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華 顏波
重慶是山城,房子大多建在高低起伏的山上,長長短短的石梯夾在樓宇和巷弄之間,人們在鱗次櫛比的高臺低地間穿行。
八月的重慶,陽光燦爛,藍天如洗。在沙坪壩區(qū),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頂著烈日,一路奔忙,將可口的飯菜送到老年人餐桌上,為老人們送去了實實在在的服務和溫暖。
小飯盒里大民生
小飯盒里,裝的是大民生。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
當今社會,中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就餐”是老年人除了“就醫(yī)”之外的另一大需求。買菜難、做飯難等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多的高齡、獨居和失能或半失能老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gòu)建養(yǎng)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huán)境,推進醫(yī)養(yǎng)結(jié)合,加快老齡事業(yè)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p>
居住小區(qū)是組成城市社會有機體的基本單元,也是城市治理網(wǎng)絡能有效觸及的基本網(wǎng)格。林林總總的小區(qū),每一個都是整個宏觀社會的縮影。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有不少老舊社區(qū),這些老小區(qū)普遍修建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樓宇雖高卻沒有電梯,里面居住著許多高齡、獨居老人。
對許多老人而言,出門買菜不方便,手機上的買菜平臺又不會用,經(jīng)常是做一餐吃很多頓。特別是在夏日,地上蒸騰的是熱氣,迎面吹來的是熱風,頭上頂著的是烈日。買菜、燒飯對普通家庭來說都是難事,對老人來說就更困難了。有時為了圖方便,很多老人對自己的餐食經(jīng)常是簡單對付。
在沙坪壩老小區(qū)里,有一群無私奉獻、不計回報的人。獨居老人讓他們多了一份牽掛。
2021年10月26日,中共重慶百康年養(yǎng)老發(fā)展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正式成立。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百康年黨支部決定,為老年群體辦好實事的同時,更辦好“食”事,解決老年人的就餐難問題。此后,百康年黨支部機動小分隊便應運而生。大爺大媽的餐桌上不僅多了些“鍋氣”,也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溫馨。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這是機動小分隊成員在送餐的日子里體會最深的一句話,似一陣清涼的風,吹進了老人心底。
小小飯盒盛著對老人的關愛和對社會的責任。百康年黨支部機動小分隊成員用心用情做好老年助餐服務工作,讓老人“暖胃”更“暖心”。
烈日之下送餐忙
住在沙坪壩區(qū)工人村社區(qū)的曾風國老人60歲了,他說:“不管外出就餐還是自己做飯,都不輕松?!崩蠘欠繘]有電梯,每次上下樓對老人來說都是一件艱難的事。
炎熱的中午,老人靜靜地坐在屋里。室內(nèi)沒有家人的嘮叨,也沒有不安的爭吵,只有風扇發(fā)出的嘎嘎聲響。對不少獨居老人來說,每天送飯菜的志愿者就是他們的情感寄托。這一刻,家里熱鬧起來,老人臉上滿是笑容。
沒有哪種力量比愛和感動的作用更大,這是居民們了解百康年黨支部后的深切感受。這究竟是一支什么樣的隊伍?
三伏高溫天,當人們想著避暑降溫時,百康年黨支部機動小分隊成員卻要克服身體上的疲憊,無數(shù)次穿梭在街頭巷尾,爬過數(shù)不清的樓梯,將凝聚著汗水和辛勞的飯菜一次次送到老人的手中。
高溫天送餐不易,送餐人員往往面臨著天氣、身體等諸多挑戰(zhàn)。機動小分隊的送餐行動,就是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送餐時間固定到“分鐘”的袁雪梅,奔波在烈日下的劉美,為老人送飯中暑暈倒的汪小蘭……
袁雪梅有一套嚴格的送餐時刻表。8月25日,袁雪梅到達沙坪壩民主村社區(qū),里面住著最后一位需要她送餐上門的老人——鄭秀林。準備入戶時,她站在老人居住的那棟居民樓下,望著昏暗的樓道蜿蜒向上,不由深吸了一口氣。老人住9樓,為準時送達,她提著餐盒快速爬樓,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淌。老人接過飯菜,看著滿臉汗水的袁雪梅,心疼地把她接進屋內(nèi)休息片刻。
每天走街串巷、爬樓上坎雖然辛苦,但小分隊成員早已習慣了。劉美說,她已記不清在這條“送餐路”上爬過多少層樓,在那些熟悉的街道上走過多少遍。她記得最初送餐還比較輕松,“那時每天只有兩三份、四五份,還可以提著就走”。后來,每天有幾十份飯,走路送不了,怎么辦?隨著需要送餐的人越來越多,劉美索性騎上家里新買來準備接送孩子上學的電動三輪車,給老人送餐。就這樣,她開始每天騎著三輪車穿行在大街小巷,風雨無阻。
由于天氣炎熱,一天中午,給老人送完午飯回來后,汪小蘭渾身冒冷汗,反胃惡心。果不其然,她中暑了。因心中放不下老人的用餐問題,吃了藥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中午,汪小蘭帶病按時出現(xiàn)在老人家門口。她說,只有看到老人吃上可口的飯菜,吃得健康,她才安心。這次中暑后,送餐路上她常備著藿香正氣水,只要發(fā)覺身體不舒服,就喝上一支,避免因生病而耽擱送餐。
百康年黨支部機動小分隊成員表示,雖然夏天很熱,送餐很累,但每次想起那些在門口等待的老人,想起他們拿到飯菜時露出的笑容,還有一聲聲感謝和關懷,就覺得這點苦不算什么,就只想著要繼續(xù)干下去?!?/p>
黨建引領凝眾志
做好養(yǎng)老送餐服務,離不開一支愛老、敬老、助老的隊伍。百康年黨支部機動小分隊為提高養(yǎng)老送餐服務質(zhì)量,送餐員由經(jīng)驗豐富的黨員志愿者擔任。送餐的同時,黨員志愿者和老人們聊聊家常,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各個環(huán)節(jié)盡量做到分工協(xié)作、各負其責,共同確保老年群體餐食安全。百康年黨支部用行動證明,開展養(yǎng)老送餐服務,應注重發(fā)揮黨員骨干帶頭作用,以責任崗位帶動志愿服務,推動形成積極參與的氛圍。
“百康年養(yǎng)老發(fā)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成員將以不懈奮斗的精神,加強黨建引領,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打造老年群體的幸福港灣。”沙坪壩區(qū)人大代表、重慶百康年養(yǎng)老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小輝說。
“組隊之初,黨員們自告奮勇來為老人送餐。”汪小輝說,“配餐、送餐工作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很辛苦。每天不僅要讓老人們按時吃到飯,每餐還要變換菜品,注重營養(yǎng)搭配,這更離不開黨支部強大的凝聚力,黨建工作就是我們的后盾?!?/p>
為民的事沒有小事,百康年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聚集起基層黨員的力量,用心用情解決老年群體吃飯難的問題。
每天中午飯點,百康年黨支部機動小分隊成員便集體出動,主動來到老人家中,為他們送來由百康年膳食部專業(yè)營養(yǎng)搭配的午餐。飯菜少油少鹽又軟爛,符合老年人口味,菜品每天更新。
“以前到了夏天,天氣太熱,做飯、吃飯是個難題?,F(xiàn)在有了‘小分隊’為我送飯,吃飯的問題解決了,心情都好了不少。感謝小分隊?!币晃焕先思拥卣f。樸實的話語,飽含了老人對黨的信任,對小分隊的感激。
百康年黨支部機動小分隊在高溫天氣下的送餐工作,真正讓老年群體得了實惠,感受到了溫暖。一份餐食看似平凡普通,卻包含了黨支部成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他們將更加貼心地服務好老年群體,當好螺絲釘,身體力行。
黨建工作關鍵在基層,基層黨建重點在做實,做實則需“走心”不“走樣”。中共重慶百康年養(yǎng)老發(fā)展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書記楊天紅表示,百康年黨支部將繼續(xù)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更好地惠民生、暖人心,用心用情守護高齡老人的幸?!笆场惫?,讓老年人過上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的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