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涓 何宇飛 孫晧明 陳春玲
(1 北京市植物園管理處; 2 北京市花卉園藝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3 城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北京實驗室 北京 100093)
大戟屬多肉植物約350 種,外形奇特,極具觀賞價值[1]。大戟屬多肉植物大部分時候是不需要修剪的,因為大戟屬多肉植物的植株內(nèi)富含白色有毒液漿,修剪時白色液漿就會從植物的傷口流出,這種液漿非常黏稠且具有輕微腐蝕性,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并且有的大戟屬多肉植物在修剪以后還會停止生長。但是當大戟屬植物發(fā)生倒伏、枝條過密或干枯、發(fā)生病蟲害時,就不得不進行修剪。大戟屬多肉植物的修剪包括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休眠期修剪常在冬季休眠期進行,生長期修剪常在夏季進行。
1.1 成型需要。部分大戟屬多肉植物的生長速度很快,如果不加處理,植株就會瘋長,造成植株過高發(fā)生倒伏或枝條過密易生病蟲害。進行適度修剪可幫助大戟屬多肉植物形成良好的株型結(jié)構(gòu),增加其觀賞性。
1.2 控制長勢。及時調(diào)節(jié)大戟屬多肉植物的枝梢分布,剪去部分內(nèi)膛枝條,去弱留強,避免形成大的徒長枝、競爭枝,既可以減少大戟屬多肉植物的營養(yǎng)消耗,又可以促進花芽分化和花枝形成。一些大戟屬多肉植物僅在枝條頂部開花,可通過適當修剪控制植株的觀賞高度。
1.3 防治病蟲害。修剪應以疏枝為主,使植株通風透光、枝條生長健壯,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蟲能力。疏枝的優(yōu)點是快速控制樹勢,降低冬剪量,減少植株傷口數(shù)量,從而降低病蟲害從傷口入侵植株的概率。有時病蟲害會在大戟屬多肉植物多肉多汁的葉片或者枝條上反復出現(xiàn),如果長期打藥,不僅不環(huán)保,還容易導致植株產(chǎn)生抗藥性,此時將生病蟲害的葉片或枝條剪去,對防治病蟲害效果顯著。
2.1 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方法因栽培目的和植物種類而異,一般分為自然式修剪和人工式修剪2 種[2]。大戟屬多肉植物因修剪后常流白漿,故常對其采用自然式修剪,即利用植物的自然株形,稍加人工修剪,使枝條分布更均衡合理。自然式修剪產(chǎn)生的傷口少,注重植株株形自然。對一些耐修剪的大戟屬多肉植物種類,如虎刺梅等,也可采取人工式修剪,即人為對植物造型,使其按照人為設計生長。
2.2 剪截。一般分為疏枝、短截2 種。
2.2.1 疏枝。是將大戟屬多肉植物的枝條自基部完全剪去,多用于修剪枯枝、病枝、弱枝及其他不要的枝條。夏季6 ~8 月是大戟屬多肉植物營養(yǎng)生長的高峰期,易形成徒長枝、競爭枝、重疊枝等。枝叢過多、過密不僅消耗營養(yǎng),還遮擋植株內(nèi)膛和下部的光照,影響植株內(nèi)部的通風,容易引發(fā)病蟲害,因此要及時適量疏枝。①及時疏去主干競爭枝,避免形成“頭重腳輕”的現(xiàn)象,去弱留強。②對植株枝條叢內(nèi)各部位的病蟲枝、下垂枝、重疊枝、平行枝、徒長枝等進行清理。疏枝時注意不可一次性疏除,不可超過枝條總量的1/3,防止因過量修剪而削弱樹勢。疏枝時注意各枝梢以及芽點的方向和角度,使各枝杈錯落有致。
2.2.2 短截。是將大戟屬多肉植物的主干或枝條剪去一部分。一般根據(jù)植株的生長狀態(tài),決定剪去部分的長枝。依據(jù)短截程度的不同,分為強剪、中剪和弱剪。實際操作時,較常選擇中剪,即使強剪,一般也要留3 個以上的芽點。短截時應觀察芽點及留芽方向,留內(nèi)芽可使植株向上生長,限制植株的寬幅;留外芽則使植株向斜上方生長,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株的高度。
2.3 摘心。摘心是把大戟屬多肉植物新梢頂端的幼嫩部分摘除。摘心有利于大戟屬多肉植物的枝條組織充實,促發(fā)分枝,并有調(diào)節(jié)花期的作用。但因后期容易在斷口處促發(fā)新枝叢生,造成枝條過密,不利于通風透光,因此要根據(jù)需要掌握好尺度。摘心在4 月中旬~5 月上旬進行。摘心的主要目的:①調(diào)整生長角度不佳的枝條,利用摘心促發(fā)二次新梢,選擇角度好的新梢。如需增大角度,選擇生長方向向外的副梢,其余抹除[3];如需減小角度,則選擇生長向上的副梢。②抑制內(nèi)膛萌發(fā)的新梢,通過抑制其頂端優(yōu)勢,控其旺長,避免形成徒長枝。
2.4 剪梢。大戟屬多肉植物在生長到一定程度時,枝條的梢部會枯化,此時應剪去梢部。
2.5 剪根。一般在換盆時進行。由于根部受傷極易感染病菌,造成植株枯死,故應盡量避免剪根。如遇需要分株不得不剪根時,應將植株放在陰涼處2 ~3 d,待到根部傷口愈合再進行換盆。與其他植物不同,由于大戟屬多肉植物根部富含白色液漿,具有一定抗旱性,基質(zhì)應選擇透氣排水好的,保有一定濕度即可。換盆后為防止大戟屬多肉植物的根部傷口腐爛,應在換盆1 ~2 d 后再澆水。
3.1 注意安全。一些大戟屬植物的白色液漿毒性很大。新手在修剪大戟屬植物的時候,需要戴好手套、口罩和帽子,換上工作服。在修剪大戟屬植物時不要碰觸到白色液漿,尤其是手上有傷口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沾上,一定要第一時間用肥皂進行沖洗,并且反復沖洗多遍。修剪下來的枝條要及時放入垃圾袋內(nèi)并挪至室外,不要在屋內(nèi)存放,以免大戟屬植物傷口處釋放出的有毒氣體在室內(nèi)存留。
3.2 修剪時間。如果在冬季修剪,氣溫比較低,不利于大戟屬多肉植物恢復生機。此外,一些大戟屬多肉植物種類為冬季開花類型,如虎刺梅、紅花大戟、大纏,需避免花期前后修剪。冬季修剪主要是剪去大戟屬植物的干枝。大戟屬植物修剪通常是在晚春(4 月底)以后進行,此時氣溫回升,有助于修剪后的大戟屬植物恢復長勢,但也要注意,一些種類的大戟會于此時開花,有觀花需求的,可選擇花后修剪;如果有留種子需求的,可選擇秋后果實成熟后修剪。夏季修剪大戟屬植物以疏枝為佳。需要注意換盆與修剪不能同時進行,因為換盆會讓大戟屬植物的根部受到一些損傷,此時再進行修剪會使得大戟屬植物很難得到恢復。
3.3 需要依據(jù)大戟屬植物的種類確定修剪方法,這就需要非常了解大戟屬植物的種類、形態(tài)及特性。需要修剪的大戟屬植物一般呈柱形,會長有很多分枝。有些種類的大戟屬植物不需要修剪,如布紋球、貴青玉、神玉等,這類大戟屬植物呈球狀。呈群生狀態(tài)的大戟屬植物一般也不需要修剪,如馬卡林大戟,也叫石碑麒麟、美高麒麟。另外,還有些大戟屬植物需要格外注意,不管當初長勢有多么旺盛,一旦修剪,幾年之內(nèi)它們很難發(fā)出新枝,如果養(yǎng)護再不到位,很容易致死,此類大戟如遇到必須修剪的情況,一定注意保留頂芽進行扦插備份。
3.4 修剪程度。需要明確大戟屬植物什么樣的枝條需要修剪、修剪到什么程度。以巴恩哈蒂大戟為例,其生長的交叉枝、下垂枝、病蟲害枝、過密枝、干枯枝需要修剪,一般從枝條基部剪斷,因為由此形成的傷口半徑也最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修剪對植株的傷害。注意一次修剪的量不要太大,可間隔一段時間再進行下一次修剪,通過多次修剪完成整形目的,以免修剪量過大造成植物恢復得不好。此外需要注意剪口要平滑。
3.5 修剪工具。修剪的工具一般選用枝剪,需要注意消毒、及時擦去粘上的白液。否則,等到白液干燥后就很難擦洗掉了。一般用酒精棉片擦拭刀片,不僅清潔刀片,還起到殺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