接縫處理時,接縫位置不同,封堵材料也不同,如對于外墻外部的倉縫位置來說,可采用30×25毫米的橡膠條進行封堵,橡膠條不可隨意拆除且還要將其固定;在對外墻內側倉縫處理的時候,可以應用密封砂漿,砂漿厚度需要控制在20毫米左右。在灌注砂漿時,需在砂漿位置留出排氣孔、出漿孔和灌漿孔,距離按照施工規(guī)范設置。
預制墻板吊裝施工,需結合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進行流水施工,要對不同單元、內墻等按照一定方向進行順序吊裝。在吊裝施工中,需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第一,在吊裝施工中,需要遵循慢起、快升、緩放的原則來進行。在吊裝施工前,需要做好檢查工作,尤其是機械設備等的工作狀態(tài)是否正常,天氣是否適合吊裝。第二,在對裝配式構建起吊的時候,需要對現(xiàn)場施工區(qū)域做好安全警戒工作,杜絕人員站在吊物的下方與行進路徑下方,還應保持適當距離。第三,在吊裝施工進行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吊點設置進行吊裝和安裝,保證構件能夠平穩(wěn)吊起。第四,如果在吊裝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暫停工作時,要及時采取固定措施,尤其是不穩(wěn)定體系的加固工作。第五,在吊裝施工完成以后,如果窗臺部位比較低或者是有凸窗情況,還需要及時做好預防墜落工作[3]。
預制墻板在吊裝工作完成以后,需要通過固定的鋼板卡座對預制墻板進行固定,進行斜支撐的安裝,另一邊需要和埋設在樓板上的地錨進行連接,具體施工步驟如下:首先,需要采用4.8級?20毫米、長度為150毫米的普通螺栓,將其埋入樓板內100毫米,外漏50;其次,在對螺栓的預埋工作時,可以進行分組來焊接固定,利用?12毫米的鋼筋進行固定;最后,對距離墻面遠距離的螺栓進行預埋,保證另外一個固定點到原來螺栓的距離控制在300毫米。
為了避免外墻板、PCF板等連接處的混凝土漏漿,可以在豎縫內側進粘貼上自黏膠帶,但是要保證自粘膠帶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同時還要注意粘貼位置,要將膠帶粘在外墻板表面,達到密封效果。為更好的保證PCF板部位在混凝土澆筑位置的準確性,還需要加強對PCF板的深化設計,只有深化設計科學合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位置準確的問題。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在將全現(xiàn)澆結構轉換為PCF板的時候,PCF的底板部位需要和現(xiàn)澆頂板上的預埋件進行連接,達到固定的作用。
預制墻板在吊裝、校正和固定以后,應使用專用的坐漿料對墻體根部與樓板表面之間高度為20毫米的灌漿層進行封縫,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現(xiàn)澆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漿流入到灌漿層范圍內,影響墻板與樓板的結構連接,影響工程質量和施工效果。
本文對上海市奉賢區(qū)的一項裝配式建筑工程進行了分析,此項工程是由中鐵建設集團承建的,采用了外墻保溫一體化施工工藝技術,傳統(tǒng)施工方法中是建筑保溫層和結構層是相分離的,因此建筑結構層和保溫層壽命不一樣,外墻保溫效果也不好,所以應用了外墻保溫一體化技術,將保溫層和結構層進行了緊密連接,在保障建筑安全性的同時,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4]。
此外,還對紗帽街八個村的住宅建筑進行了分析,本建筑工程項目占地總面積在46.6萬㎡,其中住宅占比在26.8萬㎡,有將近17棟的住宅建筑都是采用的都是裝配式剪刀墻的結構,應用層數(shù)在17-33層,裝配率達到55%以上。本建筑工程項目所需預制構件有:三明治外墻、預制PCF板、預制飄窗、疊合板、空調板、樓梯等等。其中預制三明治外墻是指混凝土外掛墻板,由內葉墻板、外葉墻板、夾心保溫層和拉結件等組成,所以也被稱之為是夾心保溫墻板。而預制PCF板是由保護層、保溫層和拉結件組成的保溫外摸板,需要提前將其安裝在現(xiàn)澆結構外,而裝配式建筑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是將兩者結合起來的結構體系。本工程項目結構造型相對來說是比較復雜的,所需預制構件也比較多,吊裝難度也很高,需要通過對比分析來施工,以此來保證施工效率和質量。
(1)對設計圖紙進行完善深化。在預制構件生產的時候,需要預埋、留孔、支撐等工作,由于施工具有復雜性和專業(yè)性特點,所以需要在施工之前對設計圖紙進行深化設計,并預留孔洞的位置,要加強對預制構件生產商的溝通交流工作,對設計圖紙進一步完善[5]。
(2)預制構件的運輸和存放。由于本工程項目與大型工程項目相比,施工場地有限,所需預制構件需要存在地下車庫中,而運輸車也需要從車庫的頂板行駛。為此,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工作的時候,根據(jù)車量的荷載,計算出車庫頂板的承載力,并對具體的施工方案進行確定。而預制構建在堆放的時候,墻板需要在專業(yè)的堆放架上進行堆放,并根據(jù)墻板吊裝做好編號堆放處理。而對于疊合板、樓梯、空調板等構件的堆放,最好不要超過五塊,同時還需要利用墊木將其分開[7]。
(3)轉換層鋼筋定位的方法。對于以上工程項目來說,它所應用的轉換層厚度一般在200毫米和400毫米,不同類別的鋼筋,距離也不同,需要對其進行調整,當然鋼筋調整施工的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通過和相關部門的溝通可以發(fā)現(xiàn),當鋼筋中心位置偏移小于100毫米的時候,鋼筋需要按著1:6的彎折度來調整,并對準灌漿套筒的位置;當鋼筋中心位置偏移大于100毫米的時候,則需要重新插筋。為了更好的保證轉換預留鋼筋的準確性,可以采用二次澆筑、獨立固定的方法[8]。
(4)預制構件在安裝過程中的定位方法。以上所舉工程項目采用的都是“六面定位”的方法對預制構件進行安裝。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即結構實體線、水平位置和標高控制線、板縫中心線、預制墻板的控制線、預制墻版的精確安裝線,臨時固定支撐和墻板連接固定,安裝精度的調整[8]。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借助于實際工程項目對裝配式建筑外墻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裝配式建筑外墻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可以提高建筑外墻保溫效果和使用壽命,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證工程項目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此外,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還能滿足我國綠色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對施工工藝進行準確了解和應用,才能將其作用和價值發(fā)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