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義烏市幸福湖小學
一提到隊形在體育課中的應用,大多數(shù)老師可能都有一種感受:力求隊形的簡單,倘若調動煩瑣又會浪費很多時間。因此在教授時,我們可選擇應用的隊形并不多,甚至有時整堂課只選擇一個隊形來進行教學。教師把更多的精力都關注在課堂流暢性和內容教授的完整性上。這樣教學,學生能根據教師的示范動作或者教材的示意圖進行模仿,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教師也基本能完成教學目標。但在感到單調乏味的同時,細細想來,難道隊形的應用真的僅僅只是為了學生的簡單練習?我們能不能讓隊形創(chuàng)意應用呢?讓它更好的利于教師教,學生學!
為了探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意義與優(yōu)化這部分內容的設計,筆者圍繞“為何要如此設計”這一主題,在關注知識與技能掌握的同時,著眼體育思考。
隊列隊形練習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基本保證。在體育教學中,隊列隊形貫穿一堂體育課的始終。如何合理、正確地運用隊列隊形,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隊形是當前體育的主要內容,并且是發(fā)展學生精神面貌與紀律形式的根本方式;是當前體育教學、訓練、團體操表演的主要形式內容;是優(yōu)化體育教學方式的主要基礎。通過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隊形練習,可以讓學生具備正確身體姿勢,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保證舉止優(yōu)雅,發(fā)展嚴格的組織紀律以及集體主義精神。在隊形練習中,可以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組織性與紀律性,讓學生可以團結友愛。學生在隊形的練習中,發(fā)展知識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興趣技能,科學保證教學質量,讓教學可以科學化進行,進而準確對隊形進行運用,在其中陶冶學生的情操,發(fā)展學生健全的情感價值。這也是當下體育教師需要掌握的根本技能。
小學體育課堂十分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會特別側重。應用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隊形真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嗎?如以水平三“十字接力”一課為例,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總是先畫一個圈,讓學生站在十字線上,以一個班40人為例,四組,每組10人,進行十字接力練習。雖然也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讓學生進行練習,但是學生的學習結果并不理想,問題主要集中在:跑的課,動作技術主要通過不斷地強化來掌握,那么一節(jié)課中,給予學生練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來提高練習的密度呢?我們可以改變隊形,提高學生的參與價值。
由此圖可以對比看出,隊形由原先的四組變成了現(xiàn)在的八組,學生也由10人一組變成了5人一組,大大地提高了練習的次數(shù)。按(圖1)進行教學時,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那里等待時間過長,導致注意力轉移、講小話等現(xiàn)象。但是當筆者用(圖2)進行教學時,發(fā)現(xiàn)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不但學生樂于學習,而且在同等的時間內教學的效果也有明顯提高。
圖1
圖2
隊形在體育課中的應用,歸根到底就是能更好利于學生學與思、教師教,但是近幾年來,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善于運用隊形,甚至出現(xiàn)了不合理變換隊形的情況。
以技巧課“肩肘倒立”為例,我們通常用得較多的就是四列橫隊體操隊形如(圖3),教師站在中間或者前面講解。這樣的隊形優(yōu)勢顯而易見,教師不但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對于存在的錯誤動作也可以及時糾正,而且教師正確動作示范時,學生同樣也可以觀察得很仔細。但是此隊形左右兩邊相距較遠,會出現(xiàn)學生聽不清楚教師講話、注意力轉移等情況。筆者在上“肩肘倒立”這堂課時,應用了(圖4)這個隊形,它是一個八字形狀,排四排,教師站在中間講解,學生聽得清楚也看得明白教師的講解示范。同樣的筆者也嘗試用扇形來上這節(jié)課(圖5),它是在四列體操隊形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它有效地避免了兩端距離太遠,學生聽不太清楚這一弊端。所以在“肩肘倒立”這堂技巧課中,筆者認為(圖4)與(圖5)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相對(圖3)優(yōu)勢更明顯。
圖3
圖4
圖5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學生聽得更清楚、看得更全面他就會更愿意去嘗試去思考、探索教師提出的問題,所以選擇有創(chuàng)意的隊形能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思考與探究!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常每個環(huán)節(jié)結束,教師都會安排學生自評互評最后教師小結總評。在上課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不是很愿意進行評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課堂進行中,很多學生根本沒有看清楚同伴的動作,沒辦法說出個所以然來。比如在筆者的一堂“投擲實心球”的課中,選擇六路縱隊進行投擲,這個隊形也是我們體育教師在投擲課中應用得比較多的。筆者用此隊形進行教學時,學生參與也比較積極,但是評價的時候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者不愿意對同伴進行評價,有學生表示,前面同學擋住了視線,看不太清楚,所以沒有辦法進行評價。由此筆者借用了前輩的方法,把學生站立的直線變成斜線,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第一個同學投擲的情況,如(圖6)所示。同樣在游戲課或者需要用到圓形隊形的課時,教師講解示范一般總是喜歡站在圓心中間,這樣勢必造成背對一部分同學,對學生情況觀察不全面,所以教師可以站在圓外面,讓學生面向你站立,這樣教師就可以縱觀全局,如(圖7)所示。當然(圖7)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距離教師最遠的同學會對教師的講解示范聽不清楚。
圖6
圖7
筆者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學生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師示范、學生演示時,他會更樂于去評價。這在無形中也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中,我們總是選擇簡單靈活的隊形來應用,筆者上過一堂水平二的籃球課“移動拍球”,在此課中,為了達到鞏固運球動作的教學目的,筆者組織學生分四組進行行進間拍球練習,在組長的帶領下,學生沿著籃球場的場地線行進間運球如(圖8)而且在此基礎上可以變成隊伍(圖9)。此隊形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便于教師觀察學生掌握運球動作的情況。隊形特點是靈活、自主,非常適合學生在移動拍球練習時應用。
圖8
圖9
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我們如何創(chuàng)意選擇隊形更好地為教學內容服務?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體育教師要認識到隊形變換的重要性,將它作為教師的必備基本功。在課的準備部分有意安排一些隊形練習,這樣不但充實了教學內容,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而且又積累了隊形變換的方法,為基本部分的具體操作打下基礎。
(2)在教案編寫的過程中就要考慮到課的每個部分、每個練習的最合理隊形,并且根據課的密度要求,設計出各種隊形之間的變換以及變換的方法。從而真正達到為教學內容服務的目的。
(3)教師在開學初的一周里,必須讓學生練習掌握幾種符合教學內容特點的隊形隊列變換方法,初步形成雙方的默契,這樣才能使得以后的課順暢進行,提高效率。
(4)當然我們應用隊形要重實效而輕形式,不能為了表面追求而忘記我們利用隊伍的真正目的。
教師合理的安排隊形進行講解、示范。熟練地變換隊形進行分組練習,并且口令清楚、規(guī)范,學生也訓練有素,這樣無疑給課的整體風貌添色。相反,教師不能合理、熟練地應用隊形變化,則可能造成學生集體觀念淡薄,注意力轉移。我們的目的是更好地為教學內容服務有利于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傊抡n程、新理念導引下的小學體育教學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去探究,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