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一中學 賈 偉
筆者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并探究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有效策略。
1.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將視頻、音頻和圖片等結合起來,豐富教學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感官體驗的同時,使知識的傳授更加高效和高質。此外,多媒體技術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可以化抽象為具象,化繁為簡,將抽象化、理論化的知識更加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開闊學生視野。
2.方便教師課前備課。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不但能夠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對教師備課也有較大幫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道德與法治教學完全依賴課本的局面,能結合時事進行擴展和延伸,能廣泛搜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保證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高效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枯燥的課堂生動化和趣味化。此外,多媒體技術在備課階段的應用,可以節(jié)約教師搜集資料的時間,使教師有更多的精力進行課程的優(yōu)化設計。
3.創(chuàng)設多樣化教學情境。
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便利性以及其具有的豐富資源儲備,便于教師在課上、課下進行大量的信息搜索與查找,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引導學生逐步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的論證,從而獲得情感體驗,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提升,打造高效、生動的道德與法治課堂。
1.課前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傳統(tǒng)單一的授課方式要求學生聽、教師講,容易使學生感到乏味,也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整個課堂活動的開展有一定影響。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若能夠科學地利用多媒體,將會極大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在求知欲的驅使下自主學習教材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課堂氛圍。
針對初中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的特點,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豐富多元的教學情境,將教材中蘊含的理論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在課堂中,在刺激學生感官的同時促進學生理解,并在豐富的情境中使學生獲得飽滿的學習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中的豐富資源,搜集與課程內容相近的案例,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進而降低知識的難度,促進學生理解。
例如,在“依法行使權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先播放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討,進而構建生動、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
3.組織討論,增進學生交流。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營造熱烈、積極的課堂氛圍較之其他學科更有難度。教師除了具備風趣的語言、巧妙的教法,還應把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能力,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結合起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較為開放,涉及的政治問題較多,如社會熱點、國內外形勢、公民道德規(guī)范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展開激烈的探討和爭辯,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例如,在教學與消費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當今社會的消費現(xiàn)象,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
注:本文系2020年蘭州市個人課題和蘭州市規(guī)劃課題《初中思政課教師TPACK現(xiàn)狀及發(fā)展研究—以蘭州市為例》(項目編號:LZ[2020]GH337)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