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東
【摘要】 學生在運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時,常常會出現列錯比例式的情形,原因在于對定理和推論的本質理解不清.要做到正確運用,關鍵在于借助圖形和符號語言理解本質,正確識別圖形中的對應線段,并借助口訣準確列出比例式.
【關鍵詞】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對應線段;比例式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論,要正確理解和運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論,關鍵是借助圖形和符號語言理解定理和推論的本質,正確識別圖形中的對應線段,并借助口訣準確列出比例式.
1 定理及其應用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兩條直線被一組平行線所截,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符號語言:如圖1,若a∥b∥c,則有A1A2A2A3=B1B2B2B3,A1A2A1A3=B1B2B1B3,
A2A3A1A3=B2B3B1B3,……
記憶口訣:上下=上下,上全=上全,下全=下全,……
例1 如圖2,已知l1∥l2∥l3,判斷下列比例式是否正確:
①ACCE=BDDF;
②CEAE=DFBF;
③AEBF=ACBD;
④ABCD=CDEF.
分析 ①屬于上下=上下,②屬于下全=下全,④通過比例式性質可變?yōu)锳EAC=BFBD,屬于全上=全上,而④中的線段不屬于對應那段,故正確的是①②③.
如圖3,把圖1中的直線B1B3左右平移任意距離后,這些對應線段依然成比例.
例2 如圖4,AB∥CD∥EF,AF與BE相交于點G,且AG=2,GD=1,DF=5,求BCCE的值.
分析 正確識別圖中的對應線段,因為
AB∥CD∥EF,
所以BCCE=ADDF=2+15=35.
2 推論及其應用
保留圖3中的“A字形”和“X字形”,移除其余線條,定理仍然成立,即得到了以下推論.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論: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符號語言:如圖5,圖6,若DE∥BC,則有
ADDB=AEEC,ADAB=AEAC,DBAB=ECAC,……
例3 ?如圖7,在△ABC中,EF∥BC.
(1)若AE=BE=7,FC=4,求AF;
(2)若AB=10,AE=6,AF=5,求FC.
分析 根據題目所求選用合適的比例式.
(1)因為EF∥BC,所以AFFC=AEEB,代入數據求得AF=4.由此得到一個熟悉的結論:已知點E為AB中點,EF∥BC,則有點F為AC的中點;
(2)BE=10-6=4,因為EF∥BC,所以FCAF=BEAE,代入數據求得FC=103.
例4 如,DE∥FG∥BC.
(1)AEAC=25,則ADAB=;
(2)AGCG=2,則AFAB=;
(3)若AD=3,AF=4,BF=2,AG=6,求EC.圖8
分析 正確識別圖中的“A字形”和“X字形”,找出對應線段.
(1)因為DE∥BC,
所以ADAB=AEAC=25;
(2)因為FG∥BC,
所以AFAB=AGAC=22+1=23;
(3)BD=3+4+2=9,
因為DE∥FG∥BC,
根據已知數據選用合適的比例式ECAG=DBAF,代入數據求得EC=272.
3 綜合提升
通過兩組線段比例之間的轉換,可以解決更多綜合性問題.
例5 如圖9,DE∥BC,EF∥CD,求證:ADAB=AFAD.
分析 因為DE∥BC,
所以ADAB=AEAC,
因為EF∥CD,
所以AFAD=AEAC,
因此有ADAB=AFAD.
例6 如圖10,四邊形ABCD是菱形,AE=5,AF=4,求菱形的邊長.
分析 在菱形ABCD中,BC∥AF,CD∥AE,
則有EBEA=ECEF,ADAF=ECEF,
所以EBEA=ADAF.
設菱形的邊長為x,則有
5-x5=x4,解得x=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