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政
小學生處在學習第二語言的起步階段和重要階段。但當前小學英語課堂語言應用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如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給課堂教學效果帶來了消極影響,這需要教師引起重視,分析課堂用語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優(yōu)化措施,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課堂用語是指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特定語言,主要用來控制紀律、維護課堂秩序、開展教學、組織教學活動等。正確的使用課堂用語,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讓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其運用英語溝通的良好習慣。教師課堂用語的應用效果能夠體現(xiàn)出教師的素養(yǎng),如應變能力、教學能力、語言功底、人文素養(yǎng)等[1]。有效地使用課堂用語,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教學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英語課堂用語有一些常見的句式,如組織教學活動時會用到“Who has got a chance?”“Who hasn't got a chance?”等;鼓勵表揚學生時會到“well done”“good job”“perfect”等。
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單一的語言,長期如此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提升學習的質(zhì)量。教師教學中常用的語言有“Hello!How are you,today?”“Now,let's start”等等。教師剛開始使用時,學生可以模仿學習。隨著時間的增加,學生會覺得比較單調(diào),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若是教師缺乏靈活的教學態(tài)度,就會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沉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整體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智力以及文化素質(zhì)。教師需要通過課堂的講解,讓學生掌握英語基本技能,培養(yǎng)其探究及思維能力,加強表達能力。語音教學屬于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而當前一些英語教師并非是英語專業(yè)的,導致教師的語音語調(diào)不夠標準,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解決。由于教師的素質(zhì)水平差距較大,限制了教學的效果。不正確或錯誤的課堂用語會影響學生語言輸入的準確性及學習熱情。教師作為給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及技能的主體,這也對其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師需具有較強的語言技能,確保發(fā)音準確、清楚、流利,同時要注意語音語調(diào),進而準確地使用課堂用語[2]。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掌握課堂語言的準確性,課堂語言是學生學習的首要材料,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使用能力,幫助其形成良好的習慣。在教學中運用英語,除了能夠給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之外,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給學生提供能夠模仿的語言資源,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基本技能;此外,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實際情況是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課堂語言時缺乏規(guī)范性及準確性。首先,存在“中式英語”現(xiàn)象。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習者缺乏英語知識,受母語和固有思維影響,在發(fā)音方式、短語組合以及語言順序等方面偏向漢語式表達,與英語母語國家語言習慣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存在語法錯誤。因為語速以及時間影響,一些教師在課堂中會出現(xiàn)失誤的情況,例如表達不夠準確、語言不夠規(guī)范等;另外,教師還會有一些語法問題,例如,句子成分省略不當、從句語序、主謂不符等。最后,隨意雜用中文和英文。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低級的語法及邏輯方面的錯誤,會對課堂的嚴謹性和教師的權(quán)威性產(chǎn)生消極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用語是口語交際語言,教師使用課堂用語時應確保簡單、明確。課堂用語能夠?qū)W生的聽和說能力進行培養(yǎng),然而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英語思維能力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需要翻譯成漢語再進行思考,這會加大學生理解的難度[3]。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復雜的長句,如“Would you come in front and face to the blackboard?”,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甚至聽不懂,容易影響學生的注意力,限制課堂教學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學習積極性,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這是課堂教學開始時使用的語言,在使用語言時應側(cè)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里應注意簡化語言,使用容易理解的英語表達,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通常教師在教學開始時可以使用“You look great today.”“OK,kids,are you ready to have class?”“Shall we begin our lesson now?”“Are you all here today?”“Let’s get ready for class”等進行開場??梢钥吹?,這些句子結(jié)構(gòu)簡單,可以表達出教師和學生間的問候。課堂開始之初教師和學生間的問候很重要,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開場時需要注重說開場語時的情感,只有體現(xiàn)出熱情,才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該利用合理的開場語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課堂開始就和學生溝通,可以為課堂教學互動奠定良好的基礎。除了固定的開場語外,教師可以和學生分享生活中的事情,自然而然地進行開場。例如,在學習《What time is it?》時,教師的開場語可以是:“You look so happy today,any good new?This morning I got up at 7∶00,and after my breakfast,I saw the clock in drawing room,it was nearly 8∶00.Then I back to bedroom,Oh! The clock here was stop.”學生聽到后感覺很有意思并露出了笑容,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過渡到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了解學生有沒有理解教授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使用“Is anything clear?”“Any questions?”等句子,或是運用“We are going to do a guessing/counting game.”,可以看到,句子中使用的是we,可以拉近師生間的關(guān)系,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在一些說明上加“please”,提升親和力。增加鼓勵和激勵語句的運用,如“Take it easy”“have a try”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使用課堂用語時需要注意發(fā)音、語法及語調(diào),給學生做出正確的示范。英語詞匯沒有語調(diào)。但句子有語調(diào),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盡量使用規(guī)范的英語,確保課堂用語的規(guī)范性及準確性。日常教師應該多模仿地道的英語,規(guī)范發(fā)音,積極地進行課后小結(jié),不斷地反思。適當使用夸張的動作及表達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英語教師可結(jié)合語音語調(diào)變化,配合表情及手勢,放大教學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進一步理解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有效地模仿。
教師在和學生溝通時應該重視規(guī)范使用語句。例如,在給學生頒發(fā)獎品時,教師一般會說“給你”,其正確的英語表達是“It's for you.”然而一些教師會說出“give you”。對于類似問題,教師在備課中要引起重視,認真思考每一句話,以免給學生做出錯誤示范。優(yōu)秀的教師需要在課前反復思考有關(guān)的教學用語,將課堂用語作為教學設計中的構(gòu)成部分進行準備,進而提升課堂用語的應用水平;還要參考其他教師的課堂用語,選擇符合自己風格的語言,或觀看優(yōu)秀教師的視頻,歸納其教學用語,靈活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錄音自己檢查不足的地方,及時進行改正。
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較短,詞匯量較少,如果在教師在教學中全部使用英文,會提升學生的學習難度。對此,教師在使用課堂用語時需要做到容易理解、簡單、地道,盡可能避免使用多音節(jié)詞以及長句。例如,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時可以說“Hands up”;當教師沒聽清回答時可以說“Pardon?”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簡化課堂用語,如將“Do you understand?”精簡成“Understand?”不僅能夠保持原句的意思,還能降低學生的理解及應用的難度,營造良好的英語話語氛圍。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英語教學內(nèi)容包括說、唱、聽、讀、寫、做,強調(diào)學生英語語感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需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提出相應的問題,注意問題語的規(guī)范性,確保學生聽到問題語之后能夠主動地思考問題。
首先,問題語要帶有激勵性。小學生的英語語言積累較少,要想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就要做好激勵和引導。常用的激勵問題語有“Can you try?”“Who want to be first?”“How about you?”等,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調(diào)動其說英語的欲望。
其次,要有針對性。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都要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服務,這就需要具備目的性。教師應該多提“Wh-”式問題。例如,在“On the farm”的教學中,可以提問“What can you see in a farm? 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What vegetables can you eat here?”等,鼓勵學生對“what,where,who,why”等做出回答。
以往在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教學結(jié)束后對教學總結(jié)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只要完成教學內(nèi)容就可以。然而,若是課時不夠用,英語課程教學就會顯得較為突兀,加上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習能力有限,經(jīng)驗和領(lǐng)悟能力有限,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完成全部的學習任務難度較大,不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完全實現(xiàn)。對此,教師應提升對課堂教學總結(jié)的重視程度,合理地應用課堂用語,進而升華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脈絡,同時幫助其掌握知識點,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完“Animals”后,教師可以留出5 ~10 分鐘的時間用來總結(jié),若是還有沒有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就要給學生的學習留下伏筆,提升其學習熱情。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lesson?” 基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及回憶,梳理課堂學習過的內(nèi)容。通過采取這樣的方式,除了可以構(gòu)建高效課堂之外,還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到快樂,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總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用語關(guān)系到教學的效果。教師只有有效地使用教學用語,才能更好地組織課堂,強化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促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然而,如何有效使用課堂語言是一門藝術(shù),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探索并反思,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用語的應用水平,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及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