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生
(賓縣林業(yè)和草原局,黑龍江 賓縣 150400)
東北地區(qū)林場作為我國特定的木材資源產業(yè)基地,楊樹是現(xiàn)階段林場最主要的造林類型,是農田林網化和路邊種植樹木的重要品種,楊樹人工林造林面積逐年增加,需求量逐年升高。撫育管理是影響造林成活率的關鍵因素,因為每個苗圃都有著不同的自然條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天氣、水源等,同時培育的技術不同,以及物質條件等都不一樣,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可能導致最后的種植效果偏差過大。
在楊樹育苗前期,對育苗地的選擇非常關鍵。育苗基地的選擇要從各個方面考慮,盡可能提高育苗水平。在選好苗木種植地后,要提前做好整地工作。在楊樹栽植前進行翻耕,可提高土層透水性,增加土層含氧量,提高土壤養(yǎng)分。用機械設備翻耕后,土壤有機質和含氧量增加,有害菌的生長發(fā)育受到抑制。特別是東北地區(qū),早翻耕對土層解凍也有好處,可以防止土層結塊。同時,對各種雜物進行清理,最后進行開溝整廂,廂面寬1.5 m左右,高度控制在20 cm左右,保持良好的排灌條件。在進行整地時,還要在土地中進行足量的施肥,這個過程中要把土壤的狀況、條件充分考慮進去,從而確保肥料的適宜性。
楊樹品種眾多,不同品種樹苗的成長特性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對種植區(qū)域進行合理的考察,充分地把氣候、土壤等條件考慮進來,然后根據區(qū)域特征對楊樹苗的品種進行合適的選擇,這樣可以將樹苗的抗性提高,把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達到使楊樹茁壯成長的目的。
可以選擇成長期為一年的樹枝條作為種條,采用的部分為枝條的中下部分,首選筆直、長勢良好、沒有病蟲害發(fā)生的健康苗。將插穗剪成17 cm長左右,芽口的距離控制在1 cm左右為佳。剪好之后,成捆地將其浸泡在水里,避免出現(xiàn)樹苗缺水的情況。
考慮到北方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大,應在初春的時候進行扦插。采用直插方法,株行距保持在50 cm左右,扦插后土層與扦插要緊密相連,保證扦插苗能夠消化吸收足夠的水分。北方楊樹綠化苗木扦插相對密度一般在5萬株/km2左右。一般來說要根據當?shù)氐木唧w情況,如苗木種植地總面積、種植技術水平等,充分考慮外界因素后做出合理有效的調整,必要時可以降低幼苗扦插的相對密度。
當插穗萌芽達到15 cm高時,保留長勢良好的萌芽,抹去其他萌芽。并做好人工除草工作,及時中耕松土,中耕可以和除草同時進行。中耕的好處很多,它能使土壤疏松,增強抗旱能力和保蓄土壤水分。因此,在灌水和降水之后都應該中耕。但是在中耕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損傷了苗根,中耕的深度一般在5~8 cm左右。
楊樹栽植后,應在春季(3月初和3月中旬)進行澆水。此時東北地區(qū)土層已基本解凍,會出現(xiàn)微裂松散土。第一次澆水后到4月份,再根據具體情況適量澆水,以促進扦插根莖的健康生長發(fā)育。夏季由于北方降雨不足,還應進行澆水以補充水分。在施肥方面,每畝施入尿素10 kg,間隔25天左右再進行一次追肥,追肥結合澆灌一同進行。
選擇合適的造林地不僅是為了促進楊樹苗生長,更是為了讓樹苗能夠有更高的存活率,使樹苗的成長速度變快,要科學規(guī)范地選擇種植樹苗的地方,通過實際種植得出的結論是:1 m以上的土層和降水充足的地方更適宜楊樹的生長。如果土壤厚度和降水程度與標準值相差過大,就不適合進行種植和培育楊樹。
在楊樹造林的過程中,如何選擇楊樹苗很關鍵,主要是由于楊樹的品種繁多,而且不同品種的楊樹苗對蟲害的免疫能力不同,不同的楊樹苗適合生長的環(huán)境也不同,所以在選擇楊樹苗時,要了解造林地的環(huán)境和氣候,才能準確地選擇適合造林地的楊樹苗。另外,楊樹苗的質量也很關鍵,好質量的楊樹苗未來的成活率也會相對較高,成長狀況也會更好。因此,我們想要造林效果更好,就要在造林過程中選擇質量好的楊樹苗。
在楊樹造林過程中,應合理開挖種植穴,種植穴按照80 cm×80 cm×80 cm 的標準進行設置,并考慮起苗時土球的大小,合理擴大種植穴的面積。一般在冬春季節(jié)、立春前進行造林,這一階段降雨過后,土壤較濕潤,此時造林更有利于提高楊樹成活率。同時,應選擇南北向的造林方式,即寬廂南北向,便于獲得充足的光照。為了培育大徑材楊樹,可以運用寬行密株形式進行栽培,按照4.0 m×6.0 m設置株行距;為培育中徑材楊樹,可運用寬行密株的栽培方式進行造林,按照 3.0 m×5.0 m 設置株行距;為培育小徑材,按照2.5 m×4.0 m設置株行距,進行寬行密株栽培。
3.4.1 松土除草
松土和進行除草都能將土壤環(huán)境改善,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除草可以保證樹苗對養(yǎng)分的吸收,從而讓樹苗在最優(yōu)的環(huán)境下生長,也對樹苗的根系生長有了一定的保障。
3.4.2 肥水管理
楊樹在生長的時候對水的需求量是比較高的,為了保證楊樹能夠得到生長所需要的的水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其進行澆水。到秋末的時候,要注意水分結冰的情況,一旦水分結冰上凍將不利于樹苗生長。為了能夠讓樹苗健康成長,每隔一段時間還應該進行合理的施肥,保證樹苗能夠得到充分的養(yǎng)分,促進樹苗的生長。施肥的時候主要使用有機肥料,將其和土攪拌均勻以后施入,同時進行水分的補充。
3.4.3 整形與修枝
在冬天和剛入春天的時候,要對楊樹的多余、枯萎部分進行適當?shù)男藜粽?。為了能夠讓樹苗在后面能夠順利的成長,應將樹冠下側部位的競爭枝及中部位置的競爭枝進行修剪,把樹干上新長出來的嫩芽處理掉。
近年來,隨著楊樹霜霉病的廣泛發(fā)生,嚴重的地方病害率可達到30%以上,成為了制約楊樹速生發(fā)展的首要因素。霜霉病原菌常伏于樹根,在幼苗基部為害。當病斑橫向擴展,將莖或枝條圍住一周就會導致樹枝死亡、樹木枯死。楊樹霜霉病常見的類型有真菌霜霉病和細菌感染霜霉病兩種。
楊樹真菌霜霉病一般從5月中旬至6月為第一個高峰期,9月為第二個高峰期。在防治方面,一是加強管理,減少病原菌感染源。對苗木進行移栽時,要做好保護,盡量避免損傷根系,運苗時要保持水分。苗木最好浸入水中24小時,以保持根部的水分。二是藥物預防,發(fā)病期間可用50%三唑酮100倍液等噴灑或涂干。
對楊樹細菌感染霜霉病的處理,一是要加強檢驗檢疫,嚴禁從疫區(qū)移栽植樹。二是加強苗圃管理。扦插時,用地膜覆蓋,避免干旱和冷害,提高土壤溫度,促進苗木生長發(fā)育,提高抗病力。在育苗扦插前,將插條放在濃度為600 mg/kg氨芐青霉素液中浸泡24小時,誘導抗病原菌,提高苗木抗病能力?;旖涣只蚩共⌒詮姷臈顦淦贩N有利于控制霜霉病細菌感染的爆發(fā)。三是藥物預防。種植大苗時,可在早春刮白漆,或用0.5濃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噴干,從而防止感染。
葉片和葉梢容易發(fā)病,形成大量壞斑,從而呈現(xiàn)黑綠色霉變黑。病后嫩梢常出現(xiàn)局部萎縮變黑,又稱為“黑頸”,病害部位葉片變黑、脫落嚴重,產生多枝無主莖苗。對灰斑病的防治,應培育抗病力強的苗木,加強苗期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在發(fā)病時,用65%的抗敏素5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6月底噴灑,每15天噴一次,連噴3~4次。黃葉病斑呈灰白色,分生孢子盤散在變色病斑上,在高低溫的標準下迅速擴大,數(shù)日內就可導致幼樹死亡。預防措施為注意苗木基地的通風透光。一旦發(fā)生病蟲害,應立即用藥物為1%農用鏈霉素、65%代森錳鋅500倍溶液或10%代森錳鋅脫脂劑的超低容量噴霧器噴灑,每15天一次。
該病主要由黃色粉狀孢子在夏季傳播,可隨風遠距離傳播。預防:使用抗敏劑400或500倍液,或用丙酮酸鈉噴霧器200倍液,每半個月進行一次,連續(xù)兩到三次。另外,科學施肥可增強抵抗力,清除樹苗上生長的病葉,也可減少病原菌。去除苗木上的枯枝和枯葉,焚燒病葉,減少病菌來源。避免苗木過密,施基肥,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楊樹種植不僅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可以為林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為更好地提高楊樹綠化苗木成活率,需要對實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為楊樹綠化苗木培育營造健康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因此無論是從綠色生態(tài)還是經濟發(fā)展的角度考慮,科學研發(fā)楊樹苗木種植技術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