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棟 張穎新 王二鋒3
(1.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chǎn)綜合利用研究所;2.國家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自然資源部多金屬礦綜合利用評價重點實驗室)
我國是世界鋼鐵生產(chǎn)與消費第一大國,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鐵精礦,而國內大多數(shù)鐵精礦存在二氧化硅含量偏高的問題,這不僅影響高爐利用系數(shù)的提高,而且是造成高爐煉鐵渣比高、焦比高、產(chǎn)量低、效益差的根本原因。因此,開展提鐵降硅研究對我國鋼鐵工業(yè)具有重要意義[1-4]。
遼寧某鐵礦石為原生磁鐵礦石,鐵礦物主要是磁鐵礦,次為鏡鐵礦,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其次是滑石、陽起石和鐵白云石等,磁鐵礦主要以浸染條帶狀和浸染狀產(chǎn)出,嵌布粒度較細。該礦采用常規(guī)三階段磨選工藝處理礦石,三段閉路磨礦系統(tǒng)采用旋流器和高頻細篩聯(lián)合分級,其中旋流器溢流經(jīng)磁力脫水槽脫泥后入高頻篩,篩下產(chǎn)品經(jīng)由磁選柱提質、一次濃縮磁選得最終精礦(-0.045 mm占95%左右、鐵品位為65%左右),最終精礦因二氧化硅含量大于8%而影響銷售。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現(xiàn)場鐵精礦大部分已單體解離,但仍存在少量連生體,要進一步提高選別指標需進行再磨再選,這很容易造成鐵精礦過磨。而磁場篩選機(磁篩)與常規(guī)磁選設備相比,可以在不改變磨礦細度的條件下獲得低硅高品質鐵精礦[5-7]。因此,采用磁篩—分級工藝對現(xiàn)場二段磁選精礦(試樣)進行提鐵降硅研究,目標是使最終鐵精礦二氧化硅含量降到6%以下。
試樣粒度篩析結果見表1,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2,掃描電鏡結果見圖1。
?
?
從表1可以看出,試樣不同粒級的鐵品位相差較大,但總體嵌布較細。
從表2可以看出,試樣中二氧化硅含量高達17.42%,是影響鐵精礦指標的主要因素。
從圖1可以看出,試樣中粗顆粒主要為連生體,將粗顆粒磨至粒度小于45μm絕大部分連生體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離,因此,適宜的磨礦細度為-0.045mm95%以上。
首先對試樣進行磁篩分選試驗,并對磁篩精礦進行粒度篩析,試驗結果見表3,較高品位磁篩精礦的粒度篩析結果見表4。
由表3可以看出,試樣采用磁篩直接分選,在條件2時可得鐵品位為64.25%的磁篩精礦,磁篩提質幅度較大。
由表4可以看出,磁篩精礦鐵品位均較高,表明磁篩對各粒級均有較好的選別效果,磁篩精礦-0.045 mm分級鐵品位達67.71%,粒級產(chǎn)率高達82.07%,這也與電鏡觀察結果呼應。
?
在進行完磁篩分選試驗后,進行磁篩中礦的再磨細度條件試驗,目的是考察磁篩中礦適宜的磨礦細度,試驗流程見圖2,結果見表5,理想再磨細度下的磁篩精礦篩析結果見表6。
?
?
由表5可以看出,當再磨粒度為-0.045 mm 95.4%時,磁篩精礦2鐵品位為65.59%。
由表6可以看出,影響該精礦TFe品位的主要因素仍為+0.045 mm的連生體,通過脫粗的方法可得到鐵品位為66.12%、粒級產(chǎn)率為96.18%的精礦。
試驗全流程見圖3,結果見表7。
?
由表7可以看出,采用圖3所示的流程處理試樣,可得到鐵品位66.73%、回收率88.46%、SiO2含量5.67%的綜合鐵精礦,達到預期的試驗目標。
(1)遼寧某鐵礦石的主要鐵礦物是磁鐵礦,次為鏡鐵礦;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現(xiàn)場精礦鐵品位65%左右,SiO2含量超過8%,過高的SiO2含量影響了產(chǎn)品的銷售。
(2)為了在不改變流程主結構的情況下,高效、低成本解決此問題,進行了磁篩—弱磁選工藝試驗研究,得到了鐵品位66.73%、回收率88.46%、二氧化硅含量為5.67%、SiO2含量5.67%的綜合鐵精礦,提鐵降硅效果顯著,達到預期的試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