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連
單位的院子里有兩塊綠地,一塊是竹林,另一塊也是竹林。
竹生茂盛,高大搖曳。當初只是零星地栽種了數(shù)棵竹苗,不成想短短幾個春秋,通過地下密密匝匝的根系連接,即迅速在地面生成冠蓋如云的生命之林。猶如花香引蝶一樣,每到冬日,這兩片竹林也會如期迎來一群熟悉的客人——灰椋鳥。大片的鳥群,怎么說也得七八百只吧。每天天剛破曉,竹林如同突然打開的折扇似的,“呼啦啦”放射出遮天蔽日的小精靈,向著遠方的山林呼嘯而去。日暮將至,那一刻好像精準的定時器到點一般,霎時間四面八方的歸客盤旋而來。先是降落在辦公樓頂,摩肩接踵,嘰嘰喳喳,興奮地說個不停。也許是在盤點今日的收獲,也許是在交流沿途的見聞。旋即又“倏”地插入竹林,竹影清風,不多時即寂然無聲。鳥類的一天至此結束。
查看資料得知,灰椋鳥屬雀形目,比麻雀稍大,有樹棲性,飛速快,喜結群,多在地面找食蚯蚓及其他昆蟲,夜群居,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我國境內(nèi)為東北、華北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于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qū)。可見這是我國境內(nèi)的原住民,或許存續(xù)的年代比華夏子孫還久遠得多呢。
同處一個屋檐下,相生相伴廿余載,倒讓我對這些高高在上的“鄰居”饒有興趣。你看,它們就是風的伴侶、天空的行者,起居有常,勞作有時,身形矯健,從容活潑。經(jīng)歷風霜,卻從不見半點愁苦。哪像我們?nèi)祟悾蚱瓷?,滿身牽掛,常常感嘆人生不易,壓力山大。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樣:“風刺我的臉,雪割我的口,拖著腳步還能走多久?有誰來買我的酸甜苦辣,有誰來實現(xiàn)我想家的呼喚……”杜甫有詩云:“仰看云中雁,禽鳥亦有行”。作為地球主宰的人類,對相生相伴的飛行家倒心生羨慕。如果換作這枝頭之物,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假如我是灰椋鳥,我會向往自由的天空。河海是魚類的庭院,云天是鳥兒的家園。我不會貪戀局促的小天小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多沒有出息?雖是燕雀之身,卻懷有鴻鵠之志。你永遠不能低估一只小小鳥的胸懷。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身有羽翼,何不翱翔?我要向遙遠乃至極遠處漫溯。更高的山頭會有更多的風景和資源,更大的天地會有更好的平臺和格局。閱盡千帆,方不枉此生。
假如我是灰椋鳥,我會擺脫塵世的束縛。世有千慮,有食乃大。百事渺渺,體健為先。我們鳥兒的世界就是這么簡單??鬃涌漕伝卦唬骸耙缓勈常黄帮?,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世間多少紛爭,其實都是自尋煩惱。埋頭做好自己的事,讓別人說去吧。不要在意旁人的毀譽,也不要渴望有多少人懂你,要學會把心放下。曾經(jīng)滄海,就會風輕云淡,越過山巔,就會霞光滿天。
假如我是灰椋鳥,我會愛護自己的羽毛。人知行止,鳥有鳥道。我們鳥兒天性珍愛羽毛,懂得潔身自好的重要性。我們會用嘴巴打理羽翅,銜水清洗身體,總是把光彩美好的一面留給世間,然后驕傲地飛翔。我們愛惜羽毛,就會謹慎行事,從不會為自己的一些蠅頭小利而做出骯臟齷齪的事。鳥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展開翅膀、奮力翱翔的過程,必須愛惜自己的羽毛。畢竟,沒有羽毛就無法飛行。
假如我是灰椋鳥,我會不吝所有的勤勞。“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我們鳥類的鐵律。笨鳥先飛,勤能補拙。我會早早地起身,晚晚地歸林。我知道付出的越多,回報就越豐厚。我會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兩耳不聞鳥外事。因為不管白鳥黑鳥,捉到蟲子才是好鳥。我們鳥兒沒有時間去談條件,講價錢,因為沒有創(chuàng)造,連生存都會成問題,上帝也不會站在你這邊。只有工作才是最美麗的事,才能證明存在的價值。
任憑我展開無盡的幻想,睜開眼睛卻還得面對現(xiàn)實:靈長類和雀形目動物永遠沒有交集異變的可能。我迎風起舞,四肢聯(lián)動,卻頹然地發(fā)現(xiàn),并未兩臂生翅,羽化登仙。面對無法認知或不可改變的自然現(xiàn)象,上古時代,人們會將理想幻化為神話,編造出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和刑天舞干戚等傳奇。就在當下,不管人工智能如何發(fā)達,也不能自由變換基因排序,生物定律顛撲不破。
但是,我仍然對小小的灰椋鳥心生敬意。它積極、向上、不怨、不棄,讓我明白“不經(jīng)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所謂偉大、成功、圓滿不過是外在的感受,與己無關;做人做事,當潔身自好,勤奮有為……凡此種種,常思常新。灰椋鳥,你就是我的圖騰,我的人生導師。
我愿做一只灰椋鳥。雖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