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 (江蘇省連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學)
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的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以視頻的方式逐漸融入小學英語課堂。借助微課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間接增加了學生的詞匯儲量,微課中靈活的畫面動作和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從視覺和聽覺等多種感官調動學生注意力。結合微課的不同展開形式,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借用了不同的方式,將動畫、繪本等方式融入英語課堂,隨堂推送梯度習題鞏固知識,為學生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防止啞巴英語,同時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改變傳統(tǒng)閱讀枯燥的模式。
動畫視頻授課模式是小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模式之一,夸張的人物動作和表情、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層次錯落的顏色搭配,對學生視覺和聽覺構成了誘人的刺激。所以,動畫視頻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興趣,在視頻中直觀地呈現中西方語言表達時的不同,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中西文化差異,理解簡單的語法使用差異,培養(yǎng)英語閱讀興趣和習慣。
學習“Whose dress is this?”一課時,教師可以制作微動畫視頻,例如:以舞臺演出為背景,后臺更衣室有不同的服裝,每個人遵循不同的時間點上場。工作人員在準備服裝時,不小心弄錯了衣服,演員換衣服之際發(fā)現不屬于自己的衣服,問:Whose dress is this? 請學生觀察該句順序和漢語的區(qū)別,需要該衣服的演員看到并急呼:It’s mine!視頻中又有人問:Whose gloves are these? 大家一看都不認識,有的說“I don’t know”:有的說I have no idea. 后續(xù)對話不再詳舉?!癢hose dress is this?”如果按照單詞順序直譯為誰的衣服這是,“Whose gloves are these?”按照單詞順序直譯為“誰的手套這是?”中國人習慣的說法是“這是誰的衣服”“這是誰的手套”。所以在英文中,whose,what, when, where 等,屬于特殊疑問句,指點明要問的核心再進行解釋說明。中西文化關注點的差異,導致中西文化的差異和說話方式的差異。
由此可見,在英語學習中通過動畫視頻的方式進行英語閱讀學習和訓練,可以讓學生直觀體會到中西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的區(qū)別,進而才能在動態(tài)的學習過程中理解中西文化差異,吸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習內容合理地拓展視頻微課資源,直觀地展現中西方文化在對話交流和文字表達上的差異,幫助學生理解文化差異,提升英語表達和閱讀能力。
傳統(tǒng)的習題練習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課堂知識,但是不同學生的英語認知水平存在差異,需要教師能夠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滿足差異性需求。
以文本為閱讀內容,進行習題訓練,微視頻演示“Protect the Earth”一課時,教師播放與保護地球和20 世紀科技進步發(fā)展中對地球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之后借助圖片展示大自然向人類發(fā)出的警告,包括drought干旱、rainstorm 暴雨、flood 洪澇乃至earthquake 地震,與此同時人類為了修復對大自然造成的損傷已經開始采用不同的方式修復大自然的破損,請學生回答問題,你見到的修復方式有哪些?你為保護地球做了哪些貢獻?你認為高端科技產品有哪些?你認為還可以使用什么樣的方式保護地球?遞進式問題,英語閱讀能力弱的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等,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既意識到自己知識儲備的薄弱,也看到了別人知識面的寬廣,從而愿意主動學習。梯度式習題訓練,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
由此可見,英語習題的梯度練習,并不意味著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做不同形式的題目,而是根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不同,讓學生根據理解程度依次回答具有遞進性的問題。以微課形式展示相關英語學習內容,之后提出梯度性的習題進行提問,可以尊重和保護小學生的敏感心理,為每名學生展示努力的方向,從而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意識到課后自行閱讀增長知識,才能課堂熟練回答問題。
繪本故事可以通過看圖閱讀講故事的方式,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鍛煉英語表達能力。結合英語課程要求,教師可以將課本簡化為繪本的方式開展英語微課教學,也可以以課本為依托,尋找相似的課外讀物作為微課素材,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在學習“Happy New Year!”這一單元內容時,借助中國年繪本故事展開微課教學,在繪本第一頁中介紹了新年大家常見的活動Spring cleaning,即全家大掃除迎新年,第二頁在集市買年貨New Year’s Eve,第三頁介紹了在家燉制stew 或者腌制pickle,即可以長期存放的肉或者菜,第四頁介紹了貼對聯paste the antithetical couplet,第五頁介紹了放鞭炮let off the firecrackers,第六頁介紹了拜年pay a New Year call.在這個繪本故事中利用應用詳細地描述了在中國過新年時的一些年俗活動,教師先引導每一頁的故事閱讀思路,之后要求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復述,學生復述的同時可以增加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學生在繪本故事閱讀講述中,會出現詞匯量少而卡頓的情況,此時教師及時提供幫助,增強小學生的自信感,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故事有很多的傾聽者,從而提升學生參與度,培養(yǎng)英語表達能力。
當然,以繪本故事為基礎開展微課教學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比如無法及時糾正學生的語法或者發(fā)音問題、如果教師引導方式不當小學生可能出現天馬行空的想象等。所以故事豐富的同時,教師需要格外注意自身思維敏感性和英語發(fā)音的準確性,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想法和認知,達到靈活表達的要求,在確保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鼓勵其準確地利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
英語作為語言學科需要在實踐情境中才能充分地體現出語言的內涵價值,才能夠發(fā)揮語言學科的特點,實現學生思維空間的拓展,探析語言和活動背景的內在關聯。因此,創(chuàng)設實踐情景是“微課”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方式,借助視頻動畫展示某種對話場景,揭示其中的對話內涵,從而可以讓學生直觀地體驗相應的對話表達內容,提升閱讀的直觀感受,還可以實現思維空間的拓展。
在講解六年級下冊的“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單元的內容時,以視頻的形式播放展示課本當中獅子和老鼠之間發(fā)生的小故事。在視頻觀看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屏氣凝神全神貫注地觀看自己喜歡的動畫內容,并且在觀看的過程中通過字幕以及獅子和老鼠的對話完成了本節(jié)課閱讀內容的學習。在視頻動畫中直觀地感受到了獅子和老鼠之間體型的差距,明確了英語單詞“l(fā)arge”的含義,并且在動畫中將獅子鋒利的牙齒有了生動的展現,讓同學對于“Sharp”的含義也有了直觀的認識。而且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獅子說出:“You’re so small and weak! How can you help me?”時 的 嘲 諷。這樣在后續(xù)的視頻中同學們還能夠看到獅子在被一張大網抓住的時候的那種無助的感覺,以及被小老鼠救出后那種意外驚喜的感覺:“The lion get out.‘Thank you!’ said the lion happily .” 就這樣一只強壯的獅子和一只瘦小的老鼠成了好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和動物應該和平共處的重要性,體悟到了自由的可貴。
由此可見,以視頻的形式展開微課教學,可以讓課本中的文本描述變成直觀可見的動畫內容,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才能得到充分地調動,進而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直觀感受到閱讀文本當中的對話情景,這樣十分有利于學生理解對話背后隱含的情感態(tài)度,掌握英語對話的實踐應用方式,從而可以實現思維空間的拓展。
對小學生來說,英語交流是英語學習中最困難模式之一,相比繪本故事,交流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常用的交流模式是對話交流,這種模式具備一定的互動體驗性,但是形式單一,無法喚醒學生強烈的體驗欲望。筆者提出新型交流模式,結合課本內容,以微課的形式模擬對話場景并結合場景布置相應的文化氣息,學生角色扮演時不能單純背誦臺詞,還必須有豐富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在學生之間的推崇中,增強每個人的自信心。
在講解童話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這一小節(jié)時,對于皇帝的新裝漢語故事,每位學生都耳熟能詳,借助這一故事開展微課教學,讓學生應用于對故事當中的對話進行轉述,之后進行角色扮演活動。當用英語進行表演時,不僅要求學生有強大的記憶力,還需要有靈活的舞臺表現能力。借助微視頻音樂進行角色扮演,充分展示國王的愚昧和騙子的狡猾,體會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的內涵。找?guī)孜粚W生分別扮演國王、裁縫以及小男孩的角色。國王the king 趾高氣昂穿著新衣服在大街巡邏展示時,群眾演員(角色為大臣)一片歡呼聲,They’re beautiful! Our king’s clothes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the world! 而此時扮演小孩的角色卻說:“But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隨之是老百姓爭相復議的聲音,故事結束落幕,學生繼續(xù)思考:皇帝是否能意識導致的問題呢,對騙子有什么懲罰?
由此可見,以童話故事為基礎,借助視頻微課資源在課堂中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可以讓學生在靈活生動的對話場景中熟悉相關的對話內容,營造趣味互動的對話情景,讓學生在童話故事的趣味互動中,掌握課程內容,增強學習認知體驗,開闊視野。因此,教師應借助微課資源創(chuàng)新靈活的互動閱讀教學模式,降低英語閱讀練習的難度,帶給學生動感享受的過程。
小學英語閱讀的授課模式,還應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靈活使用評價機制。英語閱讀學習的評價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導向、激勵和反饋作用,不僅可以激勵學生產生積極的心態(tài),同時逐漸引導學生產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微課豐富評價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My family”這一單元的內容時,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家庭故事創(chuàng)作和微視頻制作,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可以不配英文字幕,通過微視頻展示生活現狀的同時由一名學生進行閱讀演講。僅僅這樣的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以比賽的形式促進演講活動的進行,教師分別設置閱讀進步獎、閱讀優(yōu)秀獎、寫作進步獎、視頻制作優(yōu)秀、進步、創(chuàng)意等獎項。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給每個小組不同的獎勵,以鼓勵學生閱讀熱情。另外,教師要求學生用簡單的話語評價課本內容以及其他組的同學所展示的內容,指出哪些內容和自己生活相似,哪些內容有真情實感,針對哪些內容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從多方面多思維進行閱讀學習和體驗,增加創(chuàng)新意識和主觀意識,促進學生在相互評價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的意識。
所以,開展多途徑地評價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每個學生的參與度,給學生提供靈活廣闊思維空間,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機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在學習中獲得成長,在思考中獲得感悟。因此,教師應注重教學中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在微課教學載體中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維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鼓勵,從而主動地參與到英語閱讀學習中。
綜上所述,融合微課后的小學英語閱讀課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詞匯量和知識儲量少導致的閱讀問題,使閱讀學習進行得更加高效的同時可以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借助上述幾種方式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適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同時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也為學生進行后續(xù)英語閱讀學習奠定了思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