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雙減”政策的實施,減輕了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這就同時需要體育教師擔負起“雙減”實施后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責任。文章分析了開展乒乓球教學的意義,從創(chuàng)設情境、因材施教、運用微課、趣味游戲、完善設備、組織比賽、查缺補漏、滲透德育、反饋交流等諸多方面,探求了乒乓球教學的有效開展策略。
近年來,我國的乒乓球事業(yè)發(fā)展的如火如荼,許多優(yōu)秀的乒乓運動員在世界賽場上披荊斬棘,收獲了許多優(yōu)秀的榮譽。乒乓球在我國具有極高的人氣,也被民眾們譽為“國球”。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體育的重要性更加顯著,尤其是開展乒乓球項目的教學,可以有效豐富“雙減”的課余時間,下面結合具體教學,探究小學體育開展乒乓球教學的有效方法。
1 開展乒乓球教學的意義
將乒乓球作為“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載體,十分契合國情和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其一,乒乓球在我國的地位較高,在學生群體中有著良好的號召力,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動力。其二,乒乓球運動可以全方位地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性、平衡感、肢體力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能起到積極性的影響作用。其三,借助乒乓球教學,可以強化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其四,借助乒乓球教學,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
2 開展乒乓球教學的有效策略
2.1 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情感共鳴
若想在小學體育中有效開展乒乓球教學,教師首先要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入手,通過合理的方式,充分展現乒乓球運動的魅力,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借助引人入勝的競技視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索張怡寧、王楠、馬龍、張繼科等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的征戰(zhàn)視頻,下載到移動設備之中,讓學生觀賞國手們的颯爽英姿。當學生們看到我國的乒乓健兒用嫻熟的技術干凈利落地拿下比分,用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逆轉比賽,用堅強的毅力在拉鋸戰(zhàn)中站到最后,并成功讓三面五星國旗在賽場上冉冉升起,一種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出濃厚的愛國之情。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外國評論家對我國乒乓球員的評價。比如,日本評價馬龍是毫無死角的“六邊形戰(zhàn)士”,西方體育主持人在看到許昕一次精妙的旋轉球之后,高呼“他靠這一球可以去競選總統(tǒng)”。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認識到,乒乓球不僅是我國最為擅長的體育運動之一,更是我國向世界展示體育健兒優(yōu)秀素質、輸出華夏體育文化的主要途徑。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激勵學生,點燃學生內心深處的運動激情,引起學生學習乒乓球的欲望與興趣,為接下來的乒乓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因材施教,確定練習方向
乒乓球的魅力在于打法的多變,教師在教學乒乓球課程時,切記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制定合適的練習方案。對此,教師需要從兩個角度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首先,教師要系統(tǒng)地整理乒乓球的流行打法,去除一些過于專業(yè)化的套路,選擇一些適合小學生學習的類型,作為學生主要學習和練習的方向。比如,乒乓球運動在當前階段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快攻類、弧圈結合快攻類、快攻結合弧圈類、削球類。而這四類打法進一步細分,還能分成10種不同的風格。如快攻類可以分為直(橫)拍兩面攻打法、直拍左推右攻打法兩種,削球類可以分為直拍以削為主結合反攻打法、橫拍以削為主結合反攻打法、直拍檔攻削結合打法、橫拍攻削結合打法四種。其次,教師要通過日常溝通、調研報告等途徑,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最后,將打法類型與學生的實際學情相結合,為學生推薦合理的學習目標。比如有的學生反應很快、球感靈活,在運動中有濃厚的進攻欲望,可以選擇直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有的學生耐心良好,性格比較沉穩(wěn),可以嘗試學習四種削球風格,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教師需要注意,以上練習方案只是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草擬。當教師發(fā)現學生不適應初學的乒乓球風格,或對其他打法更加感興趣。應當靈活變通,尊敬學生的意見,讓學生選擇適配度更高的打法,提高學生的乒乓球學習效率。
2.3 運用微課,剖析技術要點
乒乓球運動入門簡單,但想要從無到有,讓學生練到比較精通的層次,通常會有一定的教學難度。首先,乒乓球的發(fā)球、接發(fā)球、扣殺、腳步移動,都需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由于乒乓球場地較小,運動速度較快。以上技術的關鍵點,單憑教師的演示,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技術,通過多媒體設備的輔助,將比較復雜的乒乓球技術分解,幫助學生掌握其中的要領。
例如,不同的乒乓球打法,從握拍開始,就要規(guī)范好每一處細節(jié)。而這些要點,均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展示出來。當前,學生們在握拍的過程中,很容易犯下一些新手錯誤,比如握拍過大、過緊、過深、過小,握拍是手腕十分僵硬等等。即使有教師的示范,學生也只能在準備階段保持規(guī)范的握法,一到實際練習時,握拍姿勢就會嚴重走樣。通過微課視頻的慢放功能、動作分解功能,可以從更科學的角度為學生講述用力技巧,讓學生了解到握拍時手部正確的用力點在什么地方。比如削攻型握法,需要讓食指靠近中指,將拇指進一步彎曲放松,保證虎口不貼近握柄。擊球時,保證拇指和食指更多的發(fā)力,以幫助手腕作出移動和下壓的動作。通過微課技術,可以降低學生的乒乓球入門難度,而且學生在上課時有未學懂的地方,在課后也能下載微課視頻,重溫技術細節(jié),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
2.4 趣味游戲,強化學生球感
有些學生在乒乓球運動中經常將球打飛,或錯誤判斷了乒乓球的行進路徑。這主要因為學生接觸乒乓球時日尚短,未能培養(yǎng)出良好的球感,在打球時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力道。如果教師采用中規(guī)中矩的授課方式,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訓練強化球感,很容易給學生帶來枯燥乏味的感覺,影響到學生的乒乓球學習動力。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元素,在激發(fā)學生練習熱情的同時,彌補學生球感上的不足。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乒乓球投籃”小游戲。在游戲中,教師會為學生準備一個小木筐,并負責發(fā)球,讓學生在接球時嘗試將乒乓球準確打進筐里,比一比誰的進球數最多。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控制擊球的力度,逐漸做到手、眼、心合一。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控制發(fā)球力道,讓學生在不同力度的發(fā)球中強化接球的手感?;蛘撸處熆梢越M織“蒙眼顛球”游戲。顧名思義,讓學生在蒙眼的狀態(tài)下嘗試用乒乓球拍顛球,看看誰能顛的數量最多。在無法視物的狀態(tài)下,學生的其他感官會變的更為敏銳,以此訓練學生的球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果。教師還可以組織“多面顛球”游戲活動,要求學生分別用乒乓球拍的“正面、反面、側面”顛球,每不同的三下視為一組,比一比誰能顛最多組。由此,通過簡單、多樣的游戲活動,可以充分強化學生的乒乓球基礎,幫助學生更快達到初入門徑的境界,使其深刻感受到乒乓球運動的樂趣。
2.5 完善設備,提供鍛煉條件
乒乓球作為一門優(yōu)秀的國民運動,可以作為學生日常休閑和鍛煉的主要途徑。因此,體育教師不要將教學思維局限在課堂時間之中,而是要著眼于學生的課余時間,為其提供良好的鍛煉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完善與乒乓球有關的運動設備,為學生的課余練習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比如,通過學校資金的扶助,準備好充足的乒乓球練習場地與專業(yè)的乒乓球拍。同時,定期做好維護工作,觀察球臺是否存在裂紋、球拍面是否出現缺損等等。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俱樂部的方式,在課后定期舉辦有關乒乓球的課外講座。比如,在活動課期間,有乒乓球運動愛好的學生可以參加乒乓俱樂部,跟隨教師修習一些高深的乒乓技術,比如高拋發(fā)球、下蹲發(fā)球的技巧。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咨詢一些知名運動員的獨門特技,如奧恰洛夫的潛水艇發(fā)球,丁寧的蹲砍式發(fā)球,張繼科的逆旋轉發(fā)球等等。教師可以為學生解析這些技術的發(fā)力技巧,鼓勵學生嘗試模仿,充分開拓學生的運動視野,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乒乓球鍛煉習慣提供良好的教學輔助。
2.6 組織比賽,營造積極氛圍
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乒乓球運動經驗,通常會見獵心喜,想要在對練過程中享受乒乓球的運動樂趣。對此,教師可以定期組織乒乓球比賽。因為比賽可以營造積極、熱烈的運動氛圍,學生們在聽到觀眾的叫好聲,親身參與到緊張的競技過程中,會迸發(fā)出強烈的運動熱情。同時,這也是學生檢驗自己練習成果的主要途徑,可以幫助學生宣泄學習上的壓力,保持良好的運動心態(tài)。
比如,教師可以按照國際錦標賽的規(guī)則,以積分的形式鼓勵學生參與比賽。每次上完乒乓球課之后,教師都可以提前準備好下一周的對戰(zhàn)表。利用午休、放學等課余時間,為學生提供舞臺,鼓勵學生在競技場上表現自己的風采。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期,乒乓球賽的規(guī)則可以適當調整,降低其激烈程度。比如改成三局兩勝,每一局的局內比分也可以改為搶七制。由于有些學生存在先天性的身體問題,無法參與激烈的對戰(zhàn)競技,只能參加一些偏娛樂、偏輕松的活動。所以在專業(yè)性的比賽以外,教師還需要拓展比賽的類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運動選擇。比如顛球比賽,教師為學生規(guī)定好顛球的高度,要求每一次顛球都要超出標準線,比比誰能顛的次數最多。再比如打靶賽,教師會提前準備好一個畫滿圓圈的木板,每個圓圈中都有數字,且以雜亂的形式分布。學生要按照數字的順序準確將乒乓球打進圓圈中,看看誰的用時最短。簡而言之,教師應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享受到乒乓球運動的緊張感和刺激感。
2.7 查缺補漏,注重安全教育
關于乒乓球教學,教師不能只關注技術解析和基礎訓練,還需要重視安全方面的教育。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期,雖然乒乓球運動是一個慢熱的過程,在基礎方面的運動激烈性不強。但一到實際演練時,很容易讓練習的學生出現受傷的隱患。比如,有學生想要勉強接一個打到死角的球,結果因為動作過大,不慎扭傷了關節(jié)和韌帶。對此,教師應當抱有查缺補漏的教學態(tài)度,加強安全教育,幫助學生做好運動方面的健康防范。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熱身的重要性。由于熱身動作內容單一、形式單調,許多性格浮躁的小學生不愿意認真完成熱身運動,只想迅速進行乒乓球練習。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運動員因為不好好熱身而出現抽筋、跟腱撕裂的記錄視頻,讓學生產生警惕感,認識到熱身的重要性,端正自己的運動態(tài)度。其次,對于初次學習乒乓球運動的學生,教師要提前準備好護具和急救工具。通過護具,可以保護學生的肘部、腕部、膝蓋等重要關節(jié)。如果學生在橫向移動的過程中不慎滑倒,可以極大程度地減少學生的身體損傷。通過急救工具,可以做到未雨綢繆,假如學生出現受傷的情況,教師能及時進行處理,減輕學生的外傷情況。最后,教師應當重視整理環(huán)節(jié)。當學生完成緊張的乒乓球訓練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拍打身體,放松肌肉和關節(jié),減輕身體的緊張感,防止學生的身體積累運動損傷。由此,教師通過多方面的安全教育,可以將一切運動風險扼殺在萌芽之中,讓學生能始終保持輕松、愉悅的學習心態(tài)。
2.8 滲透德育,培養(yǎng)體育品德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項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其中,運動能力可以在日常的乒乓球教學訓練中循序漸進地加強,健康行為可以通過安全教育加以滲透,體育品德則需要融合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體育價值觀念。
針對這個目標,教師可以通過乒乓球教學,為學生梳理良好的學習榜樣。比如,馬龍是一名大器晚成的球員,雖然他的天賦在眾多國手中并不是最佳,但他卻獲得了雙滿貫這種前無古人的優(yōu)秀成就。這主要因為馬龍有永不言棄的運動精神,即使身處于低谷,他依舊沒有放棄希望,而是日復一日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積累自己,終于守得晴天開明日,在世界賽場上一鳴驚人。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向波爾學習,雖然他年華已老,但他依舊奮戰(zhàn)在賽場上,通過堅持和對乒乓球的熱愛收得了無數人的尊重。除了波爾的運動精神以外,他在球場上也嚴格遵守公平公正的體育道德,這種行為也值得學生們認真學習。比如,有一次波爾和馬龍對戰(zhàn)時,因為裁判判罰失誤,將馬龍一個絕好的擦邊得分球吹掉,讓波爾拿到了這一分。但波爾并沒有享受這個意外福利,而是故意在自己的發(fā)球局失誤,將這一分還給了馬龍。由此,教師通過樹立榜樣,可以在潛意識中引領學生的思想向健康的方向成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與個人品質。
2.9 反饋交流,總結教學經驗
乒乓球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期間,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反饋交流環(huán)節(jié),加強教學評價,幫助學生做好全面的總結工作,找出學習和訓練中的不足之處。由此,才能更好的總結教學經驗,為優(yōu)化下階段的乒乓球教學做好準備。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學生的訓練過程拍攝下來。在視頻的記錄下,教師可以清楚觀察到每一名學生的運動表現。通過這種方式,體育教師能了解到自己安排的教學計劃是否符合學生的喜好,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是否存在應付了事的行為。此外,教師還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互動,咨詢學生對于乒乓球教學有哪些個人需求,有沒有合理的改進建議。最后,教師再將視頻反饋、咨詢交流的結果綜合在一起,及時找出未發(fā)現的教學弊端,找出合理的改進方法,讓乒乓球教學做到精益求精。
3 結語
“雙減”背景下,合理運用乒乓球教學,可以構建更為科學的體育教育模式,從而更好地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地,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要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追求趣味性、適度性、多元性的乒乓球教學,充分發(fā)揮乒乓球教學的價值,讓學生沉浸于更為生態(tài)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促進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zhèn)良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