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遠鵬
(1.廈門紫金礦冶技術有限公司;2.奧同克有限責任公司)
金屬銅兼具優(yōu)異的導電性和延展性,因而廣泛應用于機電設備、工程建筑、光電化學電池和國防等行業(yè)[1-2]。從2020年3月全球疫情暴發(fā)以來,倫敦金屬交易所銅期貨價格從最低的4 600美元/t,漲至最高時的10 500美元/t[3]。因此,重視銅的開發(fā)回收非常重要。
中亞某金礦所生產的金銅精礦銅品位在4%~5%,研究以該金銅精礦為對象,探索采用適宜的工藝流程將銅品位提升至20%以上的可能性,且確保金主要富集在銅精礦中。
中亞地區(qū)某金礦石含銅0.21%、含金6.32 g/t,礦石中的金屬礦物有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藍輝銅礦,其次為褐鐵礦、鐵礬、硫砷鐵礦以及裸露金等,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碳酸鹽類、絹云母等,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銅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金物相分析結果見表3。
注:Au的含量單位為g/t。
?
?
表1表明,礦石中有回收價值的成分為金、銅,硫有綜合回收價值。
表2表明,礦石中的銅主要為原生硫化銅和次生硫化銅,占總銅的96.22%。
表3表明,礦石中的金主要為暴露金和硫化物包裹金,占總金的90.07%,包裹金的硫化物主要為黃銅礦,這為銅金共同回收創(chuàng)造了條件。
現場采用1粗1精1掃混浮流程獲得混合精礦,混合精礦再磨至-38μm占90%的情況下采用2粗3精銅硫分離流程,獲得金銅精礦和硫金精礦,選礦廠生產指標見表4。
注:Au的品位單位為g/t。
表4表明,現場金銅精礦銅品位很低,僅為4.720%,回收率為75.99%。
試驗以原流程為基礎,以現場混合精礦為對象,通過銅硫分離藥劑制度的調整,實現目標愿望。試驗指標及藥劑用量均為對混合精礦而言。
3.1.1 石灰用量試驗
黃銅礦在合適的弱堿性環(huán)境下,表面能夠生成單質硫和硫化銅,從而提升礦物顆粒表面的疏水性[4];而黃鐵礦在堿性條件下會生成親水性氧化物,降低黃鐵礦的可浮性[5]?;诖耍~硫分離浮選常以石灰為調整劑產生堿性環(huán)境,石灰用量試驗采用1次粗選流程,捕收劑AS4+戊基黃藥用量為25+20 g/t,試驗結果見表5。
注:Au的品位單位為g/t
表5表明,石灰用量由5 500 g/t提升至7 000 g/t,金銅粗精礦銅品位和回收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石灰用量為6 500 g/t時(礦漿pH=11.57),金銅粗精礦銅品位為3.63%、回收率為82.05%;隨著石灰用量的增加,金銅粗精礦金品位先上升后維持在高位,金回收率下降,尤其在石灰用量超過6 500 g/t后下降更明顯。綜合考慮,確定后續(xù)試驗的石灰用量為6 500 g/t。
3.1.2 捕收劑種類試驗
捕收劑種類試驗采用1次粗選流程,固定石灰用量為6 500 g/t,捕收劑種類試驗結果見表6。
表6表明,以Z-200+丁銨黑藥為組合捕收劑時,金銅粗精礦金、銅品位均最高,銅回收率較低,金回收率次高;以Z-200+戊基黃藥為組合捕收劑時,金銅粗精礦金、銅品位均較高,金、銅回收率均最高。因此,適合選用Z-200+戊基黃藥組合為捕收劑。
注:Au的品位單位為g/t。
3.1.3 Z-200用量試驗
Z-200用量試驗采用1次粗選流程,固定石灰用量為6 500 g/t,條件試驗確定的戊基黃藥用量為15 g/t,試驗結果見表7。
注:Au的品位單位為g/t。
表7表明,Z-200用量由15 g/t增至25 g/t,金銅粗精礦金、銅品位上升,金、銅回收率顯著上升;Z-200用量由25 g/t增至45 g/t,金銅粗精礦金、銅品位明顯下降,金、銅回收率微幅上升。綜合考慮,確定Z-200用量為25 g/t。
開路試驗給礦和水采用現場銅硫分離給礦及現場回水,由于現場礦漿和回水pH值在9.5以上,因此,分離粗選開始時的石灰用量僅需2 500 g/t即可滿足礦漿pH=11.5左右的要求,試驗流程見圖1,結果見表8。
表8表明,混合精礦采用2粗3精開路浮選流程處理,可得到金、銅品位分別為25.85%、698.20 g/t,回收率分別為74.19%、55.28%的金銅精礦。
根據條件試驗與開路試驗確定的閉路試驗流程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9。
?
注:Au的品位單位為g/t。
注:Au的品位單位為g/t。
表9表明,現場混合精礦再磨后采用2粗3精、中礦順序返回閉路流程分離銅硫,獲得銅品位22.39%、金品位602.61 g/t、銅回收率85.34%、金回收率63.68%的金銅精礦,及金品位13.28 g/t、金回收率36.32%的硫金精礦。與現場生產精礦相比,金銅精礦金品位由139.50 g/t提升至602.61 g/t、銅品位由 4.72%提升至22.39%、Cu回收率提升了9.35個百分點。
在完成銅硫分離浮選閉路試驗后對硫金精礦進行了氰化浸金試驗,金浸出率為69.49%,浸渣金品位為4.08 g/t,最終金綜合回收率為88.92%。
(1)中亞某金礦石含銅0.21%、含金6.32 g/t,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藍輝銅礦,主要脈石礦物有石英、碳酸鹽類、絹云母等;有回收價值的成分為金、銅,硫有綜合回收價值;原生硫化銅和次生硫化銅占總銅的96.22%;金主要為暴露金和硫化物包裹金,占總金的90.07%,包裹金的硫化物主要為黃銅礦。
(2)現場采用1粗1精1掃銅硫混浮流程獲得混合精礦,混合精礦再磨至-38μm占90%的情況下采用2粗3精銅硫分離流程,獲得銅品位為4.72%、銅回收率為75.99%、金品位為139.50 g/t、金回收率為70.30%的金銅精礦和金品位為11.70 g/t、金回收率為24.76%的硫金精礦。
(3)通過銅硫分離藥劑的優(yōu)化,混合精礦再磨至-38μm占90%的情況下,采用2粗3精銅硫分離、中礦順序返回流程處理,獲得銅品位22.39%、金品位602.61 g/t、銅回收率85.34%、金回收率63.68%的金銅精礦,及金品位13.28 g/t、金回收率36.32%的硫金精礦。與現場生產精礦相比,金銅精礦金品位由139.50 g/t提升至602.61 g/t、銅品位由4.72%提升至22.39%、Cu回收率提升了9.35個百分點。
(4)閉路試驗硫金精礦氰化浸金試驗金浸出率為69.49%,浸渣金品位為4.08 g/t,最終金綜合回收率為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