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佳 黃彩振 王開秀 丁赟 唐小敏
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1],隨著醫(yī)療器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手術要求的提升,手術逐漸成為目前臨床治療多種頑固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且實施率和有效率均逐年上升[2],目前,雙極電凝鉗在手術中的應用頻率也逐漸提升。因此,雙極電凝鉗清洗滅菌質量直接影響院內(nèi)感染情況[3]。規(guī)范化清洗消毒有利于保障消毒供應中心對器械清洗消毒的質量,有效防止患者發(fā)生感染等情況[4]。但雙極電凝鉗因其材質特殊、結構復雜、管腔細長、精密貴重等原因,再處理難度極大,清洗不徹底的有機物會在其關節(jié)齒牙處、縫隙和管腔,形成一層保護膜難以清除,如清洗不徹底會影響滅菌效果[5-7]。清洗處理稍有不當極易引發(fā)院內(nèi)感染,對患者的手術效果及預后均具有潛在的威脅性[8]。因此,控制好消毒供應室醫(yī)療器械清洗質量至關重要[9-10]。為探討有效提高雙極電凝鉗的清洗效果,確保清洗質量,本研究與手術室聯(lián)合,對使用后的雙極電凝鉗保濕預處理的清洗效果進行研究,為提高消毒供應室醫(yī)療器械清洗質量探索可行的技術。
選取2020年7—12月我院手術室使用的雙極電凝鉗200件,將7—9月使用的100件作為對照組,10—12月使用的100件作為觀察組。
保濕預處理,由手術室護士負責,但不參與電凝鉗清洗及指標檢測;電凝鉗的清洗及指標檢測各由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負責,但不做電凝鉗保濕預處理。
(1)保濕液的配制:保濕液用3M全能高效多酶清洗劑(低泡),用純水1:200進行稀釋。本次觀察的是每周一至周五,手術使用時間大于2 h小于4 h,并在14:00之前使用完畢的雙極電凝鉗。
(2)保濕預處理方法:由手術室護士專人負責,對使用后的雙極電凝鉗進行保濕預處理,在預處理前,對照組把用完的雙極電凝鉗拆卸至最小單位,關節(jié)完全打開后,將1:200多酶清洗劑稀釋液直接對器械進行噴灑保濕預處理,噴灑管腔時,將管腔垂直,將保濕液從管腔的一端注入,待另一端有液體流出后水平放置[11],然后將其存于帶蓋密閉回收箱內(nèi)常溫密閉保存2 h。觀察組將術后雙極電凝鉗拆卸至最小單位,關節(jié)完全打開后,用流動水沖洗器械表面、咬合面、關節(jié)齒牙處、管腔內(nèi)的血漬污漬沖洗干凈后,將1:200多酶清洗劑稀釋液噴灑器械做保濕預處理。保濕處理方法同對照組,然后將其置于醫(yī)療器械回收車中送至消毒供應中心清洗。
(3)清洗方法:按照WS310.2-2016《清洗消毒及滅菌操作規(guī)范》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清洗[12]。消毒供應中心回收后,把器械拆卸至最小單位,放在配制好的內(nèi)鏡專用強效多酶清洗液浸泡3~5 min后,人工刷洗器械的咬合面、關節(jié)齒牙處、管腔刷+高壓水槍沖洗管腔后,打開所有軸節(jié)并均勻擺放在腔鏡器械專用清洗籃筐中,按要求放入同一真空沸騰式清洗機清洗,根據(jù)常規(guī)清洗器械設定程序進行清洗消毒[13],整個清洗流程由1人完成。
(1)目測法+10倍光源放大鏡檢測:檢測器械表面光潔、無污漬;關節(jié)齒牙處無血漬、銹蝕、銹斑、污漬和水垢等殘留物質為陰性,否則為陽性[14]。
(2)濕白條檢測: 主要用于管腔器械的檢測。將粗細適宜的干凈濕白條從管腔一端插入,從另一端取出,反復擦拭4次,濕白條凈白、無污漬、水垢、血漬等為陰性;濕白條呈褐色或黃色則為陽性[15]。
(3)RESI-TEST TM SWAB試驗法: 用 RESITEST TMSWAB 試條擦拭器械表面、關節(jié)齒牙處、咬合面、管腔內(nèi)等,試劑與殘留蛋白結合發(fā)生顯色反應,溶液變?yōu)闇\棕色或淺綠色則指示器械表面無殘留蛋白為清洗合格,溶液變?yōu)樗{色指示器械有蛋白殘留為陽性為清洗不合格[15]。供應室的監(jiān)測人員在器械清洗完后1 h內(nèi)對器械表面、關節(jié)齒牙處、咬合面、管腔內(nèi)進行檢測并做好記錄。(每天14:00以后及夜間使用的、節(jié)假日使用后保濕預處理的雙極電凝鉗不列入研究范圍)。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百分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雙極電凝鉗器械表面清洗質量比較,三種方法(目測法、10倍放大鏡、殘留蛋白檢測)檢測結果非常接近,合格率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電凝鉗器械表面清洗質量檢測結果比較
兩組雙極電凝鉗的關節(jié)、齒牙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三種檢測方法(目測法、10倍放大鏡、殘留蛋白檢測)的檢測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雙極電凝鉗管腔內(nèi)部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濕白條、殘留蛋白檢測的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電凝鉗管腔內(nèi)部清洗質量檢測結果比較
目前,雙極電凝鉗是用于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的最主要止血設備之一,雙極電凝鉗的有效清洗是控制、預防醫(yī)院感染的關鍵,徹底清洗可避免形成降低滅菌效果的生物膜,故清洗質量決定著消毒、滅菌的質量[16],因此,做好電凝鉗的清洗工作是滅菌成功的前提條件,是保證滅菌效果的前提[17],但雙極電凝鉗功能端結構精細復雜,具有許多細小齒狀溝槽,清洗難度較大,難以徹底清洗[18],故在清洗過程中更應注重細節(jié)處理[19]。手術使用過程中,因高頻電流通過,變性、炭化、干涸的結痂組織常常緊密粘附在器械上,清洗難度大[20]。如清洗不徹底,當再次使用時凝固物脫落引起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因此,雙極電凝鉗在滅菌前必須徹底清潔。
近年來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21],使用后醫(yī)療器械用流水沖洗后,再進行含酶保濕劑噴灑處理;可提升清洗效果。因為,含酶保濕劑屬于器械清洗保濕劑,包含可水解蛋白質等多種酶成分,能夠有效破壞醫(yī)療器械表面的有機物保護膜,同時可分解器械表面沾染的細菌、血液、蛋白膜、體液中有機成分,并且不損傷器械[22]。含酶清洗劑去污能力強,能使有機物分解脫落,達到清洗的目的,而且對金屬、塑料、螺紋管無腐蝕性[12],具有較好的保濕效果,雙極電凝鉗功能端結構復雜,縫隙較多且管腔細長,使得污垢極易藏匿于器械的關節(jié)、縫隙以及管腔內(nèi),從而增加清洗難度[23]。如用完后立刻用清水沖掉器械表面、咬合面、關節(jié)齒牙處、管腔內(nèi)殘留變性、炭化、干涸的結痂組織,再進行保濕預處理,其咬合面、關節(jié)齒牙處、管腔內(nèi)等部位無污物遮擋能與保濕液充分接觸,含酶的保濕劑能有效地分解有機物和蛋白質,達到保濕效果,從而提高電凝鉗的清洗消毒滅菌質量,減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24]。
綜上所述,同樣的保濕方法和清洗方法,用流動水沖洗后的雙極電凝鉗再進行保濕預處理,其清洗質量比用完后直接保濕預處理的雙極電凝鉗明顯提高。但目前各醫(yī)院對使用后的雙極電凝鉗無統(tǒng)一標準保濕方法,為保證雙極電凝鉗的清洗質量,各醫(yī)院應根據(jù)該院使用雙極電凝鉗的品牌和材質、手術時間的長短,選擇適合該院的保濕預處理方法,將有效縮短雙極電凝鉗的清洗時間,以提高清洗消毒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存在樣本量少等局限性,仍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