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飛
(北京銀建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125)
傳統(tǒng)的型鋼懸挑鋼腳手架具有笨重、拆卸安裝不方便等缺點,尤其是外墻存在剪力墻的工程,導致外墻存在很多的孔洞,既影響混凝土外觀,也在后期的修補上容易造成墻體開裂,并且極易產(chǎn)生熱橋,影響節(jié)能環(huán)保。因此對于型鋼懸挑的后期處理一直是型鋼懸挑腳手架的詬病。因此本項目采用新型技術——三角組合型鋼懸挑腳手架孕育而生。三角組合型鋼懸挑腳手架不僅重量輕便,方便進場,方便施工,而且施工完成后僅留有預埋套管的孔洞,方便封堵,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進度、節(jié)省了成本。北京通州區(qū)運河核心區(qū)Ⅷ-02.04.07 地塊中2-1#號樓工程施工中采用并得到充分運用,通過工程應用實踐和不斷的總結完善,形成完善的三角組合型鋼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
北京通州區(qū)運河核心區(qū)Ⅷ-02.04.07 地塊中2-1#號樓為Ⅱ類高層建筑,地下3 層,地上16層,建筑面約23 684m2,建筑高度為73.15m,框架——核心筒剪力墻結構。因地上部分只有16 層,所以若采用爬架、爬模等附著式腳手架無論從結構形式還是從成本考慮都不現(xiàn)實,又因外部四周均為懸挑結構,常規(guī)型鋼懸挑腳手架因自重大,對結構不利,因此三角組合型鋼腳手架是最優(yōu)選擇。
本工程懸挑式腳手架采用成品三角鋼架懸挑施工,一次懸挑最大高度為18m,三角鋼架豎向角鋼與結構混凝土梁采用M20、M12 穿墻螺栓連接,內(nèi)外使用雙螺母加4mm 厚鋼墊連接固定牢固。
架體采用?48mm×3m 鋼管,橫距900mm,縱距1 500mm,步距1 500mm,內(nèi)立桿距墻350mm。腳手板為木腳手板,板下鋪設大眼水平安全網(wǎng),板上鋪釘鍍鋅鐵皮防火,擋腳板為多層板。
腳手架用于2-1#樓地上主體結構施工外防護,懸挑三腳架從結構外邊緣4 層地面開始安裝并搭設,施工荷載值為3kN/m2,同時考慮 1層施工。
本工程3 層(含3 層)以上為標準層,層高為4.2m,板厚為120mm。墻柱混凝土首層至5 層為C55、6~10 層為C50、11~15 層為C45,16 層以上為C40,頂板均為C30。腳手架涉及的梁尺寸為600mm×900mm、200mm×680mm。
按照《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辦質(zhì)〔2018〕31 號)、關于印發(fā)《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京建法〔2019〕11 號)的要求[1],對于異型腳手架工程編制的施工方案需要專家論證,本工程于2020年7 月3 日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專家對于本工程采用的新型異型腳手架給予肯定。
1)該腳手架基礎為成品三角架,長度1.4m,用螺栓與結構梁連接,三腳架底部超出結構梁下部50mm,為了保證外檐結構的施工安全,在懸挑三角型鋼安裝樓層以下水平及豎向支撐架體需要對封口梁進行支頂加固,具體做法如圖1~圖3 所示。
圖1 基礎設計圖
圖2 三角組合架與模板支撐架
圖3 三角架尺寸
2)布設好三角架位置及錨環(huán)位置是監(jiān)理工程重點,在三角架布設前,需對此進行放線定位,在梁鋼筋綁扎完成后復核預埋管位置,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做好監(jiān)理旁站工作,并要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排專人進行看護,如發(fā)現(xiàn)位置移動的,立即當場處理。對轉角部位及間距超大部位,需要進行鋼絲繩加強。
1)本工程腳手架搭設形式為雙排單立桿扣件式懸挑鋼管腳手架。
2)腳手架搭設立桿橫距為0.9m;立桿的縱距1.5m;步距1.5m;內(nèi)排架距離墻體0.35m。
3)主樓分段搭設高度18m,由地上三層頂板搭設至屋頂層。
1)連墻件:每層結構層進行拉結,間隔三跨。
2)連墻件采用連墻桿與腳手架內(nèi)外立桿相連接。拉結部位優(yōu)先選擇框架柱拉結。局部及跨中采用在外懸挑樓板中預埋鋼管與拉結鋼管用十字卡口連接牢固[2],拆除時,需要在鋼管內(nèi)填筑C30 混凝土。具體做法如圖4、圖5 所示。
圖4 連墻件與頂板的拉結
圖5 連墻件與框架柱的拉結剖面圖
1)本工程腳手架分階段搭設的底層處采用鋼絲繩進行卸荷。
各類用戶在該操作系統(tǒng)的使用權限各不相同,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權限:(1)教師的權限為輸入、查詢與輸出自己的個人信息;(2)評價部門管理者的權限為審核教師上傳到由本部門考核欄目的相關信息,以及在全校范圍內(nèi)結合部門考核對教師的綜合考核結果進行排序等;(3)超級用戶(校長或經(jīng)學校授權者)具有增減考核欄目(板塊)、評價要素的權限,修改各板塊評價要素權重的權限,以及對全校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和某一單項評價的權限。本調(diào)查研究團隊成員邱健筠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評價系統(tǒng)”架構的操作系統(tǒng)如圖3所示[4]。
2)卸荷采用?12.5mm 鋼絲繩與內(nèi)外立桿連接,每根立桿均拉結。
3)卸荷鋼絲繩上端固定200mm×680mm 梁預埋?25mm 的錨環(huán)。
樓座轉角處,采用14 號槽鋼連接角部三角架與側面三角架,并設置鋼絲繩(圖6、圖7)。端部設置之字形支撐。
圖6 轉角處平面圖
圖7 轉角處槽鋼
樓層封邊梁側模安裝前,按照平面布置圖檢查預埋M20、M12PVC 套管位置、標高、間距是否正確。澆筑混凝土前,復合預留套管位置,是否存在遺漏現(xiàn)象(圖8)。預留預埋套管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腳手架的搭設質(zhì)量,并影響著后期因剔鑿開洞影響結構的外觀質(zhì)量,因此預留預埋套管是采用三角支撐腳手架成敗的關鍵。
圖8 角部預留預埋
按照三角架的間距要求,在梁混凝土澆筑前預埋設PVC 套管,腳手架搭設前在安裝三角架。為避免混凝土壓壞PVC 套管,套管內(nèi)提前穿入螺桿或鋼筋,進行三角架安裝前,取出螺桿或鋼筋。
因本技術屬于新工藝,尚無任何規(guī)范標準可參考,施工單位特于2020 年7 月3 日組織專家論證。我方提出了卸荷鋼絲繩?21.5mm 應不方便彎折,能否采用12.5mm 鋼絲繩代替;優(yōu)化塔吊附著穿懸挑架措施;明確三角架底部樓層頂板模板拆除時間等,專家及施工單位均采納,方案得以優(yōu)化。
本專項施工方案由總包單位項目負責人主持編制,總包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寫。專項施工方案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并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簽字、加蓋執(zhí)業(yè)印章后方可實施。
項目技術負責人向施工現(xiàn)場管理人員進行方案交底;施工方案內(nèi)容有調(diào)整并履行變更手續(xù)后[3],應由原交底人重新進行交底;交底應以書面形式進行,并輔以口頭講解,交底記錄應載明交底時間、參加交底的主要人員和人數(shù),由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雙方簽字。監(jiān)理單位參加了施工單位的交底。
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案的實施管理實行分級負責,編制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項目施工管理部門負責具體落實,審批部門負責監(jiān)督檢查。
按照危大分項施工進度,對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項目經(jīng)理部相關人員參加。
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的檢查,應留有過程檢查記錄,記錄包括文件名稱、主持人、參加人、檢查內(nèi)容、檢查結果與處理(未落實的工序應及時補做,執(zhí)行不到位的工序或有偏差的應及時糾正)等。
工程應用實踐表明,該防護體系具有很多優(yōu)點,安全可靠、加快施工、施工便捷、節(jié)省成本、美化外觀等,將來可以在建筑業(yè)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