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賀
這是一個告白極其隨意的時代,這是個告白極其貧乏的時代,這是“榜一大哥”一夜之間可以為女主播一擲千金的時代,這是一個家人相聚各自捧起手機一言不發(fā)的時代……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又很遠……
我們之中太多人,習慣于在陌生的網絡空間內袒露心緒,卻很少與親人、愛人分享與共情;我們成為了陌生人生活中的主角,卻成了親人、愛人生活中的陌生人。我們腳步太快,被生活的現實追趕著一直向前,甚至即使在一種關系中跌倒了也沒時間舔舐和愈合傷口——
葉子大我一歲,是我一個很要好的高中同學,她與老馮步入婚姻12年有余,兒子11歲了。據說,當年也是郎才女貌的神仙伴侶……可是,時光啊走著走著——如今已同床共枕卻相對無言。我未婚,對愛情還有無限憧憬,透過她的言語之間我聽得懂酸楚,卻無法感同身受她的體會。是再美好的愛情都逃不過時間和婚姻的枷鎖,還是生活的一地雞毛讓他們失去了彼此告白的情趣和心境?日子過久了,耐心磨沒了,就把所有憧憬都磨成了指尖的沙,隨時光慢吞吞被淹沒。
我問葉子,會否嘗試與老公徹夜無眠地推心置腹談一次?她說,兒子每晚寫完作業(yè)大概10點鐘,之后她要打掃戰(zhàn)場,準備第二天早晨的食物,洗當天脫下來的衣服……日復一日。有次葉子手術,我與老馮在手術室外等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聊了很多。我下意識地問老馮,為什么不能讓葉子更幸福些?老馮一愣,問我為什么這樣說……我說,葉子說她生日的時候你從沒送過花給她——老馮委屈道,“她每次生日,我都至少給她三萬!不是比玫瑰花實惠多了。”我沉默了良久,沒有接老馮的話。男人和女人的世界,無法以對錯評判。我只知道,葉子并不想要錢,只想要一束花而已……
女人需要的告白就如此簡單。
我常常在單位正在開會的期間,接到父親的電話,大概就是問問我早飯吃了什么?幾點吃的?工作特別繁忙或者場合特別不合時宜的時候,接到這樣的電話我常常會很壓抑……有次,我跟父親有些嚴肅地談了這個話題,相當于小時候我考試沒考好他約談我的氣氛。父親很尷尬地強擠出一絲笑望向墻角,眼神落寞了許多。那一刻,我忽然覺得自己很不孝。父親對我的愛,嘮叨和叮囑就是告白……而我很多時候把他當成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把生活中多數的時間都交給了工作、學習、同事和朋友。我以為我很努力,成為令父親驕傲的孩子,就是對他最好的告白。然而,在父親眼里,我輕松快樂健康如愿地生活才是他的愿望。父親終究是父親,在被我約談一段時間之后,又恢復了以往的日常,還是會在我正在開會時突然來個電話,告訴我東北要降溫了,明天要多穿衣服……
我常常被父親的告白弄得不知所措卻淚如泉涌。
去年“三八”節(jié),前男友還是我當時的男朋友。他給他所有認識的女生發(fā)了短信問候,而我是他的例外。下午兩點多還是沒有盼來他的微信,大吵一頓后,他說他其實已經準備好了花和晚餐,只是覺得我是自己人沒告訴我,覺得不用那么麻煩。他問我為什么不能夠耐心一些,等待他給我的驚喜……后來我們分手了,他再沒機會給我驚喜。我人生中唯一與他相關的“三八”節(jié),是在和他爭吵中度過的,成為了彼此心頭拂拭不去的酸楚。
一個深邃,一個熱烈;一個理性,一個感性。我們,像是兩條平行的線,各自沿著自己的方向伸展,誰也不努力與對方相交。我覺得他不夠愛我,他覺得我不夠懂他;他需要我體諒,我需要他包容;他未給予我想要的,我也未給予他想要的;我需要的簡單告白,之于他是矯情。他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將所有的周到和細心給了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我又何嘗不是?我們把耐心和包容給了潛意識中害怕失去的人,卻以自己人為借口傷害深愛自己不舍得離開的人。因為心里明知底牌,傷到了也不會走,所以傷的時候那么恣意。
愿,2022年,我能得到并能珍惜我期許的告白。
觀點速遞
網絡輿情是社會的皮膚,它能夠靈敏感覺到世態(tài)的冷暖,因此,準確研判、及時引導網絡輿情成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工作。網絡輿情是對社會治理的重大挑戰(zhàn),但是網絡輿情也給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提供了契機?;ヂ摼W是有記憶的,人類在網絡空間的一切活動,都會轉化為赤裸裸的數據;通過智能算法處理大數據,可以精確描繪出網民的思想、行動和情感,這為社會治理提供了寶貴的民意依據,也為社會治理指出了明確的工作方向。
——駱正林,《新聞愛好者》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