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葉克飛
從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開車前往埃納雷斯堡,只需要半個小時。不過若是時光回到16世紀,在荒涼的馬德里高地,這個行程所需時間相當驚人。你可以想象,一駕馬車在蒼涼的西班牙中部山地跋涉,車里一個小男孩好奇地望向這片土地。他正離開埃納雷斯堡,前往距離馬德里更遠一些的巴利亞多利德—— 那里曾是西班牙的故都。
再之后,他隨家人遷居馬德里。曾在馬德里求學,也曾參軍。曾負傷致殘,曾被俘虜,還曾入獄……跌宕半生后,他出版小說《堂吉訶德》,但依然窘迫。又過了10年,他在馬德里去世,安葬之地至今仍未找到。
他是塞萬提斯,西班牙文學世界里最偉大的作家,埃納雷斯堡是他的故鄉(xiāng)。
如今,每年一度的塞萬提斯獎固定在埃納雷斯堡的阿爾卡拉大學頒發(fā),這是西班牙文學的最高獎項。阿爾卡拉大學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埃納雷斯堡也因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大學城。
埃納雷斯堡的塞萬提斯廣場清新可喜,兩側(cè)有行道樹,廣場上種滿鮮花,堪稱小而美。廣場中央是塞萬提斯雕像,建于1879年。那仗劍而立的模樣,乍一看還以為是堂吉訶德。不過,塞萬提斯和他筆下的主人公,或許本就難以區(qū)分吧。有著漂亮鐘樓的市政廳和歐洲現(xiàn)存最古老的喜劇院都在廣場周圍,但如果要找塞萬提斯的故居,當?shù)厝藭崆榈負屵^你手中的攻略書,然后在地圖上比畫半天,讓你向主街方向走。主街又叫馬約爾大街,修建于12世紀的它曾是西班牙最長的柱廊街道。1547年,塞萬提斯出生在大街的48號,那是一棟兩層小樓。1956年,小樓經(jīng)過翻修,盡量重現(xiàn)16世紀時的原貌。如今,它已變成博物館。
眼前這座小小的博物館看上去并不熱鬧,但這里并非沒有熱鬧的時候。每年10月9日前后,埃納雷斯堡都會被布置成中世紀的樣子,人們扮演著堂吉訶德和桑丘穿街而過,戲劇表演無處不在……因為1547年10月9日是塞萬提斯受洗的日子。距離故居不遠處的那座小小的奧伊多教堂,每年也是在這一天開放,向全世界展示塞萬提斯的受洗處。
埃納雷斯堡
塞萬提斯在世時可沒有這般熱鬧。他的坎坷落寞,即使高傲的法國人也看不過眼。據(jù)說《堂吉訶德》出版后不久,法國使節(jié)向西班牙大主教打聽塞萬提斯的情況。大主教說:“他是一位士兵,一個小鄉(xiāng)紳,很窮,已經(jīng)老了?!狈▏构?jié)問道:“這樣的人,西班牙為什么不用國庫供養(yǎng)他?”
比起僅僅出生在這里的塞萬提斯,阿爾卡拉大學才是埃納雷斯堡的真正象征。1293年,桑丘四世授予埃納雷斯堡建立學術(shù)研究中心的特權(quán),被視為阿爾卡拉大學的發(fā)端。不過大學的真正建立,還是在1499年,樞機主教西奈羅斯確立了大學的格局。
西奈羅斯規(guī)劃了一系列教學樓、大小禮堂,開創(chuàng)了近代大學的范式,更重要的是,他讓大學真正跳出了圍墻,融入城市,他甚至以大學為中心來規(guī)劃整座城市。于是,便有了大學城。1998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埃納雷斯堡歷史區(qū)和阿爾卡拉大學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認為“埃納雷斯堡是世界上第一座被規(guī)劃成為大學城的城市,為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大學提供了設計模型”。
走入已保存數(shù)百年的早期大學建筑群,敞亮的圣托馬斯庭院,四周柱廊精美,仍讓人感覺美好。包圍著庭院的這棟柱廊建筑是西奈羅斯一手創(chuàng)辦的圣伊德方索高等學院舊址,如今是阿爾卡拉大學的行政樓。向后穿行,則是號稱阿爾卡拉大學最美之地的三語庭院,中央的噴水池小而古樸雅致。至今仍在使用的大禮堂,是每年塞萬提斯文學獎的頒獎之地。生前與阿爾卡拉大學并無交集的塞萬提斯,去世數(shù)百年后卻以這樣的方式“衣錦還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