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楊東紅
旱稻又稱陸稻,是水稻在無水條件經(jīng)過長期馴化演變而來的一種生態(tài)型作物。它適合在水田、洼地和旱地栽培,主要在水分缺乏的地方種植。還有一種情況是水稻在夏季受淹嚴(yán)重,為了挽回?fù)p失,對于未沖毀的農(nóng)田,秧苗能直立于田間的,及時排出田間漬水,割去受傷的病葉、爛葉等,讓其盡快恢復(fù)生長。對于受淹嚴(yán)重或沖毀的農(nóng)田,水稻不能正常生長,在適期范圍內(nèi)及時補種旱稻。雖然旱稻和水稻生長所需的土壤、光和熱等相似,但一生所需的水量僅為水稻的1/ 2 或1/ 3。旱稻的莖、葉粗壯繁茂,葉較寬,根系發(fā)達(dá),根毛多,根的滲透壓和葉片的細(xì)胞汁濃度較高,耐熱、耐旱、吸水能力較強。旱稻生育較短,一年一收,產(chǎn)量也較低,出米率較低,米質(zhì)較次,經(jīng)濟效益比較低下。
對于缺水田塊或選擇補種旱稻的田塊,應(yīng)選用生育期為90~100 d 的旱稻品種,豫南地區(qū)經(jīng)常種植的旱稻品種是旱稻73。弱酸性土壤種植較好,種植前土壤翻耕20 cm 左右,耙平耙細(xì),除去殘茬、雜草。在翻耕前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1 000 kg,氮磷鉀復(fù)合肥15~25 kg,一般每667 m2產(chǎn)量為產(chǎn)500 kg的稻谷需從土壤中吸收8.5 kg 氮、4.4 kg 磷酸、1.8 kg氯化鉀。如果前期施的基肥過多,后期可少施,一般根據(jù)土壤的肥瘦和品種而定。旱稻的播種方式有撒播、條播和點播等,撒播的用種量要大于條播和點播的用種量。不論采用哪種方式,在播種前必須澆透墑水、分廂做畦。一般每667 m2用種5 kg,播種必須精細(xì),播種深度以2~4 cm 為宜,播種過深不利于出苗,播種過淺出苗率低,穗子小、產(chǎn)量低。6 月20 日前必須完成播種,移栽田必須于7 月20 日前完成移栽,要保證有80%成活率。在秧苗3~4 葉期,下田檢查,若發(fā)現(xiàn)斷壟現(xiàn)象,及時移密補稀。
合理密植是充分爭足穗,實現(xiàn)旱稻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采用撒播,一般每667 m2用種量比點播和條播要多出20%,將田塊整理好后,可以直接撒播稻種,也可將稻種浸濕后撒播,撒播稻種后耙平,表層土未見稻粒即可。采用點播,一般每667 m2控制基本苗在20萬~25 萬,行距和株距分別為5 cm、6 cm;對于稍晚播種的要保證基本苗在20 萬以上,行距和株距均為5 cm,一般播種深度在2.2~2.8 cm,每穴3~5 粒,覆土深度1.5~1.8 cm,確?;舅霐?shù)。采用條播,在壟上隔8~10 cm 開小溝,溝深4~5 cm,按照播種面積和播種量均勻撒播,踩一遍底格,在底格上撒一層種子,最后在上面覆1.5~2 cm 的土。
一是有機肥和微肥在整田地時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過磷酸鈣隨翻地時施入,田地整平后灌水。二是大田追肥時先拔草,再排水,剩下淺水時撒施氮肥,以提高肥效。三是分蘗肥要早施,秧苗開始返青時,即中心葉片轉(zhuǎn)綠時,再追施1 次尿素,每667 m2追施2~4 kg,再經(jīng)過10 天左右,到分蘗盛期,再追施1 次尿素,這次要追足,每667 m2追施尿素6~8 kg。四是拔節(jié)期要看葉色而定,如果葉色濃綠,應(yīng)停止追肥,控制旺長;如果葉色正常,遠(yuǎn)看青綠、近看碧綠,可以不追肥進行曬田;如果葉片黃瘦,必須追肥,每667 m2追肥在6 kg 以上。
旱稻生長不需要水稻生長那樣進行大水灌溉,但是在需水的分蘗期、幼穗分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漿期等幾個關(guān)鍵時間節(jié)點要有充足的水源,每生產(chǎn)1 g 干物質(zhì)需水300 g,每667 m2大田全生育期需水量為400~500 m3,移栽田需水量為800~1 000 m3。所以生育期必須補水,保持田地濕潤,以保證旱稻正常生長。播種時必須澆透水,才能苗全苗齊;水直播時,立苗前田塊不留水層,防止高溫煮芽,立苗后澆水起水層,到5 葉期時停水。在分蘗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揚花期要采取補水辦法,讓田間起水,保證植株正常發(fā)育,是奪取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
旱稻田無積水的時間較多,田間易生雜草,苗期旱稻植株較矮,雜草可以充分吸收陽光,生長較為旺盛,所以這個時期是防除雜草的關(guān)鍵時期。可以在播種后出苗前噴施旱稻專用除草劑,如丁草胺、旱稻專用除草劑1 號等;也可以在苗期選用觸殺專用除草劑,如苯達(dá)松、敵稗等。要選用針對性強的旱稻除草劑,否則會影響秧苗的生長。
旱稻的主要病蟲害有稻薊馬、稻苞蟲、紋枯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即稻苗3~6 葉期主要防治稻薊馬;7 月中旬至8 月初,主要防治稻苞蟲;8 月中下旬主要防治紋枯病、稻縱卷葉螟;9 月初主要防治稻飛虱。在防治這些病蟲害的同時,6 月中下旬還要防治二化螟一代,7 月中下旬防治二化螟二代。防治稻瘟病主要在抽穗期和齊穗期各噴施1次三環(huán)唑即可。
在旱稻生長后期,如果遇到低溫天氣,抽穗不全時,可以在部分抽穗時噴施赤霉素,每667 m2噴施1 g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