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小強
評價激勵需要建立在尊重、關懷、鼓勵、贊揚等積極方面,通過評價內(nèi)容進行激勵、評價方式進行激勵以及評價情感進行激勵,可以獲得積極的課堂教學成效。在評價激勵過程中,語文老師結合教學需求,讓學生能夠通過激勵來更好地融入語文課堂,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營造更好的語文課堂環(huán)境。
課堂上的評價激勵,需要語文老師能夠掌握評價的藝術,對評價內(nèi)容進行組織和探究,使得評價內(nèi)容既能夠指出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閃光點,又能夠讓小學生充分準確地理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為學生提供積極進取的動力。小學語文評價激勵的內(nèi)容上,可以從學生的能力、過程、意志等方面入手,通過評價內(nèi)容的全面、深刻和中肯,讓小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提高語文課堂效果。
例如,《松鼠》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語文老師就可以將評價激勵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與評價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用擬人的寫法來介紹松鼠,文章具有較好的科學性、生動性和通俗性,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在課堂上,語文老師需要帶領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并且能夠通過學習了解松鼠的外貌特征、生活習性等知識。語文老師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按照文章寫作思路來進行歸納和總結,要能夠基于語文知識的角度,完成重點信息的提煉,同時能夠準確解釋重點詞語的含義等,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較好判斷學生是否認真閱讀課文,是否仔細全面進行思考和總結。如語文老師提出:“課文中哪句話最能夠表達松鼠的性格特點?”小學生會積極舉手回答,A學生說:“松鼠有固定的活動范圍……”B學生說:“……身上總是光光溜溜、干干凈凈”。學生的回答不同,有正確、有錯誤,這時就需要語文老師積極利用評價激勵,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點評。
語文老師在評價內(nèi)容中,以多元化內(nèi)容點評,既不能忽視錯誤,也不能嚴厲批評,而是要基于評價內(nèi)容的藝術性,將教學指導和激勵、糾正予以結合。首先,語文老師要對正確的回答進行肯定,然后從錯誤回答中,找到學生理解偏差的關鍵點。語文老師說;“A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將松鼠的性格特點準確找了出來,要繼續(xù)加油哦!”“B同學也認真閱讀了課文,但是將松鼠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習性弄混了……”其次,語文老師從課文的角度進行松鼠性格和生活習性方面的解釋,從而讓學生能夠知道自己為何會錯,如何在以后的學習中避免這種錯誤。對于回答錯的學生,語文老師在評價時,首先肯定了學習態(tài)度,這樣能夠很好地避免學生沮喪,同時對于錯誤發(fā)生的根源進行解析,幫助學生改正并能夠讓他們更加努力。
小學語文課堂運用評價激勵方式,需要從評價方法上進行優(yōu)化。評價方法分為很多種,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更多地運用老師評價,這就導致評價較為僵化局限,學生難以參與到評價當中,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1]。在評價激勵中,考慮到評價方式的優(yōu)化,可以將學生互評作為評價激勵的重要手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評價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同時也能夠形成較好的語文學習相互促進作用。
例如,《草原》這篇文章的教學中,語文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朗讀時,就可以基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遼闊草原美景的文章,內(nèi)容中充滿了作者對大草原的熱愛贊美之情。在朗讀中需要學生能夠把握好文章中抒發(fā)的情感,在朗讀時做到聲情并茂。語文老師可以在學生獨立朗讀后,讓所有學生進行互評。學生之間的評價具備了傳統(tǒng)評價的作用,也就是指出朗讀中表達較好的地方和需要注意糾正的不足等?;趯W生互評還能夠更好地起到激勵效果,學生會在評價過程中形成一種相互競爭的意識,因此這種評價激勵也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促進方面。當一位同學朗讀完畢后,語文老師可以讓大家共同評價,這其中既包括老師的評價,也包括其他同學的評價,還包括朗讀者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的切入點往往更全面。語文老師在學生互評時,應當基于評價激勵的目的,讓其他同學講出朗讀者的優(yōu)點和不足,這樣才能夠發(fā)揮課堂評價的最大效果[2]。
某位同學在評價激勵時說:“剛才朗讀的同學整體非常流暢,感情也很飽滿,但朗讀到群馬疾馳,襟飄帶舞這部分內(nèi)容時,‘襟飄帶舞’的發(fā)音不夠準確和清晰,襟應當讀jin的音,但是聽起來像是jing的音……”語文老師在評價激勵時,可以更加細致和全面,通過評價激勵來為學生提供一種動力,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去進行糾錯和改進。語文老師在評價時,對于一些具體的朗讀細節(jié)進行分析,如“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的小說,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在朗讀時就要想象自己初次來到了廣闊的大草原,看到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時,那種情緒是什么樣子的?在朗讀時就可以將這種情緒帶入其中,使朗讀能夠飽含真情,而不是單純地去讀別人的體會和感受。剛才同學朗讀時,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很準確,能夠吸引聽眾的關注,在朗讀情感方面要再帶入一些自己的情緒,那樣就會更好了!”朗讀的學生聽完同學和老師的評價后,在這種帶有激勵和期盼的評價中,不僅朗讀自信沒有被打擊,反而激發(fā)了學生強化語文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語文教學中利用評價激勵來幫助學生時,語文老師需要改變機械評價的不足,將真情實感融入到評價當中,讓學生不僅受到評價本身的激勵,也受到老師情感的激勵,從而使激勵效果更加顯著[3]。小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是非常重視的,如果老師能夠以評價為載體和紐帶,將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和愛護傳遞給每個學生,那么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
例如,《匆匆》這篇文章的教學中,語文老師在評價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領會時,就要將情感融入其中,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評價中的濃濃深意,從而可以讓學生不斷去琢磨老師的評價,并從評價中獲取學習語文的信心和力量。這篇文章在理解過程中,對于小學生而言還是比較難的,這主要與文章寫作背景和作者經(jīng)歷相關。作者同當時千千萬萬的有志青年一樣,由于無法找到國家發(fā)展的出路而郁郁迷茫。這種寫作感情貫穿于整篇課文,而小學生在進行理解分析時,往往將目光停留在文字表面,很多學生都從“時光匆匆而過”這樣的角度去領會,最終可能會得到作者寫作中心思想是要人們?nèi)フ湎r間這樣一個結論。對于這種情況,語文老師要有耐心,能夠理解學生之所以理解上出現(xiàn)偏差是有原因的,在講解和評價時不能著急,要對學生的理解尊重[4]。通過寬容和尊重學生,可以肯定學生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能夠與文章的內(nèi)容存在聯(lián)系。但同時,語文老師也要在課堂提出更高的文章理解方面的要求,如通過評價讓小學生知道,理解一篇文章時除了通過文字來提煉中心思想,還要從文章寫作背景,作者人生經(jīng)歷等方面來完善。語文老師運用評價激勵,鼓勵學生重新進行理解分析,如“剛才大家說得都不錯,但是我們是不是要從更深層次去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呢?大家繼續(xù)按照老師剛才的指導,爭取能夠加深理解!”當有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課文分析,語文老師要及時予以鼓勵,如“這位同學得非常好,他將整個課文都理解透徹了,我們一起給他鼓掌好嗎?”通過這樣融入激勵情感的評價,讓語文課堂的氛圍更加熱烈,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顯著提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建立良好的評價激勵,對于語文教學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小學生都有著強烈的自尊心,當受到老師或者他人的肯定時,會激發(fā)出更加強烈的進取心,并對語文學習樹立自信,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