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時送(潛山市天柱山林場 安徽 潛山 246300)
銀杏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是一種壽命較長的落葉喬木。銀杏樹干雄偉,樹形優(yōu)美,抗病力強,耐污染力高,能有效調(diào)節(jié)氣候、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優(yōu)良的抗污染樹種。銀杏的葉和果都具有藥用和營養(yǎng)價值,是深受世人喜受的樹種。潛山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十分適宜銀杏的生長。近年來,在國家“雙碳”政策背景下,銀杏樹栽植面積不斷擴大,不僅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了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還帶動了當?shù)亟?jīng)濟,發(fā)揮了巨大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1.1.1 母樹選擇銀杏采集種子時母樹選擇很重要,優(yōu)良的母樹能遺傳良好的特性,利于繁育優(yōu)良品種。母樹首選樹體高大、樹形優(yōu)美的成年健壯樹種,其具備長勢旺盛、生長快、授粉良好、種果粒大飽滿、結(jié)果多、抗逆性強等優(yōu)點,利于繁育優(yōu)質(zhì)銀杏苗。
1.1.2 采集方法育苗的銀杏種子要采用自然授粉的種子,應(yīng)選擇粒大均勻、無病害的種子,每年8~10月采集,潛山地區(qū)9月采集。當種實外皮由綠變黃即可采收,生產(chǎn)中只要有5%~10%的種子成熟就可以進行采收了。可以通過人工或器具直接從樹上采摘,也可以用長竹竿打落,在樹下預(yù)先鋪好采種布,集中收獲。也可以先噴施0.1%~0.15%乙烯利溶液進行催熟,噴后7 d會開始落果,遇大風或人工搖樹能加速落果[1]。
1.1.3 種子貯藏種子采收后,要進行后熟處理。即將種子放于陰涼處,種堆高度為60 cm,在上面蓋一層稻草進行保濕,7 d左右種堆溫度能達到31℃左右。經(jīng)過堆漚,種皮開始腐爛軟化,便可以進行脫皮處理。經(jīng)過堆漚、外種皮軟化、搓揉、搗爛外種皮、水沖漂洗、去污去雜等一系列程序,將脫皮后的種子置于陰涼處進行風干。陰干后的種子可采用沙藏法進行貯藏。貯藏時將種子和濕沙以1∶3的體積比進行混合,將種沙堆放在室內(nèi),沙的飽和含水量不超過50%為宜,堆高60 cm,15~20 d翻動1次進行通風換氣,溫度以0~5℃為宜,注意沙的含水量,適時灑水保持濕度,但不要灑水過多。
銀杏適宜在pH值為6.5~7.5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條件下生長,以砂質(zhì)壤土或壤土為佳。在選擇育苗地時,要選擇土層深厚、透氣性佳的疏松地塊,地勢平坦,陽光充足,同時交通便利,排灌設(shè)施完善。選好地塊后,在秋季要對地塊進行深翻整地,翻耕深度在30~40 cm,第2年播前再進行1次淺耕,清理圃地垃圾雜物,再進行耙平。同時根據(jù)土壤肥力施入腐熟有機肥,每667 m2用量在3000~5000 kg,同時施優(yōu)質(zhì)復(fù)合肥30~40 kg。為了殺滅土壤中的細菌、防治病蟲害,同時還可以施入敵百蟲和硫酸亞鐵各3 kg,或施入辛硫磷、呋喃丹,每667 m2使用7.5 kg,對土壤進行消毒。
銀杏播種前要進行種子催芽,能達到出苗快、苗齊、苗壯的目的,提高出苗質(zhì)量,繁育優(yōu)質(zhì)苗木。方法多采用室外建溫床催芽,在播種前20 d,在室外選擇一背風向陽處,挖催芽坑,坑深30 cm,寬度在80~120 cm,長度根據(jù)種子多少而定??油诤煤?,坑底以細沙墊底,厚度10 cm左右,然后將越冬的沙藏種子混合濕沙一起堆放在坑中,堆放厚度在10~20 cm,再覆蓋一層5 cm厚的細沙,最后蓋上塑料膜或架設(shè)拱棚。催芽期間要定期檢查,保證棚內(nèi)溫度在25~30℃,適時噴水,保持沙的含水量,晚上溫度過低要加蓋保溫簾,白天溫度超過30℃要及時放風降溫。每隔2~3 d,在中午將種沙翻動1次,保持上下溫度一致,促進出芽整齊。15~20 d就會有銀杏種子萌動出芽,隨時翻動,隨時挑出發(fā)芽種子進行播種,也可以每隔5 d挑1次集中播種[2]。
催芽后的種子在3月中下旬便可以播種。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淺耕細耙,然后作床,苗床寬120 cm,高30 cm,溝寬35~40 cm。播種多采用開溝點播,在做好的苗床上開出深3~4 cm的淺溝,溝距20~30 cm,種子點播距離為10~15 cm。播種時將露芽的銀杏種子平放在溝中,胚根向下,蓋上2~3 cm細沙土,將根蓋平便可,再在苗床上面均勻蓋一層稻草,在上面灑清水,保持床面濕潤。播種量隨種子顆粒大小而定,育苗用銀杏種子應(yīng)選擇大果型種子,規(guī)格為320~360 粒/kg,每667 m2播種2.5萬粒左右,平均用種量在75 kg/667 m2。播種時,為了促進銀杏須根的生長,可以提前進行截根處理,將催芽后的種子截掉1/3胚根,然后再播,利于早出苗。
1.5.1 松土除草銀杏生長比較緩慢,特別是幼苗期,周邊雜草的生長很快就能超過幼苗,且有壓倒性優(yōu)勢,所以要及時除草,避免雜草在水分、養(yǎng)分、光照等方面與幼苗競爭,保證幼苗正常生長。根據(jù)苗圃地的實際情況,隨時進行松土除草,全年可進行多次,除草以“除早、除小、除了”為原則,結(jié)合松土,保持土壤疏松,增加透性,促進根系發(fā)育。
1.5.2 抗旱排澇銀杏幼苗根系發(fā)育較差,不耐旱也不耐澇,播種后及時向苗床上的稻草灑水,以保持土壤濕潤,滿足出苗的水分需要。當圃地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及時灌透水1次,平時澆水不宜過多。遇到暴雨或連雨天要及時排水,避免苗地積水漚根。
1.5.3 適時追肥充足的養(yǎng)分是保證幼苗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全年可在6月初、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各追肥1次。6月初肥,以尿素為主,用量10~20 kg/667 m2,一般結(jié)合灌水施加,條件允許可以追施草木灰或腐熟的稀人糞尿、沼液等,養(yǎng)分補充效果更佳;7月上旬肥以復(fù)合肥為主,每667 m2用量20~30 kg;7月下旬肥仍以復(fù)合肥為主,每667 m2用量約25 kg,加施磷酸二氫鉀約10 kg;8月肥可施復(fù)合肥20 kg/667 m2、磷酸二氫鉀15 kg/667 m2。多采用溝施法,在苗根5~10 cm處開溝,溝深10 cm左右,施肥后覆土壓實[3]。
1.5.4 遮陰銀杏幼苗不耐強光高溫,苗出齊后,要及時撤掉苗床上蓋的稻草,同時在苗床上方搭建拱棚,用遮陽網(wǎng)做好防曬,避免高溫干旱季節(jié)的強光照射,遮陽網(wǎng)的透光度在50%左右,既可保證光照,又可避免強光高溫灼傷幼苗。
2.1.1 插穗剪取選擇25~40年生的優(yōu)良母樹進行采條,采集1年生或半木質(zhì)化枝條,采條時間為落葉后至芽萌動之前。采條以樹冠外部或上部枝條為首選,采條不宜選擇樹齡過大或老化程度高的枝條,這樣的枝條扦插不易成活。采條后可立即進行插穗剪取,每支插穗要保留飽滿芽1~2個,長度為15~20 cm,剪取時用快刀將上端剪平,蘸蠟封口,下端削成馬耳狀斜面。根據(jù)采條部位分類扎捆,每捆50支,將插穗下端置于50 mg/kg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24 h,也可以用50 mg/kg ABT生根粉溶液浸泡1 h。浸泡催根能有效提高生根率。采條后若不能及時扦插,要將采條進行低溫沙藏備用。
2.1.2 插床制作扦插育苗地選擇與播種育苗地選擇基本相同,以通氣性強的砂壤土為佳。地塊選好后深耕細耙,同時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農(nóng)用硫酸亞鐵制成30%水溶液,每667 m2用15 kg進行土壤消毒。然后再進行插床制作。根據(jù)地塊走向,床寬為80~100 cm,高30 cm,長度因地形而定,床間步道溝寬35 cm。扦插前在苗床上預(yù)設(shè)拱棚骨架,用塑料膜蓋頂,搭建高度為160 cm的遮陽棚。
2.1.3 扦插方法扦插一般在每年的3~4月間,即樹液開始流動之前進行。潛山地區(qū)可以在3月中下旬進行扦插,時間選擇要結(jié)合氣候而定,太早溫度低,根系發(fā)育慢,不易生根出芽;太晚由于芽苞萌發(fā)會提前消耗養(yǎng)分,導致苗木成活率低。插前如果土壤緊密可以用扦插錐先插出孔,然后將插穗插入孔中,一般深度為插穗2/3便可,株行距5 cm×10 cm。然后壓實周圍土壤,使插穗與土壤密接,插后澆透水[4]。
2.1.4 插后管理插后要做好蓋草、灌溉、施肥、除草、松土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插后在扦插行用稻草、麥草等進行行間覆蓋,每天用噴壺進行噴水,保持床面濕潤,初期多澆,成活后減少澆水次數(shù)。追肥在成活后進行,先輕后重,結(jié)合澆水施用0.1%的尿素或1%~2%的磷酸二氫鉀。苗木扎根成活后,開始展葉抽梢,這時要分次撤草,增加光照,4周后,光照提高到50%,促進光合作用,促進壯苗。9月中下旬,可以將遮陽棚完全拆除,11月后便可再次移栽培育大苗。
嫩枝扦插一般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8月上旬進行。這時期銀杏新梢封頂,但枝條尚未木質(zhì)化,可以進行采條制作插穗。采條宜在樹冠中上部外圍,選取半木質(zhì)化長枝,按10 cm長度剪取插穗。插穗上端剪齊,保留葉片2~3個,下端同樣斜剪成馬耳形,下部葉片去掉,留1/3葉柄。插穗按一捆50支分類,做好母樹品種、地點標記。
插床制作與硬枝扦插相同,扦插時先用100 mg/kg的ABT生根粉浸泡1 h,扦插深度為上面留1~2個芽,其余全部插入土內(nèi),株行距6 cm×9 cm。扦插后要做好遮陰工作,可采用搭高底棚遮光。為了保水,可以在棚下覆蓋弓形塑料薄膜。嫩枝扦插的成活率基本能達到85%以上,插后管理與硬枝扦插基本相同[5]。
銀杏幼苗根莖嫩弱,易受地下害蟲侵害,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易發(fā)生病害。常見的病蟲害有根腐病、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除了在整地時施用硫酸亞鐵及敵百蟲對土壤消毒外,苗期也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隨時關(guān)注幼苗的生長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病蟲害的苗頭,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治。
要及時除草松土,破壞地下害蟲的生存環(huán)境,降低發(fā)病機會。高溫季節(jié)適時進行灌水,降低地表溫度,預(yù)防根腐病。每隔2周交替噴施150倍波爾多液和2%~3%硫酸亞鐵溶液,及時清理病株殘體,針對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可以采取90%的敵百蟲1000倍液拌毒餌誘殺,或者用辛硫磷1000倍液噴灑地面進行防治。另外,可以用硒土微肥根施或葉面噴施,防止因土壤瘠薄、土層較淺、地下害蟲危害、根腐、機械損傷等引起銀杏苗黃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