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薇薇
(安徽省碭山縣晨光中學 安徽宿州 235300)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大多數教師只是在課堂教學中滔滔不絕地將知識講給學生,卻忽略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所以基于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下,教師應該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利用思維導圖模式,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英語時態(tài)語法的學習,幫助學生能夠分清各種時態(tài)的特征,掌握使用各種時態(tài)的規(guī)則,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就是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學習內容的核心提取出來,根據核心不斷向外進行知識延伸,將英語學習內容的整體框架展示出來,有助于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
英語時態(tài)教學,是指教師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對英語語法中的時態(tài)進行學習,時態(tài)教學是學習英語語法的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中學階段正是發(fā)展學生的好奇心、拓展學生思維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學生對各事各物都很容易產生興趣。因此,教師通過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而在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中,只是老師一個人的專場,上課過程中只有老師一個人在講,不停地在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了學生是否接受這些知識的意愿與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摒棄這種教學觀念,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而通過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程度,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開展英語時態(tài)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使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分類型介紹分層次介紹各種時態(tài)的特點以及相應的例子,有利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對英語時態(tài)的掌握效果,還有利于教師順利地開展課堂教學工作。以一般過去時為例,教師Last Sunday,I went shopping with my mother 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my father took me to the swimming pool to learn swimming.In the evening,I watched TV with my parents。一般現在時:My father and I often play basketball,because playing basketball can not only make me grow tall,but also improve my physical quality。一般將來時:The teacher will arrange us to be on duty together tomorrow because our duty last week was unqualified。通過利用思維導圖,可以針對這三個小類型的時態(tài)分別進行總結與說明,并加上相應的例子進行說明,有利于學生對時態(tài)內容的深層次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效果。所以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時,不僅能夠使授課內容更具有層次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整體知識的把握程度,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語法;同時,有助于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方法,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傳統(tǒng)式課堂模式使得課堂氛圍沒有一點生機與活力,并沒有達到教育學生的真正目的。而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教師帶領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快速地獲取知識框架,并進行思維擴展,鍛煉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針對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大多數教師往往會選擇利用大量的時間為學生講解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卻忽略了學生自身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專注于否,進而影響了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效果?;诖?,教師通過在講解時態(tài)內容的時候,結合思維導圖與多媒體工具,有利于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專注力,進而學生在專注的情況下還能利用思維導圖快速獲取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提升了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時態(tài)內容時,其實我們都知道時態(tài)有著相應的句型句式,有著相對應的表達特點,因此,教師可以針對相應的時態(tài)進行相應特點的總結,然后再加上相應的例子,方便學生從例子中加深對英語時態(tài)句式的理解。以一般將來時為例:In the next three years,I will lose my irritable and careless character and gradually develop the quality of patience and carefulness.At the same time,in my study,I will read a large number of extracurricular books and strive to finish reading five books in one year.In life,I hope I can learn the habits of swimming,playing basketball and running.Mentally,I hope I can gradually become positive and optimistic,become more sunny and full of hope。
語言能力是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的基本能力?,F如今,大多數老師都比較重視學生的英語理解以及英語表達的能力,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時態(tài)的理解,還能增強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截止到目前,大多數老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如將自己所知道的時態(tài)語法一味地向學生進行講解,滔滔不絕,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卻忽視了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與能力,同時也缺乏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至于教師無法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1]。
基于此,教師應該針對時態(tài)語法課程,在教學中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在互動的過程中融入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的快速理解與記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在講解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用法時,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下面大家根據各自的意愿進行分組合作,通過學習本篇文章后,請大家說出這篇文章是基于哪種背景而寫的,所以文中一般采用的是什么時態(tài)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去發(fā)現文章采用什么時態(tài),然后利用思維導圖列出這種時態(tài)的具體用法、注意事項以及一些單詞在這種時態(tài)下應該怎樣寫。經過大家分組討論后,教師可以提問:“哪位同學愿意站起來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呢?”這時同學1說:“這篇文章主要是寫過去發(fā)生的事,即描寫的是已經發(fā)生過的事情,因此本篇文章一般采用的都是一般過去時?!崩蠋熁卮穑骸皩Γ瑳]錯,這位同學回答得很對。那么,有哪位同學站起來向大家展示一下你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呢?”這時同學2說:“一般過去時主要是描寫過去已經發(fā)生的事情或是已經存在的狀態(tài)。例如,‘Last Saturday morning,I went to the library to study with my friends and played baske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in the afternoon.又 如:My arrangement for last weekend was this Saturday:I went to the library with my friends on Saturday morning and played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in the afternoon.I go to the movies with my mother in the evening.On Sunday morning,I fly kites with my brother.In the afternoon,I learn to swim with my brother.In the evening,I watched TV at home for an hour.’”這時又有同學3說:“我總結了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注意事項。首先,要注意變換動詞。例如:昨天我在這里,句子應該用am的過去時即was。而was或是were的否定則是在后面直接加上not。其次,如果在問句中出現一般過去時,要把助動詞、be動詞提前,同樣的,將助動詞、be動詞變成過去時。例如:Did you travel in go to dali last weekend?Have you finished all your plans last year?最后,我總結了一般過去時的時間狀語,主要有two years ago、yesterday、last week、last weekend、last night、before等。”。
根據研究可得[2],初中階段的學生極易對各種事物產生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作為中學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中。只有專注于英語學習,才可以讓學生了解英語,進而喜歡英語課程。學好英語需要堅持和永不放棄的精神,而部分差生之所以學不好英語,正是因為缺少這種精神。面對這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從他們感興趣的方面下手。例如,男孩子都愛打游戲,但是他們打游戲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英文,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向他們解釋其中的意思,讓學生了解到在當今時代,玩游戲也是需要懂英語的?;诖?,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求知欲,進而提升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在進行英語時態(tài)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進行時態(tài)與其他時態(tài)的結合的內容。首先,針對進行時態(tài),一定會有ing形式,然后將其他形態(tài)的用法規(guī)則與進行時態(tài)的用法規(guī)則進行結合,則形成了過去進行時、現在進行時、將來進行時等時態(tài)。例如,針對一般將來時,“Over the next two years,I’m going to read a lot of books,study the software,and try to write a high-level,high-quality paper of my own.”。針對將來進行時,“When you get home next weekend,you will definitely see me eating potato chips and watching TV series.”。針對現在進行時,“My classmate is ill,and I am calling him now to inquire about his illness.”。針對過去進行時,“At 9 o’clock last night,I was planning my Saturday activities.I plan to visit the teacher with my friends on Saturday morning and play football together in the afternoon.”。
教學后的鞏固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定一些題目,讓學生通過在課堂中掌握的各種時態(tài)的特征,進而學會根據這些特征去判斷題目應該使用什么時態(tài)。教師首先可以列出一張思維導圖,上面包括各種時態(tài)的用法說明、動詞變換以及時態(tài)結構等,在其中設置一些填空讓學生根據課堂所講內容進行填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英語時態(tài)總結框架,然后基于各種時態(tài)結構以及用法規(guī)則,讓學生根據要求寫出符合題目的英語時態(tài)句子。這樣不僅可以檢測學生對英語時態(tài)教學的學習情況,還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讓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應用,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例如:老師可以提問一些問題,如am、are的過去時分別是什么?兩者用于一般將來時應該怎么寫?do、does的過去時分別是什么?兩者的一般將來時、將來完成時又應該怎么寫呢?又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過去完成時、現在完成時以及將來完成時的句子。過去完成時為,“Since graduating from college,I have traveled to nearly 10 places。Since last year,I have used up three mobile phones.”?,F在完成 時,“I have wo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na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mpet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I have wo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city skiing competition.”。將來完成時,“Before tomorrow morning,10 photos and 5 videos will be sent to you。Before the teacher returned to the class,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were already reading the text and reciting the words carefully。Before the end of this semester,my laptop and mobile phone will be mailed home.”。
綜上所述,基于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中時態(tài)語法的不易理解、較為抽象的背景下,新課程改革在逐漸推動的前提下,教師應該注重結合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利用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興趣,豐富學生的基于時態(tài)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英語時態(tài)教學課后鞏固的應用。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3],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其英語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