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品質逐漸提高。近年來,我國音樂事業(yè)整體蓬勃發(fā)展,交響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演繹以及大眾普及程度和以往相比有了巨大的進步。自交響樂誕生以來,小提琴聲部便一直以來都是弓弦樂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演奏者,應深刻認識到小提琴聲部在交響樂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好小提琴與交響樂的協(xié)調配合,科學系統(tǒng)的加強演奏訓練,將小提琴的價值在交響樂中最大化發(fā)揮,提升整體交響樂藝術表現力和演奏質量,也為演奏者個人發(fā)展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小提琴在交響樂團中是作為一個團體出現的。它除了獨奏的作用外,還構成了第一小提琴聲部和第二小提琴聲部,是交響樂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時,它表現出一種大規(guī)模的弦群效應,氣勢磅礴、恢宏,細膩、婉約。此外,小提琴在音域表達方面也負責演奏高音域。這個角色決定了它在交響樂團的神圣使命。通過對這些情況的分析,我們可以詳細地了解其價值和在合奏中的表現。小提琴在成為交響樂團的一個部分后,由于其自身的音色特點,進行演奏時小提琴要與其他的樂器相互配合,只有這樣,小提琴才能在樂團中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通過完美的合作才能使樂團的演奏順利進行。小提琴有著變幻莫測的音色,通過各種演奏技巧和獨特的琴弦可以演奏出不同情感,因此,小提琴成為樂團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可以為樂團的演奏進行良好的過渡,使樂團的演奏更加的平穩(wěn)并且有層次感。小提琴通過其強大的表現情感的能力,在許多音樂作品中都起到極大的作用,其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演奏技巧來達到各種各樣的音色以及情感的表達,可以完美地適應各種音樂,能夠將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完美地表達出來,使作品的表現力更加充足。
為了讓聽眾獲得完美的體驗,表演者、指揮家和聽眾必須心心相印并充分融入音樂中,達到共鳴的狀態(tài)。小提琴獨特的結構,使它擁有優(yōu)美的音色和廣泛的音域。小提琴的演奏者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各不相同的演奏技巧,并且每個人對演奏情感的展現也不盡相同,如何將小提琴完美地代入樂團演奏中,是每個演奏者需要探索的問題。在訓練中要將指法、節(jié)奏、弓法、發(fā)音、力量等進行統(tǒng)一,這也是一個樂隊最基本的條件之一。練習演奏時,不僅要看自己演奏的音符,還要時刻注意樂句的劃分、力度的標記、速度的標記、鍵簽等。這也反映了演奏者注意力的集中情況。內部聽覺產生后,演奏者可以及時調整和識別自己的表現與整體表現的區(qū)別,處理好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換句話說,只有聲音跟著主音,主音跟著命令,一響一響才能達到一致的節(jié)奏。這并不是要消除演奏者的演奏熱情,也并不是要埋沒每個演奏者的優(yōu)點和演奏天分,而是要充分地做好合奏,同時也要發(fā)揮好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水平,每個演奏者都不能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此外,合奏中演奏者的大腦要時刻保持興奮,這樣才能迅速且準確地理解指揮的意圖,從而更好地完成演奏。
小提琴作為整個交響樂團的主要樂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然而然地成為主旋律演奏樂器。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多種多樣,作為獨奏樂器,演奏主旋律時富有鮮明色彩性。通過與其他樂器合作表演,音樂效果可以有更豐富多彩的情感。特別是在華彩樂段的表演,小提琴因其獨特的音響色彩使得主導地位更加明確突出。所謂的華彩樂段,指的是由表演者在演奏過程中即興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后被編入到整個作品之中。
例如,古典樂派作曲家莫扎特將華彩部分添加到他創(chuàng)作的協(xié)奏曲中,小提琴在華彩樂段中的完美呈現,增添了交響樂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賦予音樂生動的活力,為作品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形成了獨特的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穼⒚耖g音樂與交響樂完美結合,雖然故事情節(jié)已家喻戶曉,但其層層遞進的音樂情感和扣人心弦的旋律依然將故事進行了音樂藝術的升華。小提琴如泣如訴的旋律表達描繪了浪漫愛情的主題,綿長悠遠帶有悲涼色彩的音響效果也預示著故事的悲劇結局,并結合大提琴作為低音支持配合,其他樂器來表達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真摯的情感。緊接著小提琴呈現出間歇性的音調,利用松散板的節(jié)奏。最后,與樂隊的快板一起演奏,展示了封建道德的血淚,從而將整個音樂推向了高潮。
首先,小提琴演奏者應對自己所屬聲部有著清晰正確的認知,所謂正確認識,主要是指小提琴與其他多種樂器之間的合作關系。在交響樂表演過程中,良好的演奏關系需要每一種樂器,每一個聲部的默契配合。每個聲部和樂器都是無可替代的,都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價值。樂器和聲部只有配合默契,才能使樂團演奏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小提琴聲部中,每一個小提琴演奏者都是交響樂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提琴樂手不僅要保證自身的演奏音準與技術上的準確無誤,情感音色上的投入發(fā)揮,還要傾聽其他聲部,與其他聲部不同器樂演奏者形成默契的配合。只有建立起這種默契,才能為整個演奏打下最為堅實的基礎。
其次,樂手之間應當主動建立聯系,要善于交流和溝通。當樂手們拿到新的作品時,應當主動分享自己對于作品的感悟,交流彼此對于作品的處理方式,如果雙方都認可達到的藝術認知,那么在后續(xù)演繹的過程中將事半功倍。如果處理過程中出現了意見分歧,可以向指揮征求建議,或者在配合實踐中進行對比效果,直到意見統(tǒng)一達成。在此過程中,無形之中磨合了樂手之間的配合,調動樂手之間的積極性,從而建立起默契配合度,保證了演奏的效果最佳。
樂手演奏技法運用是否得當,很大程度影響著整個小提琴聲部的表現,甚至關系著整個交響樂團的表現。
首先,右手弓法方面,小提琴演奏的弓法運用,不僅包含著不同技法的弓法使用,如跳弓、頓弓、觸弦點、弓速、弓段等方面,特別是在視覺直觀上,整齊和統(tǒng)一的弓法可以給觀眾帶來良好視覺體驗,因此,小提琴樂手們需要對此達成共識。由于弓子的重量所致,弓根較重而弓尖較輕,一般來說,在樂曲起奏和結尾處或是正拍、強音、重音時,從弓根起較扎實有力,而在弱拍、弱奏或一些時值較短的音時,則采用上弓演奏,達到輕柔靈動的音效。優(yōu)秀的樂團中,同一個聲部的小提琴在分配弓子的長短和弓段的時候都是統(tǒng)一的,根據樂曲演奏需要,以集體的形式進行細致準確的表現。
其次,在指法的編排方面,雖然不需要像弓法一樣在視覺美觀上做到整體劃一,但是要求簡捷準確。在揉弦方面,要根據樂曲的表現力控制揉弦的幅度,一般來說,情感較為濃烈豐沛的地方采用較大幅度的揉弦,追求音色的飽滿細膩,靈動清婉處可采用小幅度揉弦。
再次,在音色方面,小提琴演奏時要保證音色的扎實和圓潤,特別是在高音區(qū)域,要盡可能地做到音色飽滿,但不能壓迫琴弦導致聲音破裂。最后,在音準方面,樂手必須通過長期科學的訓練,保證精準無誤地找到每個音。同時,也要與其他演奏者形成良好配合,相互傾聽配合,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隨著我國交響樂水平的不斷向前發(fā)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民喜愛與欣賞,作為重要的音樂題材,為新時期我國音樂藝術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交響樂演奏中,小提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實際演奏過程中小提琴演奏者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到交響樂團的整體演奏效果。因此,小提琴樂手扎實良好的技術與交響樂團默契的配合,才能使交響樂發(fā)揮出最佳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