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玲
(長春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長春130032)
現代化不是一個單純的名詞概念,而是一個集大成的發(fā)展過程,既體現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高度發(fā)達,也體現在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水平高度發(fā)達等多個方面。從發(fā)展的視角來看,現代化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發(fā)展階段。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新時代將通過“兩步走”戰(zhàn)略,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樣的目標規(guī)劃與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相比,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眾所周知,建成現代化強國需要宏觀布局、科技創(chuàng)新和一流人才,也需要全體中華兒女統(tǒng)一思想、堅定必勝信心。因此,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歷程上,思想政治教育要一如既往地發(fā)揮教育、引導、傳播、宣傳等功能,同時,還需要因時而異、因勢而變、適時轉換,發(fā)揮出更大的實效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自豪感與日俱增,生活在中國的每一個人由衷地感覺到幸運、幸福。2020 年,盡管國際國內境況比較艱難,中國共產黨仍然以其強大的領導能力帶領人民化解了危機、克服了困難,打贏了全世界最偉大的“脫貧攻堅戰(zhàn)”,為國際減貧事業(yè)作出重要貢獻,并保障了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大幕如期開啟。但是,未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肩負起新的時代使命,實現好由傳統(tǒng)功能向現代功能的轉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zhàn)?!保?]當前,世界經濟中心已經呈現“東升西降”的發(fā)展趨勢,全球話語權逐漸從少數發(fā)達國家轉移到多級發(fā)展主體。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使西方發(fā)達國家經濟出現衰退,經濟負增長成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抗疫斗爭的偉大勝利,舉全國之力保障人民遠離病毒威脅。另外,中國經濟率先實現正增長的發(fā)展結果,無疑使南北格局出現更加明顯的變化。世界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在這樣的百年變局中,中國的發(fā)展步伐需要更加穩(wěn)健,民族的自強信心需要更加堅定,大國的責任擔當需要更加凸顯,中國的制度優(yōu)勢需要更加彰顯。中國人民要更加團結起來,凝聚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為實現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的偉大夢想而不懈奮斗。然而,變化的世界容易引發(fā)思想的變化,如何處理好“變”與“不變”,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發(fā)揮更大作用。毋庸置疑,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唯有不斷拓展和延伸,才能保障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奮斗方向、堅毅必勝信心。
1921 年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命運轉折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黑暗中的中國點燃希望,在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走出一條當家作主、由貧到富、由弱到強的發(fā)展道路??梢哉f,近代以來,滄桑變化的斗爭史、百折不撓的奮進史、步步艱辛的建設史,始終不斷為民族復興積蓄力量。100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實踐,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今天,中國人民不僅能夠挺直脊梁,而且腰包也鼓了起來??梢哉f,一百年前的中國人民絕對想象不到一百年后的中國會是今天這個模樣。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永遠不會從中國人民的記憶中抹去,今日之中國不再亦步亦趨,不再受制于人,“強起來”是新時代賦予中國人民的最好禮物,“強起來”也是中國人民交給新時代的最佳答卷。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大國,但還不是一個強國,“大”與“強”之間并非體量和人口的差異,而是綜合國力和競爭能力的差異,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就必須快速發(fā)展起來,快速強大起來。偉大夢想需要堅定信念支撐,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壓艙石、定盤星,因為只有目標明確、方向正確、斗志滿懷、勇往直前,才能披荊斬棘、攻克難關、一路凱歌、抵達勝利的終點。因此,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新內涵,發(fā)揮新功能,在精神引領、輿論引導、激發(fā)潛能等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
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要求和關注越來越高,期盼擁有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更好的教育師資。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教育硬件設施建設比較容易在短期內改善提高,但教育軟件方面的建設卻需要一些時間來完善提升。加快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可以有效化解社會矛盾,而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就要發(fā)揮好思想政治教育這一育人陣地的教育效能,促進學生了解、幫助學生理解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對當代中國建設以及未來發(fā)展的重大意義,學懂、弄通、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理論精髓,在思想引領、堅定信念、立德樹人過程中,推動這一思想的系統(tǒng)化、生活化、大眾化。《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我國教育發(fā)展藍圖擘畫到2035年,而2035年正是新時代“兩步走”戰(zhàn)略的時間分割點。中國未來30 年的發(fā)展圖景已經清晰展現在人民面前,當前我們的重大任務就是齊心協力、不懈奮斗。思想政治教育唯有強化為頂層設計服務的功能,解讀好、闡釋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精神內涵,幫助青年學生了解、認同并積極主動為教育現代化作出一份貢獻,才能更加展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和精神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是一個頗富張力的重大課題。這個課題有機嵌套于復雜的時空結構之中,并深受歷史—現實、中國—世界、理論—實踐多維關系矩陣的影響和制約?!保?]現代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可能一成不變,需要守正創(chuàng)新,即在繼承傳統(tǒng)功能的基礎上,有所突破、進行轉換。這種轉換必須要與國際國內在新形勢下出現的新特征緊密結合,而非任意轉換。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從理論、實踐、價值三個向度拓展延伸出新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育人陣地,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廣大學生服務,因為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心中的分量是最重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皩崿F現代化,是人類文明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歷史行程中的基本共識、普遍實踐和一致目標?!保?]建設現代化強國就是要讓人民群眾以無比自豪、無比自信、無比榮耀的姿態(tài)展現在世人面前,現代化強國之路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之路?,F代化強國不會從天而降,需要廣大人民眾志成城、拼搏奮斗,人民才是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的踐行者。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一切發(fā)展為了人民”的治國理政邏輯,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深刻詮釋。我們要建成的現代化強國是全體中國人民“強起來”的社會主義強國,是以人民強大為主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青年學生唯有認識到自身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重要責任,唯有自覺形成主動投身現代化強國建設實踐的愿望,唯有將個人的人生理想與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集體理想統(tǒng)一起來,才能保障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發(fā)揮好思想傳播、精神解讀、凝聚共識、化解矛盾等戰(zhàn)略服務功能,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順利實現。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順應新時代社會發(fā)展需要,在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弊端基礎上的一種升級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將更加凸顯靈活主動、依法治教的特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4]。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打破傳統(tǒng)思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從二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轉換,強化教育主體主動參與,努力實現共建共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科學選擇,不僅能夠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功能,還能凸顯“治”的優(yōu)勢和特征。另外,實現教育現代化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現代教育理念宣傳,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教育現代化的目標要求、主要任務和實施策略,培養(yǎng)學生形成現代化思維、形成理論自覺。
構建一個共建共享的教育生態(tài)圈,能夠滿足人才成長發(fā)展需要、現代化建設對時代新人的需要,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要。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師資、更好教育環(huán)境、更好教育資源的需要從未如此強烈,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從未如此之多,營造共建共享的教育生態(tài)已經迫在眉睫?,F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實現了不同時空、不同群體同上一節(jié)課、同學一門課、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愿望。當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導家長放下焦慮,用平和的心態(tài)接受中國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現象,相信通過發(fā)展一定會解決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不斷增長的需要與不平衡的教育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中國教育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參與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的成果當然也要由全體人民共同分享。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現代化過程中,要通過宣傳、教育和引導,促進教育生態(tài)完善,實現教育發(fā)展共建共享。
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能夠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當前,我國已經圓滿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刻,現代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從理性思維向實踐思維、從知識傳授向砥礪精神、從傳統(tǒng)教育模式向現代教育模式三條路徑進行功能轉換。
理念變則行動變,轉換教育思維將會引起教育效果改變。目前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較強調課程建設,除了開設公共必修課之外還開設了選修課,教學形式基本以教師講授為主,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除了讓學生感覺疲憊,更多的是令學生感覺枯燥。各門課程之間存在內容重疊、知識點重復等問題,很多學生感覺上的多個課堂似乎是同一門課程。試想一下,如果調動不起來學生學習興趣,怎能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代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于從知道是什么、為什么轉換到學會怎么做,必須要走出課堂,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雙手動起來,突破獲取理論知識的局限,更加強化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過去,我們特別注重從理論上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更加側重告訴學生什么是對的,應該如何做,但教育效果有些差強人意。學生們似乎對約定俗成的“對”與“好”并不感興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苦口婆心換來的可能是學生們的無動于衷。因此,現代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轉換視角,從學生需要的維度思考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實踐的思維解決學生的困惑與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個人成長成才。
現代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不是單純的一門學科、一項工作、一個知識領域,而是一個集大成的培養(yǎng)社會主義時代新人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相對于其他教育而言,具有其特殊性,不僅要傳遞科學的理論、思想和觀點,還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信仰和“三觀”。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在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是砥礪精神、凝聚共識,構筑起實現偉大夢想的堅固長城。因此,必須優(yōu)化教育內容,補齊學生思想短板,強化學生靈魂滌蕩,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一個民族,如果能贏得青年則能贏得未來,現代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從知識、情感、意志、信仰、行為等維度共同推進,著力發(fā)揮知識育人、實踐育人、環(huán)境育人、思想育人、情感育人的協同作用。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發(fā)展顯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帆風順的現代化之路,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布滿荊棘的艱難歷程,必須在教育過程中鍛造學生的精神意志、道德品格,用偉大中國精神浸潤思想,引領學生樹立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拼搏奮斗的遠大理想。現代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像燈塔一樣,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指引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堅定地走下去,無懼風雨、一路向前。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助推了教育現代化的快速發(fā)展。2020年由于疫情肆虐,從傳統(tǒng)時代的線下教學轉變?yōu)樾畔r代的線上教學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主動選擇的最優(yōu)教育模式,在這個“非常態(tài)”的特殊時期,學生快速接受并適應了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使緊急狀態(tài)下中國的教育節(jié)奏平穩(wěn)有序,有條不紊。中國的教育在這個特殊時期之所以能夠順利過渡,主要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引導、大力宣傳。數不盡的戰(zhàn)疫宣傳大課、挽救生命紀錄片、戰(zhàn)疫感人故事,使學生們相信安心進行線上學習、待在家里就是為全民戰(zhàn)疫做自己的貢獻,使教師們認同線上授課與線下授課擁有同樣的育人效果。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仍然會有各種風雨來襲、各種挑戰(zhàn)出現,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發(fā)揮好壓艙石的作用,善于打破傳統(tǒng)、破舊立新,在紛繁復雜的現代化浪潮中激流勇進、獨立潮頭。
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中國國情而產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形式,是中國共產黨獨具的政治優(yōu)勢,無論革命、建設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都曾發(fā)揮過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包h和國家從根本上決定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服務發(fā)展大局,努力實現轉型發(fā)展,不斷滿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人才需求?!保?]伴隨著中國的崛起,國際上一些勢力加緊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進行攻擊,多元文化無孔不入地充斥著學生的日常生活,面對這樣的情況,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發(fā)揮更大作用,為青年學生筑起一道思想屏障,傳遞給青年更多判斷是非的能力,努力為青年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刻,在我們接近勝利的重要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面對挑戰(zhàn)、責無旁貸地發(fā)揮更多更有效的功能。與時俱進地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轉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唯有如此,才能永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戰(zhàn)斗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