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潼產區(qū),影響石榴生產的因素很多,但相對來講,干旱的威脅比較突出,特別在貧水干旱地區(qū),往往決定收成的有無。在可以灌溉的地區(qū),盡管灌溉可以有效緩解干旱的影響,但又造成生產成本上升,引起園地土壤有效養(yǎng)分淋溶損失,在灌溉加清耕的園地管理模式下,園地的生態(tài)問題越來越明顯。石榴作為經濟樹種,在產量水平一定的情況下,決定收入水平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最小的投入,一個是最高的售價,后者由市場決定,前者由生產者決定。
什么是抗旱栽培?抗旱栽培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石榴抗旱栽培技術做簡單總結。
1 什么是抗旱栽培
抗旱栽培是采用工程、生物、新材料等一系列能夠有效改善園地土壤水分含量綜合措施的通稱。實現抗旱的途徑,一是增強樹體抗性;二是綜合保墑,包括打壩修堰、平整土地和修反坡梯田、魚鱗坑等工程措施,也可采取果園生草、園地覆草、增施有機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三是采用小冠整形,縮短水分輸送距離,控制樹體徒長,減少無效蒸騰。
2 抗旱栽培的方法
2.1 工程措施 利用打壩、修堰、平整土地、修反坡梯田、樹下修建魚鱗坑等措施提高土壤含水量。
2.2 植物覆蓋(覆草) 園地覆草是不可忽視的抗旱栽培措施,覆草的作用與方法如下。
1)覆草的作用。覆草可以蓄水保墑,防止水土流失。果園地面覆蓋,一是減少太陽光線對地面的直接照射,降低地面溫度,減少水分蒸發(fā);二是改善表層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強土壤吸水保墑能力;三是由于覆草的緩沖,降低了雨水對地面的沖擊力,避免了地表徑流的產生,克服了雨后地表土壤的板結,防止了水土流失;四是覆草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又無毛細管,能阻止土壤水分通過毛管作用蒸發(fā),覆草后的果園雨季能蓄水,旱時能保墑,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能有效緩解干旱對樹體造成的威脅,為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了一個濕潤、疏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五是覆蓋草能穩(wěn)定、緩沖地溫,降低土壤溫度變幅,避免極端溫度對表層吸收根的傷害。據陜西安塞和山東浮來山園藝場調查,覆草后的果園較對照(未覆草)春季地溫回升稍慢,夏季極限溫度較對照低,冬季則高。覆草后晝夜和四季土溫變化趨于平緩,總體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對減輕冬季凍害和夏季日燒都有一定的好處;六是抑制雜草,免于耕作,覆草后許多雜草不能萌發(fā),即使一部分能萌發(fā),也不能穿透草被,難以接受陽光照射而枯萎,抑制了部分雜草的生長、繁殖;七是覆草后的土壤水、肥、氣、熱狀況得以良性循環(huán),可免于耕作,減少勞動量,降低生產成本。
2)覆草的方法。園地覆草要求覆蓋物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15~20 cm,覆蓋效果隨覆蓋物的增厚而增強。分為局部和全園覆蓋,局部覆蓋只覆蓋樹盤或株間,多數情況下因覆蓋材料不足,很難實現全園覆蓋。
3)覆草的材料與管理。果園覆草一般用作物秸稈、雜草、落葉和綠肥等,覆草后不可輕易撤除或深埋,來年可加蓋并擴大覆蓋面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草腐爛分解后深埋人土,接著另行覆草,一個周期3~4年。覆草的果園秋施基肥時應撥開草被,肥施好后再鋪平。因長期覆草誘根上移時,可深翻施肥,將以前的草被與表土回填,提高深層土壤肥力,再在地表另覆新草。
4)覆草應注意的問題。覆草誘導吸收根上移,存在火災隱患。可將覆草與生草相結合,消除隱患,彌補不足。
2.3 覆草與綠肥相結合 果園覆草用量較大,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草源缺乏問題,生產上常采用覆草與綠肥相結合的辦法。行間種植綠肥,生長季內對土壤起覆蓋作用,長成后刈割蓋到樹盤,即可解決草被來源。旱地多選種豆科綠肥品種,如毛苕子、三葉草、黑豆、綠豆、田箐、草木犀、紫云英、小冠花等,也可在園邊空地、路旁等處種植紫穗槐,刈割后覆蓋園地。
2.4 深埋有機物,蓄積肥水
1)開溝。早春或采果后,在盡量靠近樹干50~60 cm一側(坡地果園在下坡一側),挖深80~100 cm、寬50~60 cm的溝,表層熟土向上坡方向翻,下層生土向下坡方向翻。
2)把修剪下來的樹枝、枯枝落葉、雜草以及可以腐爛的有機物放入溝內,壓實填滿,再把有機肥打碎灌入枝條縫隙,按1 m撒入0.25~0.5 kg的標準施入尿素,加速樹枝的腐爛。注意要把樹枝間的空隙盡量填滿,以便根系生長到溝內。
3)回填時,應先將上翻的熟土打碎填人溝內,踩實。
4)灌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澆1次水,使肥土填滿枝條間的縫隙,利于根系生長。
5)填埋物腐爛后坑土下陷,不必填平,待園地生草進入盛花期時,刈割翻壓人下陷的溝內。
6)每年開溝的量,根據要埋枝條和有機物數量決定,第2年在沒有開溝的地方開溝。在第1輪開溝滿園后,接著在溝外側(如上次離樹干50 cm,開60 cm寬的溝)距離樹干1 m的地方二次開溝。
7)深埋有機物的好處。首先有效處理了園地的枯枝落葉、干僵果、修剪下來的枝條,使園地干凈;其次有機物深埋后可以有效地增加深層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第三,大量降雨地面出現徑流時,這些填埋溝可以起到堰壩蓄水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2.5 果園生草 果園生草就是在園地人為種植草本植物,是人工恢復園地生態(tài)平衡的良好措施。
目前最為有效的是行間種植毛苕子、株間種植芥菜型油菜、樹盤覆草的模式。新建的幼園空間很大,可以在行間播種草木犀(馬苜蓿),到盛花期刈割覆蓋樹盤。
2.6 單干式整形 單干式整形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樹冠內的無效空間,增加有效空間,縮小樹冠,實現外枝內果,減少日燒危害,減少勞動投入,改善通風透光,提高商品率。
張小忙,西安市臨潼區(qū)秦陵街道辦秦俑村上張組,郵編710600。
收稿日期: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