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馬國清
(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13)
一般意義上的工會,或稱勞工總會、工人聯合會。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發(fā)組織起來的社會團體。工會組織成立的主要意圖是代表員工與雇主(具體指老板、老總、董事會、資本方等)談判合理保障或爭得政治上的合法權益、經濟上的工資待遇、工作上的時限和條件等等。我國社會主義背景下的各級工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維護以產業(yè)工人為主體的各行各業(yè)從事體力和腦力勞動的職工利益的政治性很強的群眾組織。但由于我國近些年來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經濟制度,出現了很多公私合營或純屬私營和中外合資或外資獨資的企事業(yè)單位,這就給工會政治職能的發(fā)揮帶來了較為復雜的狀況。作為工人階級群眾組織的高校工會,在國家和社會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不可動搖的法律地位。這里僅就新時代高校工會(含民營、私營的高校工會)的政治職能問題談點粗淺看法。
政治是統(tǒng)帥,是靈魂,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1]。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更加直言地講道: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2]。這里說的群團組織主要是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所以,我們要自覺克服“工會就是搞福利、文體活動的組織”的偏見,必須強調工會的政治性,把它的政治職能放在首位。
新時代高校工會的政治職能是需要在原有的域定意義上做出進一步的研究和規(guī)范的。這是因為在新形勢下高校工會會員的結構已經發(fā)生了相當大的變化。變化之一:職工隊伍的年輕化。50 歲以下的教職工在很多高校中的占比已達70%。這些會員多是70、80、90 后,他們是在政治信仰一度缺失、思想教育一度淡化、腐敗現象一度嚴重的環(huán)境下走過來的,其中的一些會員也確實在善德修為、思想境界、政治覺悟等方面成了弱勢群體中的一員,甚至有的會員在政治方向上出現了迷茫和偏差;變化之二:學歷層次的高格化。近些年來,由于高校大量地引進國內外高學歷人才,碩士、博士、博士后在教師會員中的占比比較高,普通高校多達60%以上,重點大學都已超過80%。這些會員中的多數人對工會工作不大理睬,對工會活動不感興趣,對職工權益不夠關心,這就給工會工作政治職能的發(fā)揮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變化之三:階級意識的模糊化。早在20 世紀50 年代中期,黨中央就提出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這就從政治的角度對知識分子作出了階級定性,肯定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處的政治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時至今日,我們很多知識分子特別是高校里年輕的高級知識分子,早已淡化了或者根本就沒有了自己的階級意識,模糊了自身存在的政治性。由此,嚴肅地提示了高校工會,要特別清醒自覺地強化和完善自身的政治職能。[1]
新時代高校工會的政治職能歸納起來主要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高校工會有向教職工宣傳、貫徹黨的政治路線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的職能;高校工會有全面維護教職工政治民主權利和充分發(fā)揮教職工參政議政作用的職能;高校工會有助力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立德樹人、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職能;高校工會有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個人品德教育的職能,其中尤其是對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的職能;高校工會有把握教職工技能比賽、年度福利發(fā)放、平素文化活動等政治方向和政治標記的職能。
新時代高校工會政治職能的運行是有其內在規(guī)律的,是要遵循政治職能各因素本身的結構所發(fā)揮的功能性作用的機理及其運行方式的。要充分發(fā)揮高校工會政治職能的作用,就必須建立一套協調、靈活、高效的運行機制。
1.準確認知高校工會立身行穩(wěn)的政治站位。高校工會是黨委直接領導下的政治性極強的群團組織,要行使好自己的政治職能就要深刻地認知“政治站位”的重要性。要明確“政治站位”集中地體現在對“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的理解和力行上。高校工會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不得有半點的怠慢和絲毫的含糊。同時,也要盡心地維護好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政治執(zhí)行力,必須明確政治站位是發(fā)揮高校工會政治職能運行機制的根本前提。
2.充分發(fā)揮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監(jiān)督作用。高校工會既是教職工代表大會籌備召開的執(zhí)行機構,又是教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常設機構,教職工代表大會是高校工會政治職能運行的核心載體。高校工會必須自覺地做到:一要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教職工參與學校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二要在教職工代表大會期間,努力調動代表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引導代表認真參與一年一度的校長工作報告和其他重大事宜的審議工作。三要啟發(fā)教職工自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教職工的權益受到侵犯或影響,工會有責任助力合理解決。四要認真組織代表做好提案的研究、成文、提交工作。五要科學分類提案并及時地送達相關的職能部門和做好提案的收取匯總工作。六要做好平時的調研工作,隨時聽取和及時處理教職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和批評性意見。
3.不斷提升教職員工的職業(yè)修為。職業(yè)修為包括職業(yè)理想、職業(yè)情操、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技能、職業(yè)紀律等。高校工會應因勢利導地采用各種有利的手段、載體,千方百計、盡心竭力地促進教職工職業(yè)修為的不斷提升。工會要會同人事師資處、教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單項獎勵、演講比賽、職業(yè)修為研學會等形式,開展好教職工職業(yè)道德的規(guī)范性修養(yǎng)和職業(yè)紀律的強制性整治。引導教職工講究儀表、文明舉止,有大學教師的高雅風范。要遵循“學術無禁區(qū),課堂有紀律”的原則,在課堂上不當講的內容和語言一定不講,嚴禁授課過程中的隨意性。
4.努力做好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輔助工作。高校工會必須在引領教職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上有所作為,應有效地通過各種途徑全員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中做好立德樹人的工作,盡心盡力地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的革命事業(yè)接班人。[3]高校工會要努力發(fā)揮立德樹人的輔助作用,要通過教職工這個活生生的有效載體去做工作,工會本身決不能越俎代庖、包攬一切。
5.自覺把握開展福利、文化活動的政治方向。高校工會主要職能:抓好職工的政治生活、抓好職工的福利生活、抓好職工的文化生活。這里講到的福利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別是文化生活也都是貫穿著政治的,也必須自覺地把握好操作運行過程中的政治方向,這也是高校工會政治職能運行機制中的應有之義。絕不能單純地為搞福利而搞福利,更不能單純地為搞娛樂活動而搞娛樂活動。
新時代高校工會要想使其政治職能運行順暢,就必須主動爭取和科學尋求多方面的保障。
1.充分利用各級組織政策的強勁引領性。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高校工會要想真正發(fā)揮好自己政治職能的運行機制,就要特別關注中央、省、廳、市黨政和工會組織關于高校工會政治職能方面的文件、指示、法規(guī)的發(fā)布,有選擇地充分利用其中有利于高校工會政治職能運行的條文,使其確實起到強勁的引領作用。這是一種帶有根本性的保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認真喚起職工參政議政的積極自覺性。近些年來,由于高校職工隊伍的年齡趨于年輕化、職稱趨于高格化、人才趨于流動化、政治趨于淡漠化,所以,一些院校特別是民營院校的教職工對于參政議政多是處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勢。關于學校的年度計劃、事業(yè)的長遠規(guī)劃、教代會、征求意見會,通通不在自己的關注范圍。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實應引起高校工會的十分注意。要采取積極的措施,認真地喚起教職工都能以主人公的姿態(tài),自覺參加到學校的管理、建設中來。沒有教職工的積極參加,學校的工作是開展不起來的。沒有教職工參政議政的積極自覺性,高校工會政治職能的運行是無從談起的。
3.努力爭取黨委領導重視的深切關注性。高校黨的工作是十分重要且繁忙的,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的革命事業(yè)接班人是高校黨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必須以教學為中心。但是,無論學校黨委的工作有多忙,高校工會政治職能的運行都必須自覺地置于黨委的監(jiān)控、指引、保障之下,如此方能順利而有效地進行。如若自作主張、自行其事,或事倍功半,或一事無成,或偏離方向。所以,高校工會特別是民營高校工會的政治職能的發(fā)揮,一定要努力爭取黨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注,否則就得不到保障。
4.攜手會同相關職能部門的緊密配合性。高校里的任何一項工作,都是處于普遍的聯系之中的。很多工作都是在相互配合、相輔相成中完成的。高校工會政治職能的正常運行也是離不開相關部門的有利配合的。諸如開展立德樹人的演講比賽,就離不開黨委宣傳部、師資部、教務處、學生處等相關部門的配合;又如開展教師政治站位的研討,就需要黨委宣傳部、師資部等部門的把關定向;再如開展“話中秋、慶國慶、抒情懷”詩歌朗誦會,也須有宣傳部、文學院、學團部門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更加有益的效果,也才能使工會政治職能的運行機制得以正常高效地發(fā)揮。
總之,新時代高校工會要在維護職能、建設職能、參與職能和教育職能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其政治職能。要充分理解政治職能的科學蘊義,全面推進政治職能的運行機制,努力做到政治職能的多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