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文
(忻州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山西忻州 034000)
隨著食品安全法的普及,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安全意識逐漸增強。農產品在人們的飲食結構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在市場上的占有量也越來越大。農產品中鉻元素的污染主要來自生長環(huán)境的污染以及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存、銷售至食用過程中帶入的污染[1]。
鉻是人體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正常人體內只含有6~7 mg,但對人體很重要。其主要存在于骨骼、皮膚、腎上腺、大腦和肌肉中。鉻的毒性與其存在價態(tài)有關,六價鉻比三價鉻毒性高100倍,并易被人體吸收在體內蓄積。進入人體的鉻被積存在人體組織中,代謝和被清除的速度緩慢。在一定條件下,三價鉻和六價鉻可以相互轉化。缺鉻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部分人會盲目補充鉻元素,把高鉻食物作為營養(yǎng)品長期服用,使人體處于高鉻狀態(tài),這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六價鉻是明確的有害元素,長期攝入會引起扁平上皮癌、腺癌、肺癌等疾病。
實驗室選取的農產品為大米、黃豆、菠菜,均為經過粗加工、市場上在售的農產品;硝酸(HNO3)、過氧化氫(H2O2),均為UPS級(蘇州晶瑞化學公司產品);所用水符合GB/T 6682—2008規(guī)定的一級水;鉻單元素標準溶液1 000 μg·mL-1(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基體改進劑Pd(NO3)2溶液(15% HNO3),Pd含量10 000 mg·L-1(美國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
PinAAcle 900H型原子吸收光譜儀,配備石墨爐原子化器和鉻元素空心陰極燈(HCL),美國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TOPEX+全能型微波化學工作平臺、G-400智能控溫電加熱器,上海屹堯儀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產品;IKA LAB DANCER型渦旋儀,德國IKA公司產品;BSA224S型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產品;默克密理博明澈-D24UV純水系統(tǒng),美國密理博公司產品;50 mL塑料離心管,美國康寧Corning產品;GZX-9240MBE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產品;SH150-900型循環(huán)水冷卻器,美國萊伯泰科儀器公司 產品。
0.2 %的硝酸溶液:準確量取2 mL硝酸倒入 998 mL一級純水中,混勻待用。
Pd(NO3)2使用液(Pd含量1 000 mg·L-1):準確量取1 mL Pd含量為10 000 mg·L-1的Pd(NO3)2原液于9 mL一級純水中,混勻待用。
1.4.1 標準工作溶液的配制
將鉻單元素標準溶液(1 000 μg·mL-1)用0.2%的硝酸溶液逐級稀釋為10 μg·L-1的鉻標準使用液,再采用石墨爐自動進樣器自動配制為0 μg·L-1、1 μg·L-1、 2 μg·L-1、4 μg·L-1、8 μg·L-1和10 μg·L-1的鉻標準工作液。
1.4.2 樣品前處理
(1)樣品預處理。除去樣品表面的雜質、經過簡單的機械手段去除非食用部分,得到可食用部分[2]。大米、黃豆去除雜質后,粉碎待用;菠菜水分含量較高,洗凈后自然晾干表面水分,取不同部位直接打成漿狀待用。粉碎和制成漿狀的過程中,要保證制樣設備與樣品接觸的部分清潔衛(wèi)生,盡量選用陶瓷材質的制樣設備,避免帶入金屬元素的污染。整個制樣過程中要做到樣品足夠均勻,具有代表性。
(2)樣品消解。樣品消化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微波消解法具有密封性好、加熱速度快、溫度高、消解能力強、試劑消耗少和空白低等優(yōu)點,可以很好地減少樣品的揮發(fā)損失以及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等問題。消解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使用玻璃容器,玻璃容器對金屬元素具有吸附作用,容易造成污染。消解過程中使用的塑料離心管、消解罐均用1∶5的硝酸溶液浸泡24 h以上,使用一級水清洗3次以上,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備用[3-5]。準確稱取試樣0.2~ 0.5 g (精確到0.001 g)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 7 mL硝酸,置于智能控溫電加熱器上,于120 ℃預消解約20 min,大量的棕色煙霧冒盡后,取出冷卻到室溫下,加入2 mL過氧化氫,蓋上密封蓋,放入全能型微波化學工作平臺中進行消解,升溫程序如表1所示。消解完成后,待溫度降至常溫,取出消解罐,用一級水沖洗密封蓋,將密封蓋內壁附著的殘留液沖入消解罐中。將消解罐置于智能控溫電加熱器上于140~160 ℃趕酸至1 mL左右(近干)。消解罐放冷后,將消化液轉移至50 mL塑料離心管中,用少量一級水洗滌消解罐內壁2~3次,合并洗滌液于離心管中,并用一級水定容至25 mL,在渦旋儀上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試驗。
表1 微波消解升溫程序
1.4.3 儀器條件
采用PinAAcle 900H型原子吸收光譜儀(美國PE)進行測量。由于農產品中鉻的含量相對較低,測定波長選擇最靈敏的共振線357.87 nm,狹縫寬度為0.7 nm,燈能量8 mA,此條件下測量,鉻的響應最為強烈,靈敏度較高。測量方式以吸收峰面積定量,以Pd(NO3)2溶液(Pd含量1 000 mg·L-1)為基體改進劑,石墨爐升溫程序見表2。
表2 石墨爐升溫程序
將鉻標準工作液注入石墨管,原子化后測量吸光度值,以濃度值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線性范圍為0~10 μg·L-1,線性方程為Y=0.021 09X-0.002 16,相關線性系數為r= 0.999 679。按照測量檢出限的方法,樣品空白平行測定11次,得到的平均值為0.296 μg·L-1,標準偏差為0.099 5 μg·L-1,3 SD=0.3 μg·L-1,10 SD=1 μg·L-1。 依據GB 5009.123—2014[6]中的計算公式,以稱樣量為0.5 g,定容到10 mL時,方法的檢出限為 0.006 mg·kg-1,定量限為0.02 mg·kg-1,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選取大米、黃豆、菠菜3種空白樣品,分別在0.03 mg·kg-1、0.10 mg·kg-1、0.40 mg·kg-1進行3水平加標回收試驗。設置7個平行樣,計算加標回收率及相對標準偏差(RSD),結果見表3。3種農產品的加標回收率為81.0%~95.7%,相對標準偏差為1.01%~7.01%,均符合《實驗室質量控制規(guī)范 食品理化檢驗》(GB/T 27404—2008)中附錄F對回收率和精密度的要求。
表3 加標回收率和精密度試驗結果
利用上述方法對本地區(qū)市場在售的大米、黃豆、菠菜分別抽取10個樣品,每個樣品做兩個平行樣,進行測量取平均值。測量結果表明,大米中的鉻含量最低,均為未檢出(小于定量限0.03 mg·kg-1),黃豆中鉻含量均值為0.16 mg·kg-1,菠菜中鉻含量均值為0.39 mg·kg-1。在GB 2762—2017中規(guī)定的限值分別為大米≤1.0 mg·kg-1,黃豆≤1.0 mg·kg-1,菠菜≤0.5 mg·kg-1,大米中未檢出鉻,黃豆中鉻含量相對較低,菠菜中鉻含量相對較高。
本文基于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量農產品中鉻含量的方法,對微波消解和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的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對該方法的線性、檢出限、加標回收、精密度等方面進行確認,均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該方法具有檢測限低、靈敏度高、用樣量少的優(yōu)點,能夠滿足實際工作需求,對農產品中的鉻含量起到監(jiān)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