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娟
小學語文學科在小學階段教育教學中一直處于十分重要和基礎的地位。其涵蓋面較廣,知識跨度較大,思想深度較強,因此,對于以直觀思維為主要思考方式的小學生而言,語文的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而微課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的,具體表現(xiàn)為教學過程中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將微課與語文學科教學巧妙結合,且直觀形象,能夠幫助學生在活潑生動的形式中明確學習的重點,突破學習的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微課的適當插入,也給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以此喚醒教學力量。除此之外,微課的主要特點就是時間短,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適合現(xiàn)在提倡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模式,推動了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保證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意義,實現(xiàn)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微課的特點是短小精悍而且內容具體生動。使用微課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這是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現(xiàn)在的課堂提倡讓學生自主探究,而學生對課堂學習有興趣是有效自主探究的基礎。而微課的使用,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具感染力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走進文本的相關情境,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促進其對文本學習的全身心投入,促進其對文本自主、深度的解讀,也為學生的合作探究做好鋪墊,實現(xiàn)課堂時間利用最優(yōu)化。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和時間賽跑》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走進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渴望。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播放了微課《一分鐘時間我們能做什么》,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意識到在短短一分鐘的時間里我們可以做很多事,而且一分鐘時間就能改變事情的發(fā)展方向等。這樣的微課讓學生對于時間的利用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自主交流,圍繞的話題就是:“這篇文章帶給你怎樣的啟示呢?請大家積極交流探究,發(fā)表自己個性的見解?!睂W生們開始積極討論起來,從文本的思想內容到自己的實際生活,學生們開啟了一場與靈魂的對話。在這樣的對話中,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他們的討論形式靈活了,內容豐富了,見解真實而又深刻。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通過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景,讓學生對文本內容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課堂學習的過程就是交流評價的過程,是思想升華的過程,可以說是微課讓自主探究的課堂更加順利展開。
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其在閱讀文本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容易產生知識漏洞的內容,這樣,學生在解讀文本的時候就存在一定的困難,這也是教學難點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引導學生,帶領其走出閱讀誤區(qū)[1]。而微課就能將文本解讀的關鍵內容通過形象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整堂課都以重點內容為支架展開講解,為學生的閱讀提供堅固的后盾與可靠的保障?;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才能“知難而上”,消除自身的畏難情緒,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目的性和實效性。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首先明確這篇文章的重點內容,讓學生有所突破,在自主學習的時候,能夠著重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夠在完成重點內容的時候感受到學習的自信。這篇課文的教學難點之一是學生們對于爬山虎的腳認識不清楚,因為很少有學生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僅僅通過文字描述顯然不能達到閱讀的目標。于是,教師展示制作的微課,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閱讀文本,理解文本的文字描寫就很容易。而突破了關鍵之后,教師展開課程教學活動,學生采取自主學習活動,都有了明確的方向,教學就會變得簡單而有趣。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利用微課呈現(xiàn)關鍵內容,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并且作為課堂教學的突破點,這是課堂高效的保證。教師通過微課讓教學的關鍵具體呈現(xiàn),能夠助推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而且更有利于打造有實效性的課堂模式。
為了讓小學語文課堂更有實效,教師需要通過多方渠道,挖掘適宜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料,并且在課堂教學之外還要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學生設計一些思辨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借此展開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討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而微課的使用,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較為便捷的形式,呈現(xiàn)更加豐富和全面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同時,微課形式的自由性也讓學生有更充足的空間展示自己,其對學生的精神引領更具有效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自我參與的快樂和滿足,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展示自我。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完文本內容之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下面兩個問題:1.對保護地球而言,你有什么樣的想法呢?2.對于當前出現(xiàn)的一些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你會怎么看待和處理呢?這樣的問題是比較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的,也貼近學生的生活,小學生有話可說,但是由于知識水平限制,談論的內容不夠深刻。于是,教師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社會各界在保護地球方面作出的努力,展示現(xiàn)在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以及采取的具體措施,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看到我們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的成果。
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們的認識更加豐富,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微課,拓展課程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討論思辨的過程中展示個性思考,而且有效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升課程學習的實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讓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刻。
微課作為互聯(lián)網時代的新興產物,其不僅代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先進性,更代表著教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有效轉化。因此,在教師的適時借助下,能夠較為充分地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彌補傳統(tǒng)授課方法的不足,并為課堂帶來新的生機。尤其在古詩詞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微課模式,讓微課和誦讀教學相結合,用微課指引誦讀教學,學生將在輕松的心情下學習古詩詞,會更容易沉浸在古詩詞的氛圍里。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課的使用必須和教學目的相結合,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濫用微課。教師只有在合適的時機,巧妙運用微課,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才能真正提高微課的使用效果[2]。
例如,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芙蓉樓送辛漸》,教師在微課的初始環(huán)節(jié),可以為學生簡單介紹一下作者王昌齡,重點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代表作、歷史評價、創(chuàng)作背景。接著,通過微課展示文本中的重要字詞,引導學生跟讀,掃清學生的誦讀障礙;之后,結合圖片、視頻,簡單介紹芙蓉樓的相關知識,并為學生串講詩歌內容,讓學生知道詩歌主要講的是什么,詩人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以及情感。最后,借助微課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讓學生知道該在何處停頓、該在哪個字上讀重音。在完成這些步驟以后,教師通過微課展示詩歌畫面,讓學生試著合上課本,回憶詩句內容,試著背誦詩歌,完成誦讀任務。通過微課的引導,學生會在不知不覺間掌握詩歌內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誦讀效果。
誦讀不等于朗誦,因為朗誦只包括朗讀的部分,而誦讀是背誦加熟讀。對于小學生而言,誦讀具備一定的難度。為了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教師不妨引入微課,讓學生借助微課完成誦讀任務。
總而言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微課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的使用,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一股新鮮的活力,可以說使用微課教學在最大程度上激活了語文課堂。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導入、引導學生探究以及課堂延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使用微課,能讓學生在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微課展示過程中完成自主質疑探究、合作學習、知識拓展的目標。借助微課,讓微課真正助力課堂教學,在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微課的“翻轉作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