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益明
(瀏陽湖國有林場,湖南 瀏陽 430100)
赤皮青岡(Cyclobalanopsis gilva),又名紅椆,屬于殼斗科青岡屬大喬木,高達30 m,胸徑可達1 m,木材紅色,是珍貴的鄉(xiāng)土硬木樹種,廣泛分布在長江以南各地,具有較強的適應(yīng)能力,可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亦可應(yīng)用作石灰?guī)r地區(qū)植被恢復(fù)樹種[1-3]。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干旱和極端干旱天氣頻發(fā)。水分條件是制約植物生長和發(fā)育的首要因素[4-5]。干旱導(dǎo)致植物生長速度緩慢、光合和代謝水平降低,甚至直接導(dǎo)致死亡。干旱還會導(dǎo)致植物細胞滲透壓增加、細胞膜破裂。通過分析干旱后植物葉片生理特征變化規(guī)律,可以了解植物對干旱的適應(yīng)能力。因此,探索赤皮青岡在不同干旱條件下的生理響應(yīng),對于指導(dǎo)赤皮青岡種源選擇、良種選育、人工林經(jīng)營和樹種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試驗地位于北緯28°27′、東經(jīng)113°56′,屬于北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區(qū),位于羅霄山脈北段,海拔490~850 m,年均溫度17.2 ℃,極端低溫-4 ℃,極端高溫41 ℃,無霜期264 d,年均降水量1 670 mm,年均濕度85%,土壤為山地黃紅壤和山地紅壤。
2021 年7—9 月選擇兩年生赤皮青岡盆栽苗,要求苗高均值1.8 m、地徑均值11.2 mm、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健康苗木。苗木栽植于28 cm×30 cm 的塑料花盆中,培養(yǎng)基質(zhì)采用黃心土、泥炭土、珍珠巖混合物(比例為3∶1∶1)。統(tǒng)一放置于溫室內(nèi)。
試驗采用不同濃度的PEG-6000 溶液模擬干旱處理,PEG-6000 濃度設(shè)為100 g/L、200 g/L、400 g/L 3 個梯度,以清水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每個處理3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15 株。試驗前3 d 澆透水,每天用不同高濃度的PEG 溶液澆透。PEG 溶液處理1 d、4 d、7 d后,分別取對照和3 種不同濃度PEG 溶液處理的葉片,測定葉片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丙二醛(MDA)含量及溶液電導(dǎo)率。
葉綠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測定采用分光光度計法,相對電導(dǎo)率用電導(dǎo)儀法測定[6-8]。
采集的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9 作圖,用SPSS 22.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經(jīng)不同濃度的PEG 模擬干旱處理后,隨著脅迫時間的增加,干旱脅迫均表現(xiàn)出顯著降低葉片葉綠素a的含量,但不同處理間的表現(xiàn)趨勢不盡相同。其中未使用PEG 的對照處理葉片中葉綠素a 含量沒有變化;干旱脅迫24 h 后,除200 g/L 處理條件下葉綠素a 含量沒有變化外,低濃度(100 g/L)和高濃度(400 g/L)干旱脅迫條件下葉綠素a 含量分別下降了25.9%和63.4%;干旱脅迫4 d 后,隨著PEG 濃度的增加,葉綠素a 含量分別下降了43.9%和67.9%;脅迫7d 后,葉綠素a 含量分別下降了57.8%和79.3%,干旱脅迫處理與對照處理之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具體見圖1。
圖1 干旱脅迫對葉綠素a 含量的影響
干旱脅迫對葉綠素b 的影響與葉綠素a 類似,葉綠素b 含量降低程度低于葉綠素a。由圖2 可知,中濃度(200 g/L)和低濃度(100 g/L)脅迫條件下,1~4 d 內(nèi)葉綠素b 含量略有下降,降幅為13.2%~15.8%,與對照相比下降幅度不顯著(P>0.05);第七天時,與清水灌溉的對照處理相比,中、低濃度PEG 條件下赤皮青岡葉片中葉綠素b 含量分別下降了39.2%、44.8%,降幅顯著(P<0.05)。高濃度脅迫(400 g/L)條件對赤皮青岡葉片的生理功能影響更大,葉片合成葉綠素b 的能力下降最明顯,相比對照處理,干旱脅迫24 h 后下降了51.5%,葉片中葉綠素b 含量由0.62 g/L 下降到0.30 g/L,第四天又比第一天下降了30.3%,第七天時下降到了0.19 g/L,相比對照降幅高達68.4%,均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P<0.05)。
圖2 干旱脅迫對葉綠素b 含量的影響
類胡蘿卜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參與過剩光能的耗散,減少植物由光抑制帶來的損傷,傳遞多余的光能,對植物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由圖3 可知,不同濃度的干旱脅迫處理,對赤皮青岡葉片中類胡蘿卜素含量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干旱脅迫后葉片中類胡蘿卜素含量變化趨勢與葉綠素a、葉綠素b 有相似的規(guī)律,即PEG 濃度越高、脅迫時間越長,葉片中類胡蘿卜素含量下降越快。處理1 d 后,100 g/L 的脅迫強度處理下,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加了2.38%(P>0.05),隨著脅迫強度增加,葉片中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分別下降了12.57%(P>0.05)和32.14%(P<0.05);處理4 d 后,葉片中類胡蘿卜素含量相比對照分別下降了5.75%(P>0.05)、42.24%(P<0.05)、67.70%(P<0.05);處理7 d后,隨著PEG 濃度的增加,葉片中類胡蘿卜素含量分別較對照下降了33.0%、70.2%、76.6%,下降水平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
圖3 干旱脅迫對類胡蘿卜素含量的影響
由圖4 可知,脅迫處理1 d 后,各處理間MDA 含量變化不大,隨著脅迫濃度的增加,MDA 含量分別降低了0.64%、2.24%、2.88%,MDA 含量變化未達到顯著性差異(P>0.05);脅迫4 d 后,赤皮青岡葉片中MDA含量分別增加了16.84%、16.49%、16.49%,MDA 含量增加不顯著(P>0.05)。隨著脅迫程度加劇,在脅迫7 d時,高濃度PEG 處理(400 g/L)條件下葉片中的MDA含量較對照、100 g/L、200 g/L 分別增加了25.4%、27.4%、33.9%,均達到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處理與中、低濃度處理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從變化趨勢來看,100 g/L 的低濃度脅迫條件下,赤皮青岡葉片中MDA 含量變化較小,中等脅迫強度(200 g/L)處理時MDA 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但升降幅度均不明顯,400 g/L 的高濃度脅迫條件下,短期內(nèi)MDA含量變化也不大,第四天比第一天僅增加了9.57%,第七天相比第四天MDA 含量又增加了18.98%,比第一天時增加了30.36%,均到達顯著性差異水平(P<0.05)。
圖4 干旱脅迫對MDA 含量的影響
由圖5 可知,隨著脅迫時間增加,對照處理的相對電導(dǎo)率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但變化未達到顯著變化趨勢。隨著脅迫時間增加,100 g/L 低濃度脅迫處理時相對電導(dǎo)率由18.5%增加到23.9%,變化未達到顯著差異;200 g/L 的中等脅迫處理時相對電導(dǎo)率由20.5%緩慢增加到27.7%,相對電導(dǎo)率變化也未達到顯著性差異;400 g/L 的高濃度脅迫處理時相對電導(dǎo)率由21.9%迅速增加到27.9%,增幅高達27.40%。
圖5 干旱脅迫對相對電導(dǎo)率的影響
所有梯度的干旱脅迫處理,相對電導(dǎo)率均在第七天時達到最大值,與對照相比分別增加了4.8%(P>0.05)、21.5%(P<0.05)、22.4%(P<0.05)。
葉綠素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參與物質(zhì)[9-11],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和傳遞光能的作用,其含量多少同光合作用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植物同化物質(zhì)的能力。在植物受到干旱脅迫時,植物細胞會不同程度地遭受損傷,從而導(dǎo)致葉綠素合成能力下降,葉綠素含量降低;同時細胞膜破裂導(dǎo)致相對電導(dǎo)率增加,相對電導(dǎo)率可以用來衡量細胞膜的損傷程度;產(chǎn)生的過氧化物也會導(dǎo)致細胞膜過氧化,從而表現(xiàn)出MDA 含量增加。本研究表明,隨著干旱脅迫時間延長,赤皮青岡葉片的葉綠素a、葉綠素b 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均表現(xiàn)下降趨勢,說明干旱脅迫程度越大,赤皮青岡合成葉綠素的能力越差;相同干旱程度處理下,脅迫時間越差,葉綠素含量下降也越大,但下降水平低于濃度梯度帶來的影響。這說明3 種不同的PEG 模擬干旱處理,PEG 的濃度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大于脅迫時間的影響,且隨著脅迫程度的加強,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類胡蘿卜作為植物體內(nèi)重要的抗氧化物質(zhì),在PEG 干旱脅迫引起的活性物質(zhì)增加時具有減輕和清除逆境傷害的作用,從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從3 種不同濃度和時間梯度的處理來看,低濃度(100 g/L)短時間(1 d)的干旱脅迫能促進赤皮青岡體內(nèi)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加,中高濃度和長時間脅迫處理破壞了赤皮青岡類胡蘿卜素合成。脅迫濃度增加和脅迫時間延長,相對電導(dǎo)率和MDA 含量呈緩慢增加的趨勢,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經(jīng)過長時間的脅迫處理(7 d),高濃度干旱脅迫對葉片帶來的傷害最大,MDA 含量和相對電導(dǎo)率顯著高于其他干旱處理。本研究結(jié)果表現(xiàn)出與黃櫨、彌勒苣苔、文冠果相似的規(guī)律[16-18]。
綜上所述,低強度短時間的干旱脅迫對赤皮青岡的傷害較小,脅迫時間越長、干旱程度越大,對赤皮青岡的傷害越大。但總的來說,PEG 模擬干旱時,濃度作用表現(xiàn)較時間作用更加明顯。