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云嬋,吳心瑜
(1.惠州學院 廣東 惠州 516001;南昌理工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44;2.惠州學院 廣東 惠州 516001)
傳統(tǒng)鋼琴啟蒙教學法以西方音樂作品彈奏為脈絡,在培養(yǎng)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理解與詮釋上,在強化鋼琴演奏技術和音色控制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傳統(tǒng)鋼琴教學法從鋼琴啟蒙階段就強調演奏技巧、音色訓練的重要性,具有較強的嚴謹性、專業(yè)性,更適合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在教材選用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約翰·湯姆森簡易鋼琴教程》為啟蒙教材的鋼琴教學法,書中涵蓋多種音樂技巧與音樂理論知識,通過“1 對1”的上課形式,學生自主模仿教師的彈奏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識譜與彈奏方法的練習,通過大量重復性的彈奏,逐步提升演奏技巧。
應用鋼琴啟蒙教學法是星海音樂學院辛笛教授針對目前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著鋼琴教育面向大眾的教育宗旨”提出的符合當今中國鋼琴教育現(xiàn)狀的新型教育理念。應用鋼琴教學法提出以學生的鋼琴應用能力為培養(yǎng)目標,注重學生鋼琴伴奏,鋼琴彈唱,鋼琴即興創(chuàng)作等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鋼琴啟蒙教學應以兒童興趣培養(yǎng)為教學目標,通過兒歌彈奏導入教學,把鋼琴伴奏,鋼琴彈唱以及樂理、和聲伴奏等知識體系融為一體?!稄梼焊?,學伴奏》是由星海音樂學院辛笛教授創(chuàng)編的應用鋼琴啟蒙教材,教材中有大量的中國兒歌和自編小曲,左手是固定位置的和弦彈奏,右手是簡單的單音,曲目簡單容易上手,易于兒童成就感的產生和興趣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鋼琴教學法通常采用1 對1 的專業(yè)授課模式,以培養(yǎng)專業(yè)的鋼琴彈奏者為目的,注重學生演奏技巧的訓練。傳統(tǒng)鋼琴教學法選曲多為外國古典作品,不利于中國兒童的理解,“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結構比較單一,缺乏趣味性,更缺乏對兒童即興伴奏,彈唱歌曲,歌曲創(chuàng)編等鋼琴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兒童在學習中通過大量重復性練習來獲得彈奏技巧,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和厭學情緒。
應用鋼琴教學法具有基礎性、普遍性、大眾性的特質,兒童學起來比較容易上手,容易產生成就感,伴奏聲部規(guī)律性比較強,更利于開展鋼琴集體課教學,課堂氣氛相對活躍,啟蒙階段易于提高兒童學琴興趣。
識譜是鋼琴啟蒙最大的難點。能否快速準確地識譜,是鋼琴能否學好的基礎。很多兒童學琴不能堅持的主要原因,都是由識譜慢導致的信心不足所致。傳統(tǒng)鋼琴教學法啟蒙階段的識譜,是從鋼琴中間的小字一組的“中央C”開始,逐步向兩端小字組和小字2 組兩個八度擴張。教師通常通過教授兒童數五線譜中間和線的方式,來找到鋼琴上對應的鍵。這種識譜方式看似合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但是不適合兒童啟蒙識譜的教學,特別是識譜初始,同一個音“中央c”既出現(xiàn)在高音譜號上,也出現(xiàn)在低音譜號上,很容易讓學齡較小的兒童出現(xiàn)混淆。
應用鋼琴啟蒙階段的識譜是從小字2 組的do開始的,這從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了兒童在初學“中央c”時左右手混淆的困惑,但是在識譜方面,依然采用五線譜,線與間數數的方式在鋼琴上獲得想要的音,這與傳統(tǒng)鋼琴啟蒙識譜方式如出一轍。此外在應用鋼琴啟蒙教材《彈鋼琴學兒歌》中的指法標記和要彈的音一致性比較高,且左手彈奏簡單的重復性很強,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很多孩子不看譜而看指法練琴的偷懶現(xiàn)象,一旦換了沒有指法標記的稍微復雜的樂曲,孩子識譜慢的問題依然會顯露出來。
常見的傳統(tǒng)鋼琴教育啟蒙教材《約翰.湯姆森》《拜厄》《哈農》等簡易鋼琴教程,兼顧了兒童坐姿、手型的規(guī)范性訓練,但是每首樂曲中的基本樂理知識點分布比較凌亂分散,缺少相對完整的樂理知識系統(tǒng),學生的注意力多是放在運用五線譜數線間的方式找鍵上,無暇顧及音樂連接和樂句起伏。應用鋼琴啟蒙教材《彈兒歌,學伴奏》雖然具有簡單易上手的優(yōu)勢,但其缺陷在于伴奏模式單調,音樂性不突出,兒童在啟蒙階段容易依賴于指法標記記譜,對兒童樂曲的音樂處理與感受的訓練,相對于傳統(tǒng)鋼琴教育略顯不足。
由此可見,傳統(tǒng)鋼琴教學重點放在訓練兒童對樂句、音色上的把控和彈奏技巧訓練上面,而在應用鋼琴教學中,更側重培養(yǎng)兒童即興編配與彈奏彈唱能力,但對精細化音色控制方面要求甚少。兩種教學法各有優(yōu)劣勢,在對兩種教學法選擇的態(tài)度上,需要二者并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傳統(tǒng)”鋼琴教學和“應用”鋼琴教學兩者選擇性地統(tǒng)一結合起來,才能探索出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鋼琴啟蒙教學法。
兒童鋼琴啟蒙教育是兒童整個鋼琴彈奏生涯的根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旦兒童在鋼琴啟蒙教育中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彈奏習慣,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那么如何實現(xiàn)傳統(tǒng)鋼琴教學與應用鋼琴教學元素的疊加,汲取兩種鋼琴教學法的優(yōu)勢,達到提高兒童的鋼琴技巧的同時注重兒童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效果。筆者將從識譜啟蒙、教學形式、教材選用等方面進行如下闡述:
從兒童思維的特點來看,年齡較小的兒童,其邏輯思維并沒有發(fā)展到成熟階段,無論是傳統(tǒng)教學法還是應用鋼琴教學法中,通過數五線譜的間線的方式對應鋼琴找鍵,大大降低兒童的識譜效率。相反,在學齡前階段的兒童的記憶性思維是最發(fā)達的階段,通過直接記住五線譜中的音符和鋼琴上對應的位置來彈奏輕松得多,這正如,直接讓孩子記住沒有聯(lián)系的26個英文字母一樣,雖然他們還沒真正明白這些字母的真正含義,卻能很好地記住它們。例如,指出一個音,孩子會馬上報出高音譜號第一線小字一組e,并讓孩子在大聲念譜的同時彈奏出來。
鋼琴教育傳統(tǒng)課堂形式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單向講授,課堂多采用問答式教學,上課形式枯燥且單調,如果做些許改變,按照年齡段把兒童劃分為4-5 人不等的小組,進行小組授課與“一對一”個別課相結合的教授模式,使應用鋼琴教學具有的趣味性、漸進性與“一對一”授課中對音色技巧等要求融為一體,彌補兩種教學法的不足。這種教學模式能以兒童興趣為切入點,讓兒童在小組內共同探討知識難點,有利于課堂學習氛圍的活躍,釋放兒童心理壓力,培養(yǎng)兒童開朗型性格。
“傳統(tǒng)+應用”鋼琴啟蒙教學可把辛笛教授編著的《彈兒歌學伴奏》等教材,作為傳統(tǒng)鋼琴教材《湯普森》《拜厄》的啟蒙補充教材,以此加強對兒童的識譜能力、聽力、伴奏彈唱及視奏等鋼琴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稄梼焊鑼W伴奏》教材簡單易懂,重點突出,易于使兒童獲得成就感,提高彈琴興趣。同時,《哈農》和《拜厄》等傳統(tǒng)教材的加入,不但能提高兒童彈奏技巧、音色控制的能力,也可以讓兒童運用《彈兒歌學伴奏》中的和弦知識,對《拜厄》中的左手彈奏的和弦進行分析,建立早期的和聲概念。
啟蒙小組授課的難點在于如何保持兒童持續(xù)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在實際授課中,教師需要根據兒童性格的不同特點,采取多樣的授課模式,可以將游戲或采用生動形象的故事穿插入樂理講解課堂,隨后循序漸進地在小組課中加入分聲部彈奏、合奏等彈奏方式,增加兒童的彈奏協(xié)作性,同時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記憶。這種授課形式,更容易點燃兒童的學習熱情,能有效改善啟蒙階段兒童容易喪失學習興趣的情況。
由此可見,傳統(tǒng)鋼琴教育以提升兒童的鋼琴演奏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重在培養(yǎng)兒童鋼琴演奏技巧。應用鋼琴教育能提升兒童學習鋼琴的積極性及鋼琴作曲,創(chuàng)編彈唱等綜合運用能力,“傳統(tǒng)+應用”二者鋼琴啟蒙教學法的結合,更有利于學生鋼琴彈奏能力的培養(yǎng)。在鋼琴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做到:“應用”與“傳統(tǒng)”統(tǒng)一,大教育(集體課)和小教育(個別課)統(tǒng)一,興趣快樂與技能訓練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xiàn)階段鋼琴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孩子們未來的鋼琴道路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