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導(dǎo)讀"/>
魯鐘思/文
小飛俠彼得·潘的故事一直以來膾炙人口。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為孩子們朗誦的不是自己的作品,而是這部《彼得·潘》——
彼得·潘啊,彼得·潘,那個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小男孩是多少孩子們的夢,孩子們相信,總有一天,彼得·潘會來到他們的窗前,帶他們飛往那奇妙的虛無島……
彼得·潘永遠長不大,彼得·潘永遠純真。哪怕是隔著百年歲月,我們仿佛仍能聽到彼得·潘驕傲地翹著鼻頭說:“沒人能抓住我,然后強迫我成為一個大人?!?/p>
《彼得·潘》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詹姆斯·巴里(1860—1937)的代表作。詹姆斯·巴里生于英國東部蘇格蘭(現(xiàn)安格斯郡)農(nóng)村一個織布工人之家。他自幼酷愛讀書寫作,他的“菜園派”風(fēng)格小說,以幽默而溫情的筆調(diào)描述了蘇格蘭農(nóng)村的風(fēng)土人情。1904年,詹姆斯·巴里發(fā)表了劇本《彼得·潘,不肯長大的男孩》,這部劇在1905年首演時,就引起了轟動。以后每上演一次,詹姆斯·巴里就將劇本修改一次,直至1911年,《彼得·潘》才以小說的形式出版。這部經(jīng)典之作為他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彼得·潘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他不喜歡大人,他來自神秘遙遠的虛無島。
一天晚上,彼得·潘來到了倫敦一棟門牌號是14的小姑娘溫迪家。溫迪發(fā)現(xiàn)了想把影子粘在身上的彼得·潘和仙子叮叮當(dāng),一段奇妙之旅就此展開。
彼得·潘教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在空中飛,一路飛行,飛到了虛無島。因為叮叮當(dāng)?shù)募刀?,溫迪中箭險些失去生命,在彼得·潘和大家的照顧下,溫迪漸漸好轉(zhuǎn)。孩子們脫離了成人管教的束縛,自由自在,卻又想有個媽媽。溫迪答應(yīng)成為這群孩子的媽媽,雖然她也僅僅是個孩子。
在島上的日子,無憂無慮的同時也充滿著新奇和刺激。他們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盜、美人魚……由于海盜胡克作祟,戰(zhàn)爭不斷爆發(fā),彼得·潘卻總能大顯身手,想出巧計搭救伙伴們。最終,彼得·潘和孩子們戰(zhàn)勝了胡克船長。
溫迪想媽媽了。在她的動員下,孩子們決定告別虛無島,飛回家中。彼得·潘想提前飛回去,將窗戶關(guān)上,讓孩子們傷心地以為父母不再等待他們,直到他看到了溫迪的媽媽,彼得·潘心軟了,溫迪和弟弟們終于回到了家。這一切對他們來說,仿佛是一場神奇的夢。
隨著時間流逝,溫迪一直等著彼得·潘每年一次帶她重回虛無島。她從拒絕長大到擁抱長大,終于長成了一個成年人。她出嫁之后,有了女兒簡。溫迪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虛無島上生活過,女兒簡卻對這一切深信不疑。
彼得·潘飛來了,他永遠不長大,也永遠不回家。他帶走了溫迪的女兒簡,讓這些純真的孩子們感受虛無島,將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送到虛無島繼續(xù)享受無拘無束的童年時光……
拓展思考
彼得·潘為什么不想長大
彼得·潘本來也有媽媽,他飛回家后看到媽媽并沒有一直開窗等他,床上甚至有了另一個孩子時,他覺得自己被媽媽拋棄了。開始的時候,他很傷心,后來就滿不在乎了。大人的世界讓他害怕、壓抑,而他是一個愛玩的頑童,所以他選擇了拒絕長大。他的不想長大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永無盡止的游樂、永恒的童年以及永不衰老。
你覺得彼得·潘是個怎樣的孩子
彼得·潘是一個長著滿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樹葉和樹漿做成的衣服,不愿長大也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他會飛,在虛無島上,大家都很喜歡他,所以彼得·潘性情豪邁奔放,驕傲又任性,有著兒童幼稚調(diào)皮的一面,有時候也會傷害真心愛他的朋友。他愛溫迪,卻不知道如何愛,怎么表達愛。
“眼看邁克爾就要墜到海面上了,彼得·潘才飛快地沖下去,一把抓住他。彼得·潘這一下干得可真漂亮,但是他總是等到最后一刻才去救人,而且,他好像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專門為了救人?!?/p>
彼得·潘的記性不太好,因為他總有更多精彩的冒險故事,舊的記憶被不斷覆蓋,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彼得·潘選擇了永遠自由,孤獨也將伴隨著自由,他有屬于自己的狂喜時刻,卻也和世間的情感擦肩而過。就像書中說的:“他也曾有無數(shù)的、別的孩子不會知曉半分的狂喜時刻,可此刻他從窗戶這兒看見的那一點兒幸福,卻永永遠遠地將他關(guān)在了外頭?!笨此茻o拘無束的生活,背后的真相是,沒有人能為他撐起天。彼得·潘治愈自己的方法是遺忘,把一切不開心的事忘記,只留下美好的回憶,讓人心生憐愛。
如何看待這部童話中的反派胡克船長
如果說彼得·潘象征著人類童真的美好,那么胡克船長就代表著長大后的現(xiàn)實,孤獨、無奈。
在成為海盜前,胡克船長曾在一所著名的公學(xué)讀書。他也曾是一個天真的孩子,學(xué)校的教育使他堅持著對“好風(fēng)度”的強烈渴望。但是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他被現(xiàn)實逐漸改造成了冷酷暴力、深不可測的胡克船長。他個性復(fù)雜,詭譎多變,內(nèi)心憂郁,十分孤獨,渴望母愛。最終和彼得·潘戰(zhàn)斗失敗,他掉進了鱷魚的嘴里。
佳句賞析
◆他們一夜一夜地坐在那里,回憶那個致命的星期五,直到每個細節(jié)都深深印在腦海里,像壞損的硬幣上的圖案一樣,從另一面凸顯出來。
溫迪和彼得·潘飛走了以后,溫迪的爸媽日夜思念孩子。回憶夾雜著痛苦,讓他們痛不欲生,悔不當(dāng)初。作者將不好的記憶比作“壞損的硬幣圖案”,抽象化的痛苦有了具象化的表達,句子變得生動可感。
◆對溫迪來說,一年的等待多么漫長啊。但彼得是一如既往地令人著迷,他們在樹梢的小房子里做了一次美妙的春季大掃除。第二年,彼得沒來接她。
這里已是故事的結(jié)尾處。寥寥數(shù)筆,勾勒出了小女孩溫迪渴望見到彼得·潘,但希望落空的心情。彼得·潘沒有來接她,讀者不由得追問為什么。巧妙地設(shè)置懸念,可吸引讀者繼續(xù)閱讀下去,尋找答案。
小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趣味閱讀)202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