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川, 姜日新, 魏成康
1.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植物保護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95;2. 貴州大學(xué)昆蟲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25;3. 焦作護理學(xué)校,河南 焦作 454950
脊閻甲屬OnthophilusLeach, 1817隸屬于鞘翅目Coleoptera閻甲總科Histeroidea閻甲科Histeridae脊閻甲亞科Onthophilinae,全球共記錄近40種[1-2]。
中國此前記錄8種,分別為斯氏脊閻甲O. smetanaiMazur, 1994分布于臺灣;席氏脊閻甲O. silvaeLewis, 1884分布于北京;麗江脊閻甲O. lijiangensisZhou & Luo, 2001分布于云南;黃角脊閻甲O. flavicornisLewis, 1884分布于四川、云南、臺灣;原脊閻甲O. ordinariusLewis, 1879分布于東北;粗脊閻甲O. ostreatusLewis, 1879分布于福建、臺灣、香港;細脊閻甲O. foveipennisLewis, 1885分布于北京、黑龍江、甘肅;黑龍江脊閻甲O. heilongjiangensisLi,1993分布于黑龍江[3]。本次新記錄種日本脊閻甲Onthophilus niponensisLewis, 1907原記錄于日本,首次發(fā)現(xiàn)于河南。
脊閻甲體卵圓形,黑色。頭部具一到三條脊,具粗糙刻點。前胸背板具刻點,表面具2到8條脊。小盾片很小,呈三角形。鞘翅表面有8條刻點線,刻點線之間通常具脊。腹面具大量刻點。前足脛節(jié)細長且外緣具齒列。跗節(jié)5-5-5式。陽莖較細長,基片很短,側(cè)葉端部通常向下彎曲。
本種可通過以下特征與本屬其他種區(qū)分:前胸背板具3對脊,由外向內(nèi)第1脊不明顯,第3脊較短起始于前胸背板中間處;前臀板及臀板的隆突不明顯;前足脛節(jié)外緣具6根刺。
標本制作:采集獲得脊閻甲標本共3只,使用乙酸乙酯毒殺,并制成干制標本,標本存放于貴州大學(xué)昆蟲研究所。
標本解剖:將干制標本浸泡于熱水中15 min,在75%的酒精中打開腹部末節(jié)可見腹板,取出陽莖與其他背腹板等結(jié)構(gòu),并清理其上的附著物。
整體圖使用佳能5D SR相機與佳能MP-E 65 mm微距鏡頭拍攝,特征圖使用佳能5D SR相機與三豐Mitutoyo Plan NIR10倍物鏡拍攝。照片使用Zerene Stacker (64-bit)進行堆棧,后期使用Photoshop CC2019進行優(yōu)化處理。
日本脊閻甲Onthophilus niponensisLewis, 1907(見圖1 A-B)
圖 1 日本脊閻甲成蟲Fig. 1 Adult Onthophilus niponensis Lewis, 1885
圖 2 日本脊閻甲成蟲Fig. 2 Adult Onthophilus niponensis Lewis, 1885
體長2.87 mm,體寬 1.81 mm。體寬卵形,隆凸;黑色,觸角,下顎及足暗褐色。
頭部表面密布圓形刻點,隆突不明顯,觸角基突隆起明顯。上唇基部1/2光滑,末端1/2具細小刻點,兩側(cè)各具兩根剛毛。上顎粗壯,基部具細小刻點,末端光滑暗褐色(見圖2 A)。觸角共11節(jié);柄節(jié)長,具細小圓形刻點;梗節(jié)長,具剛毛;鞭節(jié)均具剛毛,第1-3鞭節(jié)長,第4-6鞭節(jié)寬;端錘3節(jié),卵圓形,顯著膨大,具細小剛毛(見圖2 C)。
前胸背板由基部向端部收窄,側(cè)緣弧形。表面具3對脊,由外向內(nèi)第1脊短且不明顯,第2脊較長且明顯,前端略微向內(nèi)收縮,第3脊短且較粗,起始于前胸背板中間處;所有脊后端均不達前胸背板后緣。表面密布刻點,近邊緣處刻點呈圓形,脊之間的刻點拉長呈橢圓形;第2脊隆起頂部無刻點(見圖2 D)。
前胸腹板龍骨橫寬,平坦,后緣具極短的剛毛,中央強烈內(nèi)凹;表面密布大小適中的圓形刻點,前角及前緣處刻點較小,前角后方有大且淺的刻點,部分刻點中著生有剛毛(見圖2 E)。
中胸腹板橫寬,前緣中央兩側(cè)向后凹陷;表面密布大小不一的圓形刻點;中-后胸腹板縫模糊(見圖2 B)。
后胸腹板具圓形大刻點,沿邊緣及中縱溝刻點較小,部分刻點著生有剛毛;中縱溝細且明顯,始于近基部止于近端部。
第1腹節(jié)腹板基節(jié)間盤區(qū)刻點不規(guī)則,前緣及兩側(cè)刻點大而深,后中部刻點?。ㄒ妶D2 F)。
前臀板橫寬;表面隆突不明顯。密布深刻點,圓形,前緣附近刻點大,刻點間有細微的刻紋,刻點中著生剛毛(見圖2 H)。臀板近于圓形;無顯著隆起;刻點與前臀板的相似(見圖2 G)。
鞘翅寬于前胸背板,表面具刻點和脊(見圖3 A)。由鞘翅縫向外,第2、4、5鞘翅脊前端達鞘翅前緣,每鞘翅基部第2、4鞘翅脊之間有深凹。鞘翅邊緣處刻點呈圓形,較??;每脊之間有一條刻點線,刻點線由細長、大而深的刻點組成;脊的中央隆起部分光滑無刻點,兩側(cè)邊緣具著生有剛毛的刻點。
圖 3 日本脊閻甲成蟲Fig. 3 Adult Onthophilus niponensis Lewis, 1885
前足脛節(jié)細長,基部窄,至中部逐漸變寬,端部強烈收縮,表面具縱向脊,始于脛節(jié)前端,止于脛節(jié)基部,隆突上生有一列剛毛;外緣具6根刺,內(nèi)緣具剛毛。中、后足脛節(jié)細長具剛毛,外側(cè)緣近端部具2根刺,更近端部的刺更小,端部具2根粗壯短刺(見圖3 B-D)。
雄性外生殖器:第8腹節(jié)長,腹板前端強烈凹陷,表面具角質(zhì)膜;邊緣著生剛毛(見圖4 B)。第9、10腹節(jié)長,背板前端具剛毛;肛側(cè)板表面具刻點;第9腹板長,近似拉長的三角形;基部中央凹陷,兩側(cè)具2根剛毛;端部輕微傾斜(見圖4 A &C)。陽莖基管狀,略寬于陽莖;陽莖細長,長約為陽莖基的兩倍,陽莖側(cè)葉端部表面具輕微刻點,腹面可見數(shù)根明顯的剛毛(見圖4 D-F)。骨片細長,呈一端拉長的菱形(見圖4 H)。
雌性外生殖器:產(chǎn)卵瓣端部具3個圓鈍的齒;表面具剛毛,內(nèi)緣剛毛較外緣濃密(圖4 G)。
檢視標本:2♂1♀,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詹店鎮(zhèn)何井村,魏成康采。
分布:中國(河南?。┬掠涗洰a(chǎn)地;日本[1,4-5]。
習(xí)性:本種采集于闊葉林落葉層下潮濕的土壤表面和動物的尸體下方,捕食落葉層和動物尸體中的雙翅目幼蟲和其他的小型節(jié)肢動物(見圖5 A-D)。
圖 4 日本脊閻甲外生殖器Fig. 4 The genitalia Onthophilus niponensis Lewis, 1885
圖 5 日本脊閻甲生境Fig. 5 Habitat of Onthophilus niponensis Lewis, 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