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穎
幾年前,我應邀去參加一所小學的主題班會。這所省城重點學校與一所山區(qū)小學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活動,建立聯(lián)系,互贈禮物,寫信交流心得和體會。
我正趕上小朋友們收到來自遠方的包裹,包裹里裝著鄉(xiāng)村孩子們?yōu)樗麄兙臏蕚涞亩Y物,有畫在樹葉上的畫,有刻在石頭上的小雕塑,還有木頭做的微縮板凳,以及他們在校園大樹下拍的合影,全??偣捕畟€人,比城里一個班的人數還少,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
在禮物中,還有幾件小玩具,一個是半新的藍頭發(fā)娃娃,一個是陀螺。班里的小同學們頓時竊竊私語,面露訕笑之色,細問方知,這些小玩具,都是一兩元錢小零食的贈品。有小孩子說:“我們送他們新書和新玩具,他們送我們這個,太摳了!”一個小男孩,還捻起一個金屬小吊牌,大聲說:“居然還有褲子上的商標牌!”沒錯,那確實是一個商標牌,通常買了新衣服或褲子,第一時間就要剪下來扔掉的東西。孩子們頓時嘩然——居然有人拿這個當禮物?
這樣顯然不是主題班會主辦者想要得到的結果??粗郎媳划敵尚υ挼膸准Y物,我心中莫名的有一種被電擊的感覺。這幾件被嫌棄的禮物,也許是那些鄉(xiāng)村小孩能得到的最好的禮物,就像窮親戚把家里僅有的好東西拿去送給富親戚,而恰好是人家淘汰和丟棄的東西。
之后半節(jié)課,我給城里孩子們講了關于禮物和情義的故事。告訴他們,那些身在遙遠山區(qū)的小朋友們并非小器和吝嗇,他們也許是把自己能得到的最好的東西送給了你們,這些你們早已不玩的粗陋玩具和商標吊牌,說不定是他們的爸爸媽媽難得回一趟家?guī)Ыo他們的,是他們最寶貴的東西。這些東西也許是他們能夠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玩具,就像你們如果在城市高樓上種出最好的一株小樹苗,跟他們山中的任何一株小樹苗都沒辦法比。
孩子們似乎明白了一些,眼神漸漸平和了,開始商量如何回信,并且準備下一次的禮物。他們要把自己最喜歡而不是最貴的禮物,給鄉(xiāng)村孩子們送去。
這件事雖過去了很久,但給我的刺激卻很大。我從中看到了城市和鄉(xiāng)村巨大的物質與非物質差異。在這個“素質考試”動輒就考鋼琴有幾個鍵、無人飛機操作原理、藍山咖啡與貓屎咖啡的區(qū)別的時代,還有孩子將商標牌作為最漂亮的飾物,并且作為珍貴的禮物,他們輸的,豈止是起跑線?
現在流行說格局,認為成就來自于格局,而格局來自于眼界。我發(fā)現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鄉(xiāng)村孩子年紀越小,與城里孩子的差異就越小,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差異會越來越大。差異,就來自于閱歷和見識!
我參與公益的初心,也許就來于此,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去關心和參與針對鄉(xiāng)村青少年閱讀和認知的公益活動。
這一切也許皆緣起于那個昏黃的下午,那一些來自遠方的寒酸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