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
關鍵詞:場面調度;布景調度;演員調度;導演手段
場面調度常用在電影和話劇中,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常?;煜瑫`認為電影場面調度等同于話劇場面調度。其實兩者有著巨大的差異性。場面調度,意思就是“擺在適當的位置”或“放在合適的場景中”。最初場面調度這個詞語主要用于舞臺劇,是指導演對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活動的位置變化所做的相關安排,是舞臺排練和演出的必要表現(xiàn)手段,也是導演把控劇本思想內涵、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氣氛以及節(jié)奏等重要手段。隨著影視的發(fā)展,場面調度也逐漸應用在影視劇中,最先應用的是電影,后來也應用在電視劇中。電影場面調度就是指導演對畫框內事物的安排,即:在一個拍攝場景內,對演員的行動方向和路線、位置的移動和轉換的安排,通過對演員的外部造型設計與場景環(huán)境的布置和組合,改變攝像機的方向和位置,拍攝不同角度與景別靜止或運動的畫面,達到屏幕造型和藝術感染力的最佳效果。其是導演通過場面調度把自己的藝術構思傳達給觀眾的一種獨特視覺語言。
電影的場面調度雖然源自戲劇的場面調度,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戲劇舞臺場面調度受舞臺空間的限制,針對的是劇場中固定位置上的觀眾所設計,表現(xiàn)出的形象觀眾只能通過統(tǒng)一的視點觀看。電影的場面調度可以通過攝像機從不同景別、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向去表現(xiàn)被攝對象,而且演員也可以跟攝像機一起被調度,觀眾可以通過不同的視點和距離間接地觀看演員的表演以及環(huán)境氣氛。另外,電影場面調度的視點變換多,空間跳動較大,時間流程被切割,但是因為觀眾對視聽語言的適應,仍然能夠對影視形成完整的統(tǒng)一的印象。而且電影場面調度可以通過鏡頭的組接,在蒙太奇的作用下,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從而表現(xiàn)人物、展現(xiàn)事物、傳遞感情等。
場面調度就是對人和事物的安排,這是話劇藝術和影視藝術的內涵和魅力。導演通過場面調度可以展現(xiàn)鮮明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豐富的內心活動,渲染特定環(huán)境下的各種不同氣氛,展現(xiàn)一定的意境,傳遞特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場面調度在使用時也要有一定的依據。首先要依照劇本的內容,展現(xiàn)人物心理活動以及人物性格、矛盾沖突等。其次是導演對生活和藝術的理解,對場面調度進行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和再現(xiàn)。然而在運用的時候,電影的場面調度與話劇的場面調度具有一定差異性,這些差異性主要體現(xiàn)在布景調度、場面敘事單位、演員調度以及導演手段。
布景調度的差異性
布景調度就是指導演對作品的展現(xiàn)空間進行選擇、設計與安排。根據劇情和表達的需要,選擇和打造所需要呈現(xiàn)的環(huán)境,這也是導演進行場面調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電影的場面調度重在“再現(xiàn)”,而話劇的場面調度重在“顯現(xiàn)”。
電影場面調度的布景調度有實地采景、攝影棚搭景、虛擬布景。實地采景建立在對現(xiàn)有生活環(huán)境的挖掘和利用基礎上,相對地減少了重新設計打造場景的成本。實地采景可以選擇自然景觀,也可以選擇對室內現(xiàn)實環(huán)境進行部分改造的室內場景。攝影棚搭景目前較為常見,攝影棚搭景可以完全根據電影拍攝的需要,搭建一個獨特的主觀世界,有利于創(chuàng)作風格化的影視作品。虛擬布景是指依靠電影后期進行布景的方法。這類布景的操作方法主要靠綠屏摳像或者藍屏摳像。無論是實地采景、攝影棚搭景還是虛擬布景都是為了再現(xiàn)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場景。
電影導演通過攝影鏡頭再現(xiàn)空間,也就是呈現(xiàn)空間或者展現(xiàn)空間。固定攝影可以展現(xiàn)靜態(tài)空間;移動攝影可以展現(xiàn)更加廣闊的空間,使空間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讓觀眾相信這些空間。當然要注意的是,電影處理空間的時候,可以拍攝不同的真實空間,然后通過蒙太奇組接,形成一個新的空間。這個空間是人為制造的,是通過蒙太奇手段構成的空間,但是在觀眾眼中是統(tǒng)一的。而且這個空間在觀眾眼中是“真實”的,因為眼睛可以真實地觀察到。這也是電影再現(xiàn)空間的魅力。
戲劇中的場面調度的原則是占據和顯現(xiàn)。顯現(xiàn)和再現(xiàn)的區(qū)別就是:顯現(xiàn)就是從無到有,再現(xiàn)就是從有到有。具體的來說,舞臺的演員、道具、布景、燈光等物質現(xiàn)實的占據,可以賦予無形以有形。演員的表演可以揭示出環(huán)境、揭示空間的相應規(guī)定性。在某話劇演出中,舞臺上什么道具也沒有,但是一個老翁手持木槳,做出搖船的行動,可以讓觀眾知道老翁面前是一條河,他自己站立在船中。這就是通過演員的表演,賦予無形以有形。
電影布景是從“有”到“有”,這個“有”是真實的、可見的,通過攝影機的拍攝,賦予“有”新的內涵、新的意義,展現(xiàn)現(xiàn)實存在的空間。這種“有”可以是實地采景,可以是攝影棚搭景、虛擬布景。話劇布景是通過舞臺上的演員、道具、布景以及燈光來顯示,然后通過顯現(xiàn),從“無”到“有”。這種“無”并非是真的什么都沒有,而是要通過演員的表演,去揭示相應的空間規(guī)定性,從而展示空間。總之,電影布景的調度是再現(xiàn),話劇布景的調度是占據和顯現(xiàn)。
場面敘事單位的差異性
電影敘事的最小單位是“鏡頭”,鏡頭與鏡頭組合構成場面,場面與場面構成段落,段落與段落構成一整部電影。其實電影敘事最早也是場面,一場戲由一個場面構成。但是后來著名的電影專家格里菲斯確立了以“鏡頭”為最小的敘事單位,從這以后,電影的敘事與話劇的敘事最小單位就區(qū)分開來。
電影敘事單位最小單位是鏡頭。鏡頭可以通過不同的景別、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向以及不同的運動方式來展現(xiàn)。鏡頭的構成主要由攝影機和被攝體在具體場景中的表演來共同構造。而且這兩者通過電影的場面調度來實現(xiàn)。
話劇敘事的最小單位是“場面”。一場話劇中的場或者幕都是由若干場面構成的。一個個的場面按照劇情的發(fā)展連接起來,完成敘事。場面與場面互相獨立,但是又有內在聯(lián)系。話劇導演的基本手段就是場面調度。場面調度是指演出和排練的整體概念,包含了所有的舞臺要素。總而言之,話劇的場面調度是指導演通過一個個的場面,綜合運用各種視聽元素與主體的關系,來完成話劇敘事,從而達到傳情達意。
話劇敘事單位是場面。這個場面主要由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來實現(xiàn),這個表演是由導演來進行指導。
最小敘事單位的不同,也造成了場面調度的不同。話劇的場面調度要合理安排各種視聽元素與話劇演員的關系。但是電影的場面則有很大的不同。電影中的場面調度要通過鏡頭調度拍攝演員的表演,然后進行鏡頭組接,達到敘事和表達感情的目的。鏡頭可以進行分切和組合,而且還可以利用蒙太奇組接鏡頭,形成不同風格的影視敘事。話劇調度則是導演安排演員進行調度,沒有攝像機調度這一環(huán)節(jié)。
演員調度的不同
演員調度是指通過對演員的位置、運動方向和速度以及人物交流時候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變化等,形成不同的造型藝術效果。演員調度有橫向調度、縱向調度、上下調度、斜向調度。然而在話劇和電影中的演員調度具有很大的差異性。
表演的一次性和多次性。從機會的角度來說,話劇舞臺表演的調度只有一次機會。觀眾觀看話劇演員表演,演員通過動作和對話來傳達感情,推進劇情,只能通過一次表演來完成。無論這次表演是否成功,是否有瑕疵,演員有且只有一次表演機會。而在電影拍攝過程中,演員的表演可以多次演繹,直到演繹到導演滿意為止,最后經過后期剪輯跟觀眾見面。話劇的場面調度在演出的時候有且僅有一次,而電影的場面調度中的演員可以有多次。
表演所在空間的有限性和無限性。話劇表演主要集中在話劇舞臺上,舞臺就是演員的活動空間。這個空間是有限的,演員只能在這個規(guī)定的空間中活動。無論是橫向調度、縱向調度還是上下調度以及斜向調度,都只能在這個有限的舞臺空間中。電影的空間是無限的,它可以展現(xiàn)天空,也可以展現(xiàn)海洋,還可以展現(xiàn)教室以及家庭等,它可以展現(xiàn)任意的空間,只要這個空間可見,它都可以展現(xiàn)。電影的空間經過拍攝,然后經過后期剪輯組合,可以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而電影演員的調度則呈現(xiàn)在這無限的空間中。
表演語言和動作的差異性。在劇場中,觀眾觀看話劇表演坐在一個座位上,只能從一個角度觀看。而電影觀眾觀看電影的角度、視點都在發(fā)生變化。而且電影演員的表演還受制于畫框的限制,因此電影演員的表演要有鏡頭感。在拍攝遠景和全景的時候,演員的動作幅度稍微大一點;拍攝中景的時候,演員的動作需要稍微收斂一點;拍攝特寫的時候,基本要靠演員的眼睛來展現(xiàn)。話劇演員則只需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和幅度來進行表演。
話劇表演和電影表演也有相似之處,例如二者都要求演員化身成角色人物,強調語言表達要生活自然,合理塑造人物性格。但是在動作和語言幅度上,話劇要求合理地夸張,而電影表演則要求與生活中的語言和行動一致,這也是由演出環(huán)境不同造成的。話劇表演的語言和動作如果不夸張,則在劇場中的后排觀眾有可能看不清和聽不清,從而影響劇情理解。但是如果電影表演像話劇表演那樣夸張,則會失去電影的本性,讓觀眾感到不真實。
導演手段的差異性
在電影中,導演運用場面調度,需要對場景調度、演員調度以及攝影機的鏡頭調度。鏡頭調度是指導演運用不同的景別、不同的拍攝角度以及不同的拍攝方法來展示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等。景別主要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每一種景別都有不同的表意功能。遠景主要展現(xiàn)環(huán)境,全景主要展現(xiàn)人物,中景展現(xiàn)動作,近景展現(xiàn)神態(tài),特寫展現(xiàn)細節(jié)。拍攝角度分為拍攝方向和拍攝高度。拍攝方向有正面拍攝、側面拍攝、背面拍攝等,拍攝高度有平角度拍攝、俯角度拍攝、仰角度拍攝、頂角度拍攝。不同的拍攝角度有著不同的內涵與表現(xiàn)能力。正面拍攝可以展現(xiàn)全貌,側面拍攝可以展現(xiàn)輪廓,背面拍攝可以呈現(xiàn)神秘感。平角拍攝可以形成平等關系,俯角度拍攝展示氣勢和數量,有貶低的寓意;仰角度拍攝利于展現(xiàn)高大、雄偉,有尊崇的意味。鏡頭的運動有推、拉、搖、移、跟等。不同的鏡頭運動體現(xiàn)著不同的表現(xiàn)功能。推鏡頭可以強調主體,突出細節(jié),介紹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拉鏡頭有利于表現(xiàn)主體以及主體所處的環(huán)境,還可以作為結論性和結束性鏡頭,有利于轉場;搖鏡頭可以展現(xiàn)完整的空間,擴大視野,還可以表現(xiàn)同一場景中兩個主體的內在聯(lián)系;移鏡頭可以表現(xiàn)大場面、多景物、多層次等復雜的場景;跟鏡頭可以通過跟拍被攝主體,從而引出環(huán)境。由于鏡頭調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景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運動,而且每個不同的景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運動都可以表達不同的內涵,因此調度組合形式豐富多樣。這對導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考驗。
電影的場面調度是綜合的調度,包含了對場景調度、演員調度以及攝影機鏡頭調度。話劇的場面調度也是綜合調度,包括了場景調度、演員調度。但是兩者的差異性在于,話劇的場面調度沒有攝影機的鏡頭調度。話劇是直接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是實時的。而電影的場面調度是需要通過攝影機的鏡頭調度拍攝下來,通過后期剪輯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因此話劇調度相對電影調度而言,沒有那么復雜。話劇調度只需要調度演員表演。另一方面,電影場面調度因為鏡頭調度的存在,需要大量的幕后工作人員,如攝影師、燈光師、美術師、場務師等。但是話劇調度則只需要燈光師、美術師等。話劇調度過程中的幕后工作人員也比電影場面調度少。
電影和話劇場面調度有很大的差異性,主要體現(xiàn)在布景調度、敘事單位、演員調度、導演手段等方面。在布景調度中,電影是再現(xiàn),話劇是顯現(xiàn);在敘事單位上,電影的敘事單位是鏡頭,話劇的敘事單位是場面;在演員調度方面,電影表演要生活化,而話劇表演則要適當夸張;在導演手段上,話劇是布景調度和演員調度的綜合,而電影則是布景調度、演員調度、鏡頭調度的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