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圣胤
(鳳城市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服務中心,遼寧 鳳城 118100)
秸稈焚燒不僅浪費資源,引發(fā)山火,更為重要的是造成大氣污染,影響人民身心健康。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增強,各級政府對環(huán)境污染管制力度加大,禁止秸稈焚燒已成為各級政府春季嚴格管控工作重點。但由于秸稈產量大,科學利用率低,成本高,覆蓋面廣,秸稈禁燒現象一直難以根除,堵疏不平衡,矛盾日漸突出。探索科學合理利用秸稈是當前各級政府面臨新課題和新任務。
鳳城市秸稈資源主要有玉米秸稈、水稻秸稈和其他作物產生的秸稈。2020年統(tǒng)計數據秸稈產生總面積為78.56萬畝,實收秸稈總量為25.23萬噸。其中玉米面積70.4萬畝,秸稈產量為22.28萬噸;水稻面積3.79萬畝,秸稈產量1.42萬噸;豆類其他作物4.37萬畝,秸稈產量1.54萬噸。
近年來,鳳城市重點圍繞“四化”利用技術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率。每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左右。具體利用情況如下。
秸稈飼料化:鳳城市年畜牧養(yǎng)殖育肥牛約1.9萬頭,絨山羊14萬頭,奶牛0.2萬頭,年用于畜牧業(yè)養(yǎng)殖飼料共消耗秸稈9.16萬噸,生產面積約28.8萬畝,占秸稈總量的36.7%。
秸稈肥料化:主要目的變稈為肥,培肥地力。采取方式主要有秸稈還田,與畜禽糞污混合生產有機肥和農家肥。秸稈還田主要針對機械收獲地塊,包括秸稈就地翻耙還田和地表覆蓋還田兩種方式。鳳城市現有機械收獲地塊30余萬畝,多年來,采用秸稈翻耙還田后,負面影響日漸突出,春季出現跑墑死苗現象,主要原因是鳳城市耕層淺、冬季地溫低、時間長,還田后秸稈不能完全腐爛。跑墑缺苗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導致就地翻耙還田面積逐年減少,面積已由最初的30萬畝減少到2019年的15萬~20萬畝,占秸稈產量的18.7%~25%。其余15萬畝機收地塊秸稈除機械撿拾打包外,一部分地塊因離田成本高,被農戶偷燃,這也是秸稈焚燒重點區(qū)域。今年針對該地塊鳳城市試點推廣玉米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對粉碎秸稈采取地表壟溝覆蓋,經夏季高溫高濕腐爛還田培肥地力,效果較好,今年共推廣玉米免耕保護性耕作2萬畝,占秸稈生產總量的2.5%。與畜禽糞污混合生產有機肥農家肥,一是畜禽養(yǎng)殖場糞污無害化處理生產有機肥。鳳城市現有機肥生產企業(yè)3家,現年可消耗秸稈約1.5萬噸,約4.7萬畝,占鳳城市秸稈總量的6%。二是設施保護地內采取秸稈與糞肥堆漚生產農家肥,提升地力。鳳城市有溫室面積1.2萬畝,冷棚1.65萬畝。年消耗秸稈量為3.87萬畝,占秸稈產生量4.8%。
秸稈燃料化:主要進行燃料制造。鳳城市現有6家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企業(yè),由于工藝復雜,產品含糠高,燃燒易結焦,市場需求量少,受政策補貼影響生產量起伏較大,2018年鳳城市利用約4.8萬畝,占秸稈產量的5.6%。
秸稈基料化:主要作為草腐菌食用菌基料?,F用于生產平菇和金針菇等,年用量為2萬噸,約6.1萬畝,占秸稈總量的8%。
其他利用:如生產草簾、中藥材、經濟作物地表覆蓋物應用秸稈等,約1萬畝,占秸稈總量的1.2%。
鳳城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總體較好,但受耕地條件、自然氣候、產業(yè)發(fā)展等因素影響,各鎮(zhèn)區(qū)各地塊利用情況不均衡。其中鳳中南好于鳳北,平整地連片地好于山坡地零散地塊,保護地食用菌畜牧產業(yè)發(fā)展好的鎮(zhèn)區(qū)村組秸稈綜合利用率好于較差鎮(zhèn)區(qū)地塊。
鳳城市總耕地面積114.2萬畝,產生秸稈玉米和水稻種植面積達80.2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0%,年產秸稈24.9932萬噸,與糧食產量25萬噸總體持平。秸稈生產區(qū)域幾乎覆蓋全市所有村組、道路、河套等各個區(qū)域。
當前各地秸稈消耗主要途徑有畜牧業(yè)養(yǎng)殖過腹成肥、畜禽養(yǎng)殖糞污處理、秸稈還田3項措施,鳳城市畜禽養(yǎng)殖消耗秸稈是主要途徑,年消耗量占總量的37.6%,但由于養(yǎng)殖數量難以大的突破,消耗量難以提升。秸稈還田技術雖是主要途徑,但由于鳳城市地處山區(qū),地塊狹窄,耕層淺,農機機械化程度不高,秸稈還田后出現春季吊苗死苗現象嚴重,影響產量,難以推廣。其他技術措施如制作秸稈燃燒顆粒制造含糠量高,燃燒容易結焦;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應用挖溝掩埋需大量人工物力;寒地秸稈造肥技術應用需大量水源和農機設備應用,雖然技術成熟但受自然條件限制,難以大面積推廣。其他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應用也大都因條件所限,消耗量有限,只能作為輔助措施。
鳳城市人多地少零散,集約化程度不高,全市100畝以上種植大戶約為534戶,面積約6.5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1%,90%以上耕地在散戶手中。玉米生產集約化程度不高,一是不利于機械化作業(yè),規(guī)?;召A。二是影響農業(yè)機械化普及推廣,農業(yè)機械化率低,增加成本限制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措施推廣應用。三是散戶分散也為焚燒監(jiān)管增加難度。
農村勞動力少,老齡化嚴重,人工成本高: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農村老齡化嚴重,現農村務農人員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其中60~70歲以上占70%以上,50~60歲占20%,70歲以上占10%,各年齡階層婦女占70%,北部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較弱鎮(zhèn)區(qū)尤其突出。勞動力短缺助推勞動成本增加,現農村臨時工工時費在120~150元,秸稈離田人工收獲地塊達60元/畝,機收地塊達120元/畝以上,作為玉米生產利潤在160~200元/畝的情況下,離田成本投入,農民很難接受。
耕地自然條件差,增加利用成本:鳳城市地貌屬山地丘陵,平地連片地塊少,山坡地塊占耕地總面積的30%以上,尤其北部鎮(zhèn)區(qū)耕地大都散在山間河道兩側,地塊狹小,交通不便。這些地塊離田大都需要人工完成,農村勞動力短缺,用工成本高,影響秸稈綜合利用。
秸稈綜合利用效益低,農戶企業(yè)積極性不高:目前鳳城市秸稈綜合利用除畜牧養(yǎng)殖飼料硬性消耗外,其他途徑為輔助消耗,由于生產成本高,農戶企業(yè)積極性不高。據統(tǒng)計,規(guī)模企業(yè)秸稈肥料化生產有機肥成本約為410元,銷售成本為400~450元/噸;固體燃料顆粒生產成本為610元/噸,銷售價為700~800元/噸,而且有價無市,飼料打包成本為400余元,銷售為460元/噸。
目前鳳城市秸稈收貯體系尚未建成,除鳳城市盛翔農機有限公司、春曉農機合作社、中沃有機肥生產有限公司、耕墾希望養(yǎng)殖場等9家企業(yè)參與秸稈收貯利用外,無大型規(guī)模企業(yè)參與秸稈收貯工作。且收貯范圍僅限企業(yè)周圍,收貯覆蓋面窄,數量有限。
由于收貯利用成本高,產品利潤低,農戶和企業(yè)積極性不高,加之沒有政策資金扶持導致企業(yè)積極性不高,秸稈利用率低,秸稈焚燒屢禁不止。
加速產業(yè)結構調整,減少秸稈生產量,增加飼料消耗量。一是壓糧擴經,發(fā)展藍莓、草莓、軟棗子、果樹中藥材、蔬菜及設施農業(yè)種植面積。二是推廣畜牧業(yè)發(fā)展,加大青食玉米青貯玉米種植面積,提高黃貯飼料用量。加速土地流轉,大力發(fā)展集約化、規(guī)模化糧食生產,變“分”為“統(tǒng)”,加速收貯體系建設,促進秸稈收貯規(guī)?;L剿鹘斩捓眯录夹g新模式。在加大原有秸稈四化技術推廣應用的同時,重點抓好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研究探索,制定出符合鳳城市地形地貌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提高機收地塊秸稈利用率。
秸稈焚燒現象難以杜絕,根本原因是利用成本高,而農業(yè)機械化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大農業(yè)機械化普及率,研發(fā)和引進適合鳳城市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相配套的農機具如飼料打包機、秸稈撿拾機、開溝機、免耕機等,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應用。
鼓勵企業(yè)積極參與秸稈收貯,通過開展收貯補貼,貼息貸款等政策扶持,提高企業(yè)收貯積極性,加速鳳城市秸稈收貯體系建成。
由于在交通不便、零散地塊,秸稈離田成本高的地塊,劃定焚燒區(qū)。選擇弱風天氣,在有安全保障前提下,集中時間統(tǒng)一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