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光鋒,苘娜娜,唐佳珣,王加杰,溫先禮
(1.杭州市蕭山區(qū)農(林)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杭州 311200;2.杭州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3.杭州富惠現代農業(yè)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28;4.杭州市蕭山區(qū)種子管理站,浙江 杭州 311200;5.杭州蕭山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0)
油菜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最適宜種植的作物之一,也是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油料作物,抓好油菜生產是穩(wěn)定蕭山區(qū)“油瓶子”安全的重要抓手。篩選和推廣高產、優(yōu)質、花期較長且適宜地方生產的油菜品種對推動當地油菜產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目前蕭山區(qū)油菜的種植趨勢表現為規(guī)模大戶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油菜觀賞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新品種的需求不斷增加。
試驗地點位于蕭山區(qū)農業(yè)對外綜合開發(fā)區(qū)十七工段浙江省(蕭山)現代農業(yè)創(chuàng)新園。土壤為沙壤土,pH值為7.8,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水稻。
試驗品種共11 個,常規(guī)品種有浙大630、浙油505、浙油51(CK),雜交品種有灃油737、中油雜200、浙油雜319、浙油雜1403、越優(yōu)518、越優(yōu)1510、越優(yōu)1301、越優(yōu)1203。
每個品種種植面積為547 m2,不設重復,統(tǒng)一播種、移栽。于2020 年10 月6 日,采用72 孔穴盤播種;2020 年10 月8 日出苗,11 月3 日移栽。移栽前澆足起苗水。田間畦高25 cm,畦面寬80 cm,畦溝寬30 cm。人工移栽,每畦種兩行,交錯種植。
試驗分別記載播種期、出苗期、移栽期、抽薹期、初花期、終花期、成熟期等主要生育進程。在成熟期調查株高、主花序長、最低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數、主花序有效角果數、單株有效角果數、每角粒數、千粒重等經濟性狀,并且在成熟期人工收割后進行脫粒測產。
將前茬水稻秸稈進行充分粉碎后還田翻耕,旋耕后1 hm2施三元復合肥(N∶P∶K=12∶11∶18)375 kg、硼砂11.25 kg 作基肥。追肥分兩次,苗肥于2020 年12 月4 日施用,施三元復合肥(N∶P∶K=15∶15∶15)225 kg/hm2;薹肥于2021 年1 月25 日施用,施三元復合肥(N∶P∶K=15∶15∶15)225 kg/hm2;3 月9 日,結合病蟲害防治施速效硼150 g/hm2,作為葉面肥,增加結實率。病蟲防治同大田生產。
抽薹期比較:越優(yōu)518 最早為1 月29 日,比對照品種早1 d;越優(yōu)1510 最遲,為2 月5 日,比對照品種遲6 d;中油雜200、浙油505、浙油雜319、浙油雜1403和越優(yōu)1301 與對照品種相同;其余品種與對照品種僅相差1~2 d。初花期比較:灃油737 最早,為2 月18日,比對照品種早10 d;浙油505 最遲,為3 月1 日,比對照品種遲1 d;其余品種初花期多在2 月25—28 日,集中在2 月底。終花期比較:中油雜200 最早,為3 月25 日,比對照品種早6 d;越優(yōu)1203 最遲,為4 月3日,比對照品種遲3 d;其余品種終花期集中在3 月底至4 月初?;ㄆ诒容^:展示品種中灃油737 花期最長,為39 d,對照品種花期最短,為31 d,從品種觀賞性而言,灃油737 花期最長適合作景觀油菜種植。成熟期比較:灃油737 最早為5 月6 日,比對照品種早8 d;浙油505 最遲,為5 月16 日,比對照品種遲2 d。全生育期比較:所有展示品種全生育期在210~220 d,其中灃油737 全生育期最短,為210 d,浙油505 最長,為220 d。具體生育期比較見表1。
表1 不同油菜品種生育期比較
在油菜成熟前目測調查抗倒性,主莖下部與地面角度在80°上下者為“強”,45°~80°者為“中”,小于45°者為“弱”??沟剐詮姷钠贩N為中油雜200 和浙油505,抗倒性中等品種為浙油51(CK)、浙油雜1403、越優(yōu)1510、越優(yōu)1203。
不同品種油菜經濟性狀見表2。
表2 不同品種油菜經濟性狀比較
株高比較:浙油雜1403 株高最高,為192.6 cm,比對照品種高30 cm;最矮的依次是浙油雜319(148.2 cm)、灃油737(151.4 cm)和中油雜200(152.4 cm),分別比對照品種矮14.4 cm、11.2 cm 和10.2 cm;其余品種的株高除浙油505 株高與對照品種相同外,皆高于對照品種,株高在167~177.6 cm,相差幅度在4.4~15 cm。
分枝比較:灃油737 分枝位最低,為7.2 cm,比對照品種低5.2 cm;浙油雜1403 最高,為59.4 cm,比對照品種高47 cm。分枝位高利于機械收割,降低田間損失率,因此浙油雜1403 是最適合機械收割品種。浙油51(CK)一次有效分枝最多為16.0 個,浙油505 最少,為8.8 個,比對照品種少7.2 個。
主花序長比較:中油雜200 最長為56 cm,比對照品種長13 cm,所有展示品種主花序長度與對照品種相比都長。
主花序有效角果數和單株有效角果數比較:灃油737 的主花序有效角果數最多,為84.2 個,比對照品種多16.4 個;最少的是浙油505,為41.4 個,比對照品種少26.4 個。浙大630 單株有效角果數最多為1 177.2個,比對照品種多48 個;中油雜200 最少,為476.8 個,比對照品種少652.4 個。
每角粒數比較:浙油雜1403 最多,為21.6 粒,比對照品種多7.6 粒;浙大630 最少,為13.4 粒,比對照品種少0.6 粒。
千粒重比較:浙油505 最高達6.09 g,比對照品種高1.26g;浙大630 最低,為4.30g,比對照品種低0.53g。
產量比較:2020—2021 年度天氣對油菜新品種適應性試驗影響較大,尤其是受2021 年2 月初的極端冰凍天氣影響,總體長勢弱于2020 年,致使實產相對偏低。經手工實割脫粒測產,所有展示品種中,除浙大630、灃油737、浙油505、浙油雜319 和中油雜200 產量低于對照品種外,其余品種產量皆高于對照品種,增產幅度在3.5%~25.7%,其中越優(yōu)系列品種產量表現較為突出,4 個越優(yōu)品種產量皆高于對照品種。浙油雜1403 產量最高,為3 678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753 kg/hm2,增加了25.7%;越優(yōu)1510 次之,產量為3 579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645 kg/hm2,增加了22.4%;浙大630 最低,產量為2 322 kg/hm2,減產603 kg/hm2,減少了20.6%。
根據目測和經濟性狀考察,將不同品種從移栽到收割發(fā)現的主要優(yōu)缺點總結,具體見表3。表現最突出為浙油雜1403,具有分枝數較多、籽粒較大、耐寒性好、抗逆性好、豐產性好、熟期偏晚的特點。其次為越優(yōu)1510,具有分枝位較低、結角果層較厚、豐產性好的特點。再次為越優(yōu)1301,具有結角果層較厚、抗逆性好、生育期偏長的特點;最后為越優(yōu)518,具有株型較緊湊、分枝位較高、熟期較早的特點。
表3 不同表現主要優(yōu)缺點匯總
試驗結果表明,11 個油菜品種的生育期和經濟性狀差異明顯。其中,灃油737 綜合表現一般,但是該品種花期長、花色好看、熟期早、不耽誤后茬作物種植,適合作為景觀油菜開發(fā)種植。浙油雜1403 表現出植株生長旺盛、一次分枝數較多、籽粒較大、千粒重高、抗逆性好、豐產性好等特點;越優(yōu)1510 同樣表現出植株生長旺盛、結角果層較厚、株高適中、熟期中等、豐產性好等特點。這兩個品種綜合表現突出,適合在蕭山區(qū)示范推廣種植。尤其是浙油雜1403 分枝位最高,機械損失最低,適合機收,但需要注意鳥類喜食該品種,可能會影響高產,可考慮作為油菜兩用品種進行開發(fā),在抽薹期摘取主莖薹作蔬菜,在成熟期收獲菜籽榨油用,提高經濟價值[2]。越優(yōu)518 和越優(yōu)1301 產量高于對照品種,增產7.3%和9.8%,但是抗倒性弱,還需繼續(xù)種植觀察。越優(yōu)1203 綜合表現穩(wěn)定,有一定增產,但增產不明顯,同樣需要繼續(xù)種植觀察。
本次試驗是在油菜育秧移栽的情況下完成,但實際生產上,尤其是規(guī)模大戶的生產中,油菜以直播栽培為主,而且浙江省蕭山區(qū)油菜茬口安排多為單季晚稻收割以后播種,播種時間多為10 月下旬至11 月初,遲播期下油菜品種會有一定的減產[3]。同時,目前油菜生產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從機械播栽、飛行器病蟲害噴防到機械聯合收脫在技術上已經基本成熟[4],各項機械操作簡便,實用性強,大量減少人工投入,提高油菜生產效率,增加油菜種植效益,展示表現較好的品種應在實際生產上進行試驗。本次試驗表現較好的品種,在采用直播栽培、全程機械化生產中還需繼續(xù)試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