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順倫
(深圳媽灣電力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66)
由于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組合電器局部放電信號具有不穩(wěn)定、多變性等特點,為了便于對其進行準確識別,需要先對局部放電信號進行預處理操作[1-4]。具體思路是利用超聲波傳感器檢測組合電器內部的超聲波信號,再將局部超聲放電信號截取成片段的形式,在每個片段中提取對應的特征參量,將所有的特征參量進行組合,形成超聲信號時序數據。超聲波局部放電檢測示意如圖1所示。
圖1 超聲波局部放電檢測示意
為了減少噪聲干擾,檢測前可以在超聲波傳感器上涂抹超聲波高溫耦合劑,以提高檢測的準確率。將超聲波傳感器貼在GIS組合電器的上部,當組合電器內部發(fā)生局部放電時,氣體分子受到電流的影響而互相碰撞產生超聲波脈沖,超聲波傳感器可捕捉該部分脈沖,并將其轉化為超聲波信號,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在顯示屏幕中[5]。
在利用超聲波傳感器捕捉到超聲信號后,即可對捕捉的信號進行截取工作,將信號截取為一個個的片段的形式。由于截取時會出現兩個部分信號重疊的情況,為了減小截取誤差,需要對其進行補幀,可采用矩形加權函數對信號數據進行處理,具體公式為
式中:L為截取信號的長度;n為信號值。當捕捉的信號長度較短,可以用Hann加權函數或Hamming加權函數進行處理,具體公式為
通過上述加權函數即可完成對超聲信號的補幀處理。在選擇加權函數的過程中,除了要考慮信號的長短,還需考慮頻率的分辨率需求[6]。矩形加權函數因為分析帶寬較窄,所以分辨率相對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號泄露風險。而后兩種加權函數的抗干擾性較強,但是頻率的分辨率會受到影響,在實際計算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頻率的需求進行不同的選擇。
在對超聲信號進行補幀處理后,通過時域方法對信號進行特征參數的提取。首先對分割后的信號提取出頻譜分布特征,即
式中:Xi(k)為信號的頻譜分布特征;N為頻譜變換點數;e為時頻參數;xi(n)為片段數為i時的信號值。則可求得該片段下信號功率譜值,即
式中:pi(k)為片段數為i時的局部放電信號的功率譜值;b為功率系數最大值。則即可對超聲信號進行時序組合,即
根據上述計算過程即可完成對局部放電信號的預處理,得到局部放電信號的時序組合數據。
將上述得到的局部放電信號時序數據利用分類識別算法進行處理,即可生成分類識別模型[7]。具體步驟如下文所述。
利用類型特征空間將時序組合數據拆分成向量的形式,將時序數據作為矩陣進行計算,求得降維后的信號特征向量,具體公式為
式中:yT為轉化后的時序矩陣數據;ya為降維后的信號特征向量。將降維后的向量進行組合得到向量組,則可計算出向量組與向量之間的距離,具體公式為
式中:yb為超聲信號向量組;λ為向量與向量組之間的距離。由于GIS組合電器內部發(fā)生局部放電反應時,分子之間的距離會與正常情況下的距離有所不同,通過利用快速傅里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函數對該距離進行判定,即可構建出分類識別模型,具體表達式為
通過上述計算步驟即可構建出局部放電信號的分類識別模型,將該模型與上述提到的局部放電信號預處理步驟進行結合,即可完成對局部放電信號的有效識別。至此,基于超聲波的GIS組合電器局部放電識別方法設計完成。
本次實驗選用了一種常規(guī)的局部放電識別方法作為對比對象,設計了364 kV的專業(yè)局部放電實驗仿真平臺作為實驗載體。同時為了提高實驗過程中SF6氣體的使用率,通過使用立式絕緣子將放電空間分割成小型氣室,保證氣室內部氣壓在0.8 MPa以內。將局部放電信號的檢測頻段調至400~1 800 MHz,傳感器的檢測頻率調至50 kHz,實驗平臺的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局部放電平臺結構
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本次實驗針對GIS的局部放電特點共設計了4種不同的故障模型,分別是尖端放電模型、內部放電模型、懸浮放電模型以及沿面放電模型,具體模型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絕緣故障模型結構示意
其中,尖端放電模型的針尖曲率半徑為5 mm,針尖錐度設置為45°,將上電極與下電極之間的距離設置為13 mm。在內部放電模型的上電極與下電極之間注入厚度為5 mm的固體樹脂,并在最上方進行開孔處理,直徑為15 mm。懸浮放電模型的電極間距控制在10 mm,并在兩側各放置一個長度為8 mm的立柱。沿面放電模型在上電極與下電極之間之間放置一個長度為10 mm的固體樹脂圓柱。將文獻[3]提出的基于小波變換與方向梯度直方圖(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算法的變壓器局部放電識別方法作為對比方法,與本文設計的基于超聲波的識別方法,共同對4種變壓器局部放電故障模型進行識別,比較不同方法的識別準確率。
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結果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得,針對不同的故障類型,不同的識別方法的準確率也會有所不同。文獻[3]方法的GIS組合電器局部放電識別方法的識別準確率一般保持在85%左右,會有不同程度的波動,并且識別準確率會受到樣本數據的增多而降低,這對于GIS組合電器識別檢修是非常不利的。而本文提出的基于超聲波的GIS組合電器局部放電識別方法,其識別的準確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應用效果較好,并且不會受到識別數量的影響,這說明提出的局部放電識別方法在準確率和穩(wěn)定性上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識別方法。這是由于提出的局部放電識別方法與超聲波技術進行了結合,通過分類識別模型對不同的故障均能進行有效的識別,可用于GIS組合電器的局部放電識別工作當中。
本文所提出的GIS組合電器局部放電識別方法與超聲波技術進行了有效結合,通過對超聲波傳感器提取出的局部放電信號進行預處理,得到信號的時序數據,再建立起分類識別模型,可實現對局部放電信號的準確識別。該識別方法通過構建模型的方式,提高了識別的準確率,可應用于GIS組合電器的局部放電識別工作當中,能夠對電信號進行準確捕捉與識別,對檢測與維修GIS組合電器的工作狀態(tài)提供了較大幫助,有利于提高檢測的效率與檢測準確性,對工作人員做出檢測診斷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