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1日7時40分左右,韓國連接漢江南北兩岸的圣水大橋已是一片車水馬龍。因天氣陰沉,大多數(shù)車輛正開著車燈,以時速40公里的速度行駛。突然,隨著一聲巨響,橋梁第10和11節(jié)之間一塊長達48米的橋板從大橋中段塌入江中,正在其上行駛的6輛汽車,包括1輛載滿學生及上班族的巴士和1輛載滿警員前往慶祝會場地的客貨車,隨即墜落20多米高的橋下。
事故發(fā)生后,當?shù)卣⒓闯闪⒕仍笓]部,警察、消防員、醫(y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了現(xiàn)場,共出動1500人,其中包括150名水下勘探人員,另有16架直升機和6艘巡邏艇抵達現(xiàn)場。最終,事故造成32人死亡,17人不同程度受傷。
圣水大橋坍塌事件震動了韓國。時任總統(tǒng)金泳三稱這是“一場災難”。他解除了當時漢城市市長李元鐘的職務,隨后公開向全國人民道歉。韓國國會因此召開緊急會議,強烈譴責這一劣質工程的承建者、建筑行業(yè)的腐敗行為及政府對國家投資工程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和檢查。韓國總理李榮德召集內閣緊急會議后,向金泳三遞交了辭呈,以示承擔圣水大橋坍塌事件的責任。韓國執(zhí)法機關逮捕了7名建筑官員,檢察官指控他們犯有玩忽職守、過失殺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